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座隅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题座隅原文

手不任执殳,肩不能荷锄。
量力揆所用,曾不敌一夫。
幸因笔砚功,得升仕进途。
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
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车。
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
若有人及此,旁观为何如?虽贤亦为幸,况我鄙且愚。
伯夷古贤人,鲁山亦其徒。
时哉无奈何,俱化为饿殍。
念彼益自愧,不敢忘斯须。
平生荣利心,破灭无遗余。
犹恐尘妄起,题此于座隅。

诗词问答

问:题座隅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题座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题座隅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全唐诗

参考注释

不任

(1).不能忍受;不能胜任。《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寿》:“ 操 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捨。’” 唐 韩愈 《复志赋》:“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2).犹不胜,表示程度极深。 南朝 梁 沉约 《谢赐甘露启》:“慈旨曲洽,颁此祥賚,不任欣荷,谨以啟事谢以闻。”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即日 愈 蒙免,蒙恩改职事,不任感惧。”

执殳

《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毛 传:“殳,长丈二而无刃。”后以指为皇室效力或作士兵。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餽餉人推輅,谁何吏执殳。” 明 唐顺之 《书王氏传家录后》:“其斩馘自一级以上,至於执殳樵爨,亦莫不授武功爵。”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如使 芳 执殳效命,早裹尸马革矣。”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量力

衡量本身的力量

度德量力

所用

(1).使用,任用。 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

(2).需用之物。《水浒传》第四回:“一应所用,小子自当準备。”

不敌

(1).不能对抗;不能抵挡。《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 商 周 之不敌,君之所闻也。”

(2).抵不上;不能匹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时云:‘ 丁君 十纸,不敌 王褒 数字。’”《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乡里人眼浅,看见中了秀才,竟是非同小可,合庄的人,都把他推戴起来,姓 方 的便渐渐的不敌了。”

一夫

(1).一人。指男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孔颖达 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 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

(2).特指一个农夫。《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 太和 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 宋 欧阳修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3).犹言 * 。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 紂 矣,未闻弑君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从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

(4).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郑玄 注:“方各百步。” 贾公彦 疏:“盖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处与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新唐书·食货志二》:“古者百亩地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

笔砚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进途

(1).犹赶路。 明 李贽 《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黄金臺 上思千里,为报中郎速进途。”

(2).犹仕途。 清 王诒寿 《祭浦江令李君文》:“十试贤书,文章憎命;匪命之屯,进途有定。”

历官

执掌历法的官员。《新唐书·历志三上》:“﹝ 开元 ﹞十五年,草成而 一行 卒,詔特进 张説 与历官 陈玄景 等次为《历术》七篇。”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唐公常 云﹞知死数又知活数,此吾之所以异於历官。”

先后连任官职。 三国 魏 曹操 《遗令》:“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 唐 白居易 《和<我年>》之二:“歷官十五政,数若珠纍纍。”

禄俸

亦作“禄奉”。俸给。《后汉书·宣秉传》:“﹝ 宣秉 ﹞所得禄奉,輒以收养亲族。” 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禄俸不妻子,謳吟乃吏民。”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序》:“ 开元 中,余为左金吾,仓曹武官十二三是坊中人,每请禄俸,每加访问,尽为予説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苏小小考》:“﹝ 赵不敏 ﹞有禄俸餘资,嘱其弟 赵院判 分作二分。一以与弟,一命送 盼奴 。”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我同胞不见夫彼所谓八旗子弟、宗室人员、红带子、黄带子、贝子、贝勒者乎?甫经成人,即有自然之禄俸。”

妻孥

妻子和儿女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诗·小雅·常棣》

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兼仆

两个仆人。 唐 白居易 《题座隅》诗:“左右有兼僕,出入有单车。”

出入

不符之处,差距

有出入

单车

即自行车

自奉

自己日常生活享用

自奉甚俭

不至

(1).不到。《礼记·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陈君宜 两位是买办出身,手面总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拢。”

饥劬

飢饿劳累。 唐 白居易 《题座隅》诗:“左右有兼僕,出入有单车,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飢劬。”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烛下浊酒一杯已解飢劬,清琴一曲以调心气。”

飢饿劳累。饥,通“ 飢 ”。 晋 陶潜 《和刘柴桑》:“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有人

(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旁观

从旁观察

袖手旁观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伯夷

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后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

贤人

德才兼备的人

自古贤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无奈何

(1) 对人或事没有处理办法

无奈他何

(2) 无奈

无奈何同意

饿殍

饿死的人。亦作“饿莩”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斯须

一会儿的功夫,片刻

斯须就毙

且停斯须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利心

(1).利欲之心。《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谓处士者,无能而云能者也,无知而云知者也,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 宋 朱熹 《近思录》卷七:“不独财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须寻自家稳便处,皆利心也。”《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那和尚们,名虽出家,利心比俗人更狠。”

(2).和顺之心。《楚辞·大招》:“易中利心,以动作只。” 王逸 注:“心意和利。” 蒋骥 注:“易,直;利,和也……言本和直之心,而形於举动也。”

破灭

(1) 消灭;毁灭;灭亡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宋· 苏洵《六国论》

宗庙破灭

(2) 落空;消失。多指希望或幻想等

希望破灭

幻想破灭

无遗

一点不遗留

屠戮无遗

尘妄

佛教语。谓世俗的虚妄。 唐 白居易 《题座隅》诗:“平生荣利心,破灭无遗餘,犹恐尘妄起,题此於座隅。” 明神宗 《续入藏经序》:“使人破尘妄之迷,以印妙圆之体。”

座隅

坐位的旁边。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座隅。” 唐 元结 《系谟》:“公之所述,真王者之謨,必当篆刻,置之座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