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池口

作者:王周 朝代:唐代

富池口原文

扁舟闲引望,望极更盘桓。
山密碍江曲,雨多饶地寒。
短莎烟苒苒,惊浪雪漫漫。
难写愁何限,乡关在一端。

诗词问答

问:富池口的作者是谁?答:王周
问:富池口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富池口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周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65-22

参考注释

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引望

引颈而望,远望。 唐 无名氏 《石上阁》诗:“云外见孤峰,林端悬瀑布。引望无不通,兹焉倍多趣。” 宋 寇準 《春日登楼怀归》诗:“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盘桓

徘徊;逗留住宿

怅盘桓而不能。——曹植《洛神赋》

盘桓数日

盘旋环绕

江曲

江水曲折处。《宋书·谢晦传》:“齐轻舟於江曲,殄鋭敌其皆湮。” 唐 李涉 《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清 方朝 《碧落洞》诗:“日暮棹秋水,烟花满江曲。”

地寒

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太平御览》卷四四四引《郭子》:“ 王浑 妻 钟 有女甚贤明,令 武子 为妹择佳婿……母曰:‘此才足以拔萃,然地寒,非长年,不足展其才用。’” 宋 陆游 《长信宫词》:“地寒祚薄兮,自貽不祥。” 宋 孔平仲 《续世说·仇隙》:“ 李揆 秉政, 苗晋卿 荐 元载 。 揆 自恃门望,以 载 地寒,意甚轻之。”

苒苒

(1) 长势茂盛的

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唐彦谦《移莎》诗

(2) 草木枝叶柔嫩貌

因风初苒苒,覆岸欲离离。——陈诩《龙池春草》

(3) 气味或烟尘轻飘的样子

木末北山烟苒苒,草根南涧水泠泠。——王安石《木末》

(4) 渐渐地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5) 悄然流逝的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柳永《凤归云》

惊浪

汹涌的浪涛。 晋 左思 《蜀都赋》:“流汉汤汤,惊浪雷奔。” 唐 刘禹锡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成六十韵》:“北风忽震盪,惊浪迷津涘。” 清 魏源 《青浪滩夜雨》诗:“客行得良朋,夜舟泊惊浪。”

漫漫

(1) 广远无际

水漫漫

(2) 长;久

漫漫人生路

夜漫漫

(3) 平缓

海流漫漫

(4) 遍布

草漫漫

春雾漫漫

(5) 众多

漫漫群生

(6) 昏愦糊涂

县官漫漫

何限

(1).多少,几何。 前蜀 韦庄 《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诗:“不知芳草情何限?只怪游人思易伤。” 宋 范成大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之一:“平生飘泊知何限?少似 新津 风雨时。”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録者何限?”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穷乡僻壤或都会中,孤儿寡妇,贫女劳人之顺命而死,或虽然抗命,而终于不得不死者何限,但曾经上谁的口,动谁的心呢?”

(2).无限,无边。 唐 韩愈 《郴口又赠》诗之二:“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乡关

故乡

日暮乡关。——唐· 崔颢《黄鹤楼》

一端

(1).指物件的一头。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门口是一块活板,人一进门,踏着木板的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扑过来,铁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铅笔,一端有个橡皮帽子。”

(2).指事情的一点或一个方面。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 清 方苞 《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或同始而异终,或将倾而復植,岂可以一端尽哉?” 鲁迅 《呐喊·端午节》:“他自己说,他是自从出世以来,只有人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所以这一端是‘非其所长’。”

(3).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中国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古诗十九首》之十八:“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币锦二两”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张友正 ﹞与染工为邻,或问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学书耳。’于是与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

(4).方言。表示一舀的数量。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七:“ 盛佳秀 舀了一端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