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无梦归天台

作者:刘筠 朝代:宋代

送张无梦归天台原文

抗节在丛霄,谈玄屡对尧。
风回列子驭,霞建赤城标。
白石泥丹灶,红泉滌酒瓢。
天章耀行色,鹤态自逍遥。

诗词问答

问:送张无梦归天台的作者是谁?答:刘筠
问:送张无梦归天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筠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抗节

坚守节操。 汉 贾谊 《治安策》:“故此一 豫让 也……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唐 王烈 《酬崔峝》诗:“荣宠无心易,艰危抗节难。” 明 张煌言 《罗子木诗序》:“逋臣处士,率抗节其间。” 苏曼殊 《岭南幽光录》:“﹝僧 祖心 ﹞每以淟涊苟全,不得死於家国,以见诸公地下为憾,而其弟 驎 、 騄 、 驪 以抗节……皆死。”

丛霄

犹九霄。 宋 范成大 《小望州》诗:“丛霄一握近,罡风振衣冷。” 宋 张孝祥 《菩萨蛮·与同舍游湖归》词:“佳人紆絶唱,翠幕丛霄上。”

谈玄

(1).谈论玄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王夷甫 容貌整丽,妙於谈玄。”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 南朝 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

(2).谈论宗教义理。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一·灵润》:“加以 * 林泉,捐诸名利,弊衣麤食,谈玄为本。”

(3).玄学内容之一。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 唐 人讲的玄学内容仍不出于三玄,而且分开来讲,称《易经》为‘真玄’,《老子》为‘虚玄’,《庄子》为‘谈玄’。”

列子

即战国时郑人列御寇。古有列子能御风之说。又为中国道教典籍之一。传为战国时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由晋人张湛编成。书中抄录一些先秦材料,但从思想内容看是反映魏晋思潮的作品。此书真伪历代名家均有辨证

赤城

(1).指帝王宫城,因城墙红色,故称。 唐 王勃 《临高台》诗:“赤城映朝日,緑树摇春风。”

(2).山名。多以称土石色赤而状如城堞的山。在 浙江省 天台县 北,为 天台山 南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举而建标。” 李善 注:“ 支遁 《天台山铭序》曰:‘往 天台 ,当由 赤城山 为道径。’ 孔灵符 《会稽记》曰:‘ 赤城 ,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 赤城 。” 王琦 注:“《太平广记》:‘ 章安县 西有 赤城山 ,周三十里。一峰特高,可三百餘丈。’《海録碎事》:‘ 顾野王 《舆地志》云: 赤城山 有赤石罗列,长里餘,遥望似赤城。’” 清 朱彝尊 《罗浮屈五过访》诗:“况今天地多战争, 赤城 华顶 风烟惊。”(2)在 四川省 灌县 西南。又名 青城山 。 宋 陆游 《将之荣州取道青城》诗:“倚天山作海涛倾,看遍人间两 赤城 。”自注:“ 青城山 ,一名 赤城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一·山川险要》:“﹝ 青城山 ﹞一名 赤城山 , 杜光庭 记:‘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匝一百五十里, 蜀 山之望也。’”

(3).传说中的仙境。 北周 庾信 《奉答赐酒》诗:“仙童下 赤城 ,仙酒餉 王平 。” 倪璠 注引《神仙传》:“ 茅蒙 ,字 初成 ,乃於 华山 之中乘云驾龙,向日昇天,歌曰:‘神仙得者 茅初成 ,驾龙上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 赤城 。’” 唐 陈子昂 《修竹篇》:“携手登白日,远游戏 赤城 。”

石泥

石粉与泥土的混合物,古代封禅时作封泥用。 汉 班固 《 * 通·封禅》:“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以印璽。”

丹灶

炼丹用的炉灶。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王甫 ﹞忽遇一道人,引至一处,过松下,有废丹灶。” 清 赵翼 《冲祐宫》诗:“丹灶錙銖火,茶经粟粒芽。”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

红泉

红色的泉水。传说 汉 东方朔 小时掘井,陷落地下,有人欲引往采仙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屐与之,遂泛红泉,至仙草之处,采而食之。见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后遂以红泉为传说中的仙境景色之一。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 铜陵 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唐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诗:“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薜萝垂。” 明 屠隆 《綵毫记·知几引退》:“红泉无恙,白云千顷疎。”

酒瓢

(1).盛酒的瓢。泛指酒具。 唐 姚合 《酬田卿书斋即事见寄》诗:“不是相寻嬾,烦君举酒瓢。” 宋 王禹偁 《题张处士溪居》诗:“病来芳草生渔艇,睡起残花落酒瓢。” 景耀月 《对酒歌》:“况復诗兴时犹豪,中间能不置酒瓢。”

(2).葫芦的别名。 清 厉鹗 《夏日田园杂兴》诗:“声高与客听芸鼓,味苦呼童种酒瓢。”

天章

(1).犹天文。指分布在天空的日月星辰等。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 清 龚自珍 《拟进蒙古图志表文》:“仰天章之有烂,测地舆之至賾。”

(2).指帝王的诗文。 南朝 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御纸风飞,天章海溢。” 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 王国维 《罗君楚妻汪孺人墓碣铭》:“声闻於帝,帝曰汝嘉,天章焕烂,绰禊嵯峨。”

(3).泛指好文章。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丹青》:“五章遥降,朱临墨而大号彰;万卷横披,墨得朱而天章焕。”

行色

行意。行旅出发前后的情状、气派;犹指行旅

即赐御酒三杯,以壮行色。——《说岳全传》

鹤态

形容仙姿。 前蜀 杜光庭 《紫霞洞修造毕告谢醮词》:“云旌羽斾,参差崖壁之中;鹤态神仪,罗列洞门之内。” 金 王丹桂 《满庭芳·平州节使完颜骠骑命作醮索词》词:“神仪。何秀发,温颜玉润,鹤态依稀。” 明 刘黄裳 《八仙图歌为何郎题》:“拍肩接手弄海日,龙情鹤态皆昂藏。”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