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矩作振蒙论并诗一章示余因次其韵一首及

作者:吴琏 朝代:明代

原文

圣门教人法,进学在致知。

诚正与修齐,治平亦由兹。

谬哉佛与老,要求捷路岐。

面壁只端坐,外此无一为。

明心只自快,与世何所裨。

今慕圣贤学,乃佛老是师。

身虽一室坐,心却万里驰。

不践邹鲁实,惟习邹鲁仪。

或至不家食,与时同阿依。

鸟恋腐鼠味,日暮还高飞。

先生数千言,足洗多士疵。

寄语共学徒,勿谓吾言非。

诗词问答

问:《何时矩作振蒙论并诗一章示余因次其韵一首及作古诗一章复其意》的作者是谁?答:吴琏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吴琏的名句有哪些?答:吴琏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

圣门

(1).谓进入圣道之门。 汉 扬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门:由於 * ,入自禽门;由於礼义,入自人门;由於独智,入自圣门。”

(2).谓 孔子 的门下。亦泛指传 孔子 之道者。 汉 班固 《幽通赋》:“游圣门而靡救兮,虽覆醢其何补?”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惟我朝诸公为义理之学,髣彿圣门气象尔。”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余近得《颜子》三卷,亦国朝人裒集,虽谓有功圣门,可也。”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周 、 张 、 程 、 朱 ,在圣门,则德行之科也。”

进学

(1) 明清两代指童生考取生员,进入府、县学读书

(2) 使学业上有进步

致知

儒家哲学用语。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历代儒家学者对此有不同解释。 汉 郑玄 认为“致知”是使人“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 宋 朱熹 认为“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明 王守仁 则认为“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参见“ 致良知 ”。

诚正

谓心意真诚,思想端正。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 宋 人硜硜守其所学,必欲强人主以从己,若 哲 、 徽 、 寧 、 理 ,皆昏庸下愚之资,而嘵嘵以正心诚意强聒之。彼且不知心意为何物,诚正为何事,若数岁童蒙,即以《左》、《国》、 班 、 马 读之,安得不厌弃也。”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其人有格致之功,乃辨德之大小;有诚正之功,乃能不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汤公》:“帝君检名曰:‘汝心诚正,宜復有生理。’”

修齐

同“脩齐”。

谓修身齐家。

治平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之三:“太子异日有天下之责者也。但得青宫读书,辨古今兴亡,识人才邪正,足以治平耳矣。”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晏子春秋·谏上七》:“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宋 苏轼 《晁错论》:“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变法》:“自 唐 虞 讫 夏 、 商 、 周 ,最称治平。”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 清 李渔 《奈何天·隐妒》:“自齠齔之年,出来应试,早登甲第之先;从学仕之日,出去临民,便擢治平之最。”

要求

所提出的具体愿望或条件

达到质量要求

提出领土要求

路岐

亦作“ 路歧 ”。1.歧路;岔道。《初学记》卷十六引 晋 王廙 《笙赋》:“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於路歧。” 唐 刘驾 《相和歌辞·贾客词》:“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将今夜伺之於路歧,与决生死。”

(2).指路歧人。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一出:“为路岐,恋佳人,金珠使尽没分文。”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一折:“俺路歧每怎敢自专,这的是才人书会剗新编。”《平妖传》第三一回:“众位在上!媳妇不是路岐,也不会卖药打卦。”参见“ 路岐人 ”。

面壁

佛教用语。面对墙壁默坐静修

面壁而坐。——《五灯会元》

端坐

端正地坐着

端坐读书

外此

除此之外。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歌馆》:“ 平康 诸坊,如上下 抱剑营 …… 荐桥 ,皆羣花所聚之地。外此诸处茶肆: 清乐茶坊 、 八仙茶坊 、 珠子茶坊 、 潘家茶坊 、 连三茶坊 、 连二茶坊 及 金波桥 等两河以至瓦市,各有等差。”

明心

(1).谓使心思清明纯正。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学必明心,记问辨説皆餘事。”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丧。”

(2).表明心迹。 柳青 《狠透铁》:“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里没草屎渣渣!”

自快

自己寻得快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我寧游戏污瀆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羈,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后汉书·邓禹传》:“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帛,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

何所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圣贤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老是

副词。一直,总是。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人相轻”》:“老是说着同样的一句话是要厌的。” 茅盾 《子夜》三:“他的老是带几分开玩笑似的笑嘻嘻,和 孙吉人 的沉默寡言是很相反的。”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丁老九 老是还你一个不理。”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邹鲁

(1). 邹国 、 鲁国 的并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 邹 鲁 。”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 陶 唐 ,家成 邹 鲁 。”

(2). 邹 , 孟子 故乡; 鲁 , 孔子 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清 钱谦益 《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 邹 鲁 之遗教,作 江 汉 之名儒。”

(3).借指 孔 孟 。

家食

(1).赋闲,不食公家俸禄。《易·大畜》:“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孔颖达 疏:“‘不家食吉’者,已有大畜之资,当使养顺贤人,不使贤人在家自食,如此乃吉也。”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后 仲远 作相, 宗卿 家食十年。” 明 宋濂 《同公塔铭》:“今家食多暇,据状所书,推原传授行业之详而为铭文。”《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子有如此清才,何不进取,身达青云之上;而因於家食,受此旅况之凄凉乎?”

(2).家中之食。 汉 焦赣 《易林·无妄之讼》:“不耕而获,家食不给。” 明 李东阳 《祭孔氏女文》:“我有官酒,汝不復觴;我有家食,汝不復尝;吁其逝也,何日而忘?”

与时

追逐时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贡 好废举,与时转货貲。” 裴駰 集解:“与时,谓逐时也。”

腐鼠

腐烂的死老鼠,喻毫无价值的东西

视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清· 黄宗羲《原君》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高飞

(1).高高飞翔。《诗·小雅·菀柳》:“有鸟高飞,亦傅于天。” 汉 王逸 《九思·悼乱》:“玄鹤兮高飞,曾逝兮青冥。”

(2).比喻远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缉捕》:“即传该房写票僉差,而胥捕故为延挨,潜驰报信,则已高飞远蹈,难于追获矣。”

(3).树名。即唐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扶栘》:“栘乃白杨同类,故得杨名。按《尔雅》:‘唐棣,栘也。’ 崔豹 曰:‘栘杨, 江 东呼为夫栘。圆叶弱蔕,微风则大摇,故名高飞,又曰独摇。’”

生数

谓五行相生之数。《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孔 传:“皆其生数。” 孔颖达 疏:“《易·繫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即是五行生成之数。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数也。如此则阳无匹,阴无耦,故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於是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故谓之成数也。”《旧唐书·礼仪志二》:“﹝明堂﹞方衡,一十五重。按《尚书》,五行生数一十有五,故置十五重。” 宋 陆九渊 《三五以变错综其数》:“所谓十、五者,五即土之生数,十即土之成数。”

多士

古指众多的贤士。也指百官。《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 文王 以寧。”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多士成大业,羣贤济弘绩。”《北齐书·慕容绍宗传》:“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当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羣英。” 清 黄遵宪 《陆军官学校开校》诗:“广厦千万间,多士宅尔宅。”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学徒

从师受业的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