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茶山诗集

作者:赵庚夫 朝代:宋代

读曾茶山诗集原文

茶山八十二癯仙,千首新诗手自编。
吟到瘴烟因避寇,贵登从橐只栖禅。
新於月出初三夜,澹此汤煎第一泉。
咄咄逼人门弟子,剑南已见祖灯传。

诗词问答

问:读曾茶山诗集的作者是谁?答:赵庚夫
问:读曾茶山诗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庚夫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庚夫名句大全

赵庚夫读曾茶山诗集书法欣赏

赵庚夫读曾茶山诗集书法作品欣赏
读曾茶山诗集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癯仙

(1).隐居山泽的术士。 宋 苏轼 《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作诗送之》:“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2).骨姿清瘦的仙人。指梅花。 宋 陆游 《射的山观梅》诗之二:“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那有此癯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凝情待久,无限恨、癯仙知否?”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避寇

亦作“ 避宼 ”。谓为免遭寇盗侵害而避居他处。《庄子·让王》:“ 吴 军入 郢 , 説 ( 屠羊説 )畏难而避寇,非故随大王也。”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清 方文 《从兄浣叟令昌化又摄临安将迁馀杭赋此赠之》诗之四:“我欲移家为避宼,他时不虑买山钱。” 清 李调元 《避炎》诗:“避炎如避寇,逐北尽投林。”

从橐

亦作“ 从槖 ”。谓负橐簪笔,以备顾问。亦指文学侍从之臣。语出《汉书·赵充国传》:“ 安世 ( 张安世 )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 宋 刘克庄 《凤凰阁》词:“浮荣菌蕣,选甚庶官从橐。”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公登从槖,夫人尚无恙。” 元 马祖常 《杂咏》诗之二:“归帆夜宿山前寺,从橐秋辤仗外车。”

栖禅

亦作“栖禪”。犹坐禅。《魏书·释老志》:“昔如来阐教,多依山林,今此僧徒,恋著城邑。岂湫隘是经行所宜,浮諠必栖禪之宅,当由利引其心,莫能自止。” 唐 黄滔 《壶公山》诗:“井通鰌吐脉,僧隔虎栖禪。”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莆田 赵仲白 读公诗集,有诗云:‘ 茶山 八十二癯仙,千首新诗手自编。吟到瘴烟因避寇,贵登从橐只栖禪。’”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咄咄逼人

(1)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时论咄咄逼人,一身利害不足言。——宋· 朱熹《答方宾生书》

(2) 形容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门弟子

谓乃门的弟子。《论语·泰伯》:“ 曾子 有疾,召门弟子。” 唐 韩愈 《送王秀才序》:“吾常以为 孔子 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徧观而尽识也。” 陈白尘 《中国剧坛的骄傲--序<田汉话剧选>》:“作为 田汉 的门弟子,作为南国社的一员,我是不能已于言了。”亦省称“ 门弟 ”。 陈蜕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一从寝疾呼门弟,久废徒行僭大夫。”

剑南

唐 道名。以地区在 剑阁 之南得名。 宋 陆游 曾留 蜀 约十年,喜 蜀 道风土,因题其生平所为诗曰《剑南诗稿》,后人因以“剑南”称之。 清 曹寅 《题次山小轩和姜万青韵》:“打头伸欠尔何堪,矮屋长眼拟剑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