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日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初伏日作原文

北至三庚伏,短长致不同。

由来胥定数,可以识鸿功。

避暑原无暑,南风亦有风。

朝晴达暮霁,农谚幸符衷。

诗词问答

问:初伏日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初伏日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初伏日作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一

2. 每岁三?惟中伏长短不同有一旬两旬之殊总以夏至后得庚迟早为定盖夏至后第三庚起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值庚为末伏更至距立秋约四十六七日如更至后得庚早则立秋前当有五庚立秋后末伏即为第六庚是中伏应有二十日夏至后得庚迟则立秋前祇有四庚立秋后末伏即为第五庚是中伏应祇有十日如今岁五月二十四日夏至是日即值庚距七月十二日立秋中间有五庚则中伏应有二十日此皆定数可坐而致也

参考注释

北至

即夏至。因夏至日太阳位置在赤道最北面之点,其后即南移,故称。 汉 张衡 《西京赋》:“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 唐 柳宗元 《天对》:“ 狂山 凝凝,冰于北至。”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冬夏致日春秋致月》:“致,极也。测量之法须逐日为之,久乃得日、月之真度。春、秋非不测日,但日行出入於赤道,有北至、南至之殊,而以冬夏为之极。”

三庚

(1).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之始。 唐 曹松 《夏日东斋》诗:“三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

(2).三伏。 宋 黄昃 《酹江月·夜凉》词:“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烦暑。”

短长

(1) 缺点和长处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3) 意料不到的变故

(4) 物品的短与长

(5) 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定数

(1) 一定的气数;定命

在迷信的人看来,什么事都有一个定数

(2) 确定的数量

这台机车的牵引定数,由原来拉一千多吨提高到二千三百吨

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

鸿功

丰功伟绩。 清 蒲松龄 《拟四子赞》:“是必赞其鸿功,乃能彰其至德。”

避暑

(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农谚

1.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