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

作者:徐安贞 朝代:唐代

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原文

圣作西山颂,君其出使年。
勒碑悬日月,驱传接云烟。
寒尽函关路,春归洛水边。
别离能几许,朝暮玉墀前。

诗词问答

问: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的作者是谁?答:徐安贞
问: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徐安贞的名句有哪些?答:徐安贞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24_3

参考注释

圣作

(1).语本《易·乾》:“圣人作而万物睹。”旧时多为称颂帝王有所作为之词。 唐 李邕 《贺新殿钟鸣表》:“伏见昨宣示於新殿为万姓祈祷,神鐘自鸣,是知圣作昇闻,天意下降,道开皇极,润及生人。”

(2).帝王的作品。犹言御制。《新唐书·虞世南传》:“帝尝作宫体诗,使賡和。 世南 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诗·豳风·七月》﹞序上说是 周公 做的。或者是这位大诗人的圣作罢。”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李白 《思边》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杜甫 《野望》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

(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出使

带着使命出访外国或长驻国外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驱传

(1).指传车驿马。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三:“驱传,谓转次行也。《尔雅》:‘驛,遽传也。’ 郭璞 曰:‘皆传车驛马之名也。’”

(2).驾御驿车。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八:“拥节时驱传,乘亭不据鞍。” 唐 魏徵 《赋西汉》:“驱传 渭桥 上,观兵 细柳屯 。”

云烟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函关

函谷关 的省称。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二:“ 函关 絶无路, 京洛 化为丘。”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丸泥封 函关 ,长缨繫 南越 。” 清 顾炎武 《古北口》诗之二:“山中鹿角都除却,便似 函关 日夜开。”

春归

(1).春天来临。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四:“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唐 李山甫 《贺邢州卢员外》诗:“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唐 滕迈 《春色满皇州》诗:“蔼蔼復悠悠,春归十二楼。”

(2).春去;春尽。 唐 白居易 《送春》诗:“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復暮。”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之一:“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宋 辛弃疾 《杏花天·无题》词:“有多少、鶯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3).春时回来。 唐 李白 《南流夜郎寄内》诗:“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 豫章 书。” 唐 李嘉祐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诗:“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

洛水

(1).古水名。即今 河南省 洛河 。 汉 扬雄 《羽猎赋》:“鞭 洛水 之 宓妃 ,餉 屈原 与 彭胥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洛水 出 京兆 上洛县 讙举山 。” 唐 王维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赋掩 陈王 作,杯如 洛水 流。”

(2).古水名。一名 北洛水 。即今 陕西省 北洛河 。《山海经·西山经》:“ 丹水 出焉,东南流注于 洛水 ,其中多水玉,多人鱼。”

(3).古水名。即 雒水 。今 四川省 沱江 诸源之一。

(4).古水名。一名 洛涧 。即今 安徽省 洛河 。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几许

多少

不知经历几许风波

几许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朝暮

(1) 清晨和夜晚

(2) 从早到晚;无时无刻

朝暮思念

玉墀

(1).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 汉武帝 《落叶哀蝉曲》:“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洒零玉墀,雨泗丹掖。” 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之四:“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声。”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身近玉墀新锦綉,手调金鼎旧盐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沉椒园 御史云:‘金闺才子爱 袁丝 ,年少承恩出玉墀。’”

(2).台阶的美称。 南朝 梁 沉约 《三妇艳》诗:“大妇扫玉墀,中妇结罗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