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泰和韵送同年于元士入都因简刘喻旃杨若游

作者:杜诏 朝代:清代

原文

春明分手两经春,吴舫欣同夜语亲。

欹枕却怜听雨细,入山还喜试泉新。

饱尝世味初归客,寒到征衣又送人。

为语玉皇香案吏,秋风且莫忆鲈莼。

诗词问答

问:《次泰和韵送同年于元士入都因简刘喻旃杨若游诸同馆》的作者是谁?答:杜诏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杜诏的名句有哪些?答:杜诏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2. 不无玉堂天上之感。

参考注释

明分

(1).明确积分。《商君书·修权》:“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荀子·富国》:“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羣矣。”《尸子·发蒙》:“正名以御之,则 尧 舜 之智必尽矣;明分以示之,则 桀 紂 之暴必止矣。”

(2).明确的本分。《后汉书·列女传·庞育母》:“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结罪理狱,君之常理。何敢苟生,以枉公法!”

显然;分明。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七出:“它明分欺负下官!”

入山

(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也并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饱尝

(1) 遍偿

饱尝佳肴

(2) 倍尝,长期忍受或经历

饱尝辛酸苦痛

世味

(1).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唐 韩愈 《示爽》诗:“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 宋 唐珏 《摸鱼儿》词:“悠然世味浑如水,千里旧怀谁省?” 清 曹寅 《避热》诗之五:“世味何如 湘 水淡,物情翻向 楚 人夸。”

(2).指功名宦情。 宋 叶适 《孟达甫墓志铭》:“既连黜两州,世味益薄。知 南康 ,自列亲嫌不往。” 明 唐顺之 《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君乃鋭然自割於强盛之年,非孝爱纯至,一不中热於世味,有所不能。”

归客

旅居外地返回家的人。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归客遂海隅,脱冠谢朝列。” 唐 李颀 《送窦参军》诗:“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 唐 王维 《寒食汜上作》诗:“ 广武 城边逢暮春, 汶阳 归客泪沾巾。”

征衣

(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

(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送人

方言。犹送亲。 柳青 《喜事》:“今早起,新媳妇要送人堂客把媒人叫到新房里。”

玉皇

中国道教崇奉的天帝,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原是光严妙乐国王子,后舍弃王位到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辅国救民,济度众生。又经历亿万劫才修成“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玉清境三元宫,是总管天上、人间一切祸福的尊神

香案吏

指宫廷中随侍帝王的官员。 唐 元稹 《以州宅夸于乐天》诗:“我是 玉皇 香案吏,謫居犹得住 蓬莱 。” 宋 苏轼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王文诰 辑注引《唐书·百官志》:“若仗在紫宸内阁,则起居舍人夹香案分立殿下。”

秋风

秋天的风

且莫

千万不要。 宋 梅尧臣 《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之二:“且莫似 杯渡 ,沧波无去踪。”《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我儿且莫出门便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九公 老人家且莫动手,听晚生一言告禀。” 刘大白 《秋扇》诗:“越名贵也越是无能,且莫把秋风怨!”

忆鲈

犹忆莼鲈。 明 张煌言 《答纪石青年丈》诗之二:“已知世态供谈虎,岂为微名重忆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