作者:释祖璇 朝代:宋代

偈原文

吃粥了也未,赵州无忌讳。
更令洗钵盂,太煞没巴鼻。
悟去由来不丈夫,这僧那免受糊涂。
有指示,无指示,韶石四楞浑塌地。
入地狱,如箭射,云岫清风生大厦。
相逢携手上高山,作者应须辨真假。
真假分,若为论,午夜寒蟾出海门。

诗词问答

问:偈的作者是谁?答:释祖璇
问: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祖璇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祖璇名句大全

释祖璇偈书法欣赏

释祖璇偈书法作品欣赏
偈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了也

宋 元 白话作品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啦”。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这是我的不是了也。”《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中:“此事泄漏了也。”《七国春秋平话》卷上:“ 孙子 在那里了也?”

赵州

指 唐 代高僧 从谂 。 南泉 普愿禅师 弟子。因其住持于 赵州 (今 河北省 赵县 ) 观音院 ,传扬佛教,不遗余力,时谓“赵州门风”。世称“赵州和尚”。简称“赵州”。《景德传灯录·池州南泉普愿禅师》:“ 赵州 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 赵州 乃脱履安头上而出。” 宋 范成大 《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神仙懒学古 浮丘 ,祖意慵参老 赵州 。” 清 钱谦益 《石林长老七十序》:“ 赵州 年一百二十八,十方行脚。则七十已后,正其整理腰包,办草鞋钱之日也。”

忌讳

力求避免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

学习忌讳有始无终

钵盂

亦作“钵釪”。僧人的食器。亦指传法之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 刘 听 林公 讲, 王 语 刘 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復更听, 王 又曰:‘自是鉢釪后 王 何 人也?’” 唐 岑参 《太白胡僧歌》:“窗边锡杖解两虎,牀下鉢盂藏一龙。”《西游记》第五三回:“圣僧啊,这鉢盂饭是 孙大圣 向好处化来的。”

太煞

方言。过分。《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説这 卜知府 办的太煞认真了。”

没巴鼻

没来由;无根据;没办法。《朱子语类》卷五三:“且如牕也要糊得在那里教好,不成没巴鼻打坏了。”《水浒传》第四五回:“这廝倒来我面前又説 海闍黎 许多事,説得个没巴鼻。”《平妖传》第四十回:“ 圣姑姑 不得神剑,又失了神刀,好没巴鼻。”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不丈夫

(1).谓没志气。《西游记》第三一回:“你好不丈夫啊!既受了师父赶逐,却有甚么嘴脸,又来见人!”

(2).指缺乏勇武的气概。 清 李渔 《奈何天·分忧》:“毕竟是女子行兵不丈夫,要在这马背上学雷壚,慢腾腾问他沽也么不沽?”

糊涂

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也指事物混乱不清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糊涂观念

指示

(1) 指明,显示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灯

(2) 上对下指导、命令

(3) 上对下指导、命令的内容

韶石

山岩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旧属 韶州 )。传说 舜 游登此石,奏《韶》乐,因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其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小大略均,似双闕,名曰 韶石 。” 唐 韩愈 《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暂欲繫船 韶石 下,上宾 虞舜 整冠裾。” 宋 王安石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诗:“楼臺飞半空,秀气槃 韶石 。”

四楞

见“ 四棱 ”。

地狱

(1) 某些宗教的说法,指人死后灵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对

(2)

(3) 比喻受苦受难的地方

(4) 黑暗、喧闹、混乱和坏人无法无天的地方

云岫

语本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后因用“云岫”指云雾缭绕的峰峦。 唐中宗 《石淙》诗:“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峯云岫百重生。” 宋 苏轼 《和陶诗·集<归去来诗>》:“云岫不知远,巾车行復前。” 宋 辛弃疾 《行香子·云岩道中》词:“云岫如簪,野涨挼蓝。”

风生

(1).起风。 晋 潘岳 《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牀尘帷举。”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2).犹言雷厉风行。《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廻避。” 颜师古 注:“风生,言其速疾不可当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遇事风生,吏民称快。”

(3).形容气氛活跃。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 张九龄 论辩风生,升此座,餘人不可阶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俄而 文皇 到来,精彩惊人,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伟如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五:“区上并不了解他,只觉得他谈吐风生,学问渊博,对他非常客气,也就相信了他。”

大厦

高大的房子

公共大厦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携手

手拉手

携手并肩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作者

(1) 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

(2) 创始之人

应须

(1).应当;应该。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老残游记》第十回:“你既明白这个道理,应须知道好即是坏,坏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个道理。”

(2).一应所需。《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 陇西郡 司马 刘秩 试守右庶子……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於当路自供。”

若为

(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唐 白居易 《重到华阳观旧居》诗:“若为重入 华阳观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隔谷歌一》:“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书事》诗:“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边柳》诗:“若为丝不断,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诗:“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午夜

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

寒蟾

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故称。 唐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管弦喧夜景,灯烛掩寒蟾。” 宋 张铣 《玉树后庭花》词之二:“青驄一骑来飞鸟,靚妆难好,至今落日寒蟾,照 臺城 秋草。”

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