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通鉴辑览至褚遂良贬潭州事嘉其忠悃辄效其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元舅与功臣,由来不可诛。

草茅承顾托,宁当惜残躯。

忍视夷姜污,曲从政君诬。

国是太宗创,臣忝召奭徒。

叩首愿还笏,忤旨罪奚逋。

潭州被薄谴,敢曰非其辜。

回首望金门,无言以嗟吁。

诗词问答

问:《观通鉴辑览至褚遂良贬潭州事嘉其忠悃辄效其体拟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六

参考注释

元舅

长舅。《诗·大雅·崧高》:“不显 申伯 ,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有 汉 元舅,曰车骑将军 竇宪 。”《新唐书·郭子仪传》:“ 宪宗 寝疾,宦竪或妄议废立者。 穆宗 问计於 釗 。答曰:‘殿下为太子,当旦夕视膳,何外虑乎?’时称得元舅体。”

功臣

旧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现指对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治淮功臣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草茅

亦作“ 草茆 ”。亦作“艸茅”。1.杂草。《楚辞·卜居》:“寧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唐 杜甫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诗:“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清 唐甄 《潜书·柅政》:“虽无不肖攘民之事,而视民若忘,等於草茅。”

(2).草野;民间。多与“朝廷”相对。《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於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梁书·张弘策传》:“英雄今何在?为已富贵,为在草茅?” 宋 欧阳修 《上范司谏书》:“夫布衣韦带之士,穷居草茅,坐诵书史,常恨不见用。”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朝廷有顽钝无耻之大臣,而后草茅有激浊扬清之名士。”《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分明是草茆儿戏,到像 细柳 规模。”

(3).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新唐书·马周传赞》:“ 周 之遇 太宗 ,顾不异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 章炳麟 《秦政记》:“建国之主,非起于艸茅,必拔于搢绅也。”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二章三:“﹝ 刘基 ﹞以 贾谊 、 屈原 自比,怨 元 朝政府不用草茅,不问采薇,自艾自叹。”

(4).比喻鄙陋微贱。 唐 陈子昂 《为宗舍人谢赠物表》之二:“自国之宠贵,未闻此荣。草茅孤臣,何以堪处!”

(5).比喻浅陋微贱的人。 宋 曾巩 《与杜相公书》:“閤下以旧相之重,元老之尊,而猥自抑损,加礼於草茆之中,孤煢之际。” 宋 曾巩 《福州谢到任表》:“草茆弱质,素依及物之仁;犬马微诚,终冀因心之恕。”

承顾

承继看管。《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我枉有家私,无个后人承顾,自己生不出,街市上但遇着卖的,或者肯过继的,是男是女,寻一个来与我两口儿喂眼也好。”

宁当

难道;岂可。《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七岁读《论语》,志在书传,母常非之,曰:‘当习女工,今不是务,寧当学博士邪!’”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民间君子,犹内不负心,外不愧影,上不欺天,下不食言,岂况古之真人,寧当虚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誑误将来,何所索乎!” 宋 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诗:“清霜早晚至,何草不能黄?寧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残躯

衰迈的身体。老者自谦语。 清 李渔 《风筝误·郊饯》:“啣命长征,风霜久惯经,残躯一向离鞭鐙。”

曲从

委曲顺从。《汉书·鲍宣传》:“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 宋 苏轼 《赐许将辞免恩命不允诏》:“既非所望,其可曲从?”《西游记》第八四回:“长老无奈,只得曲从。” 冰心 《南归》:“本来这些迷信禁忌的办法,我们所以有时曲从,都是不忍过拂老人家的意思。”

国是

国家的重大政策

愿相国与诸大夫关定国是也。——《后汉书·桓谭传》

共商国是

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太宗

开国第二代皇帝

高祖太宗法。——宋· 王谠《雅量》

叩首

(1) 跪下磕头

三跪九叩首

(2) 也叫“叩头”

还笏

(1). 唐高宗 将立 武则天 为后, 褚遂良 谏,帝不听。 遂良 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唐 唐彦谦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诗:“不听还笏諫,几覆缀旒祧。” 宋 陆游 《自嘲》诗:“独立未除还笏气,餘生犹待闔棺论。”

(2).致仕,辞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词:“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篋婴鳞疏。还笏退,不回顾。” 元 姚燧 《耶律钧赠官制》:“固求还笏,难断抗章。”

薄谴

犹薄责。轻微的责备或责罚。 明 张居正 《答操江王少方书》:“鄙意以为盗赃已获,可从宽处……上意以部覆抚按罚治为轻,区区又委曲议拟,乃得薄谴。” 明 顾大典 《青衫记·抗疏忤旨》:“下官不知时讳,触犯天颜。仰荷圣恩,恭承薄谴,已出万幸。”《清史稿·文宗纪》:“五月戊子, 周天爵 奏, 武宣 东乡 逸贼窜入 象州 。詔切责之,各予薄谴。”

首望

头等望族。《周书·蔡祐传》:“ 夏州 首望 弥姐元进 等阴有异计。”《周书·任果传》:“ 果 请入朝, 太祖 许之。以其方隅首望,早立忠节,乃进爵 安乐郡公 。”

金门

(1).见“ 金马门 ”。

(2).见“ 金明门 ”。

(3).代指富贵人家。《魏书·常景传》:“夫如是,故綺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4).指以黄金为装饰的门。《封神演义》第六五回:“玉殿金门两扇开,乐声齐奏下瑶臺。”

嗟吁

伤感长叹。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耽眠稀醒素,凭醉少嗟吁。” 元 张可久 《一半儿·落花》曲:“枝上翠阴啼鷓鴣。谩嗟吁,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婚姻已定难更改,空自嗟吁气恼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