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值雪诗

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郊行值雪诗原文

风云俱惨惨。
原野共茫茫。
雪花开六出。
冰珠映九光。
还如驱玉马。
暂似猎银獐。
阵云全不动。
寒山无物香。
薛君一狐白。
唐侯调骕骦。
寒关日欲暮。
披雪渡河梁。

诗词问答

问:郊行值雪诗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郊行值雪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惨惨

(1).忧闷;忧愁。《诗·小雅·正月》:“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郑玄 笺:“惨惨,犹戚戚也。” 唐 戴叔伦 《边城曲》:“胡笳听彻双泪流,羈魂惨惨生边愁。” 宋 苏轼 《送李公择》诗:“欲别不忍言,惨惨集百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妻妾及婢,俱惨惨有离别之色。” 沉从文 《边城》十六:“他惨惨的说:‘我有什么卓见可说,这是天意!’”

(2).昏暗貌。惨,通“ 黲 ”。《文选·王粲<登楼赋>》:“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李善 注:“《通俗文》曰:‘暗色曰驂。’惨与黲古字通。” 唐 司空图 《河上》诗之一:“惨惨日将暮,驱羸独到庄。” 明 李梦阳 《台寺夏日》诗:“积雪洞门常惨惨,炎天松柏转萧萧。” 洪深 《赵阎王》第三幕:“寂寂深夜,惨惨微月,层层古木,一株株危然耸立。”

(3).引申为阴森萧瑟貌。 宋 范成大 《白狗峡》诗:“惨惨疑鬼寰,幽幽无人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但见阴风惨惨,杀气霏霏,只闻鬼哭神号,不见天清日朗。” 高长山 《雪夜“拉驴”》:“森林中阴风惨惨,寒气逼人。”

原野

旷野;没有树林、建筑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雪花

空中飘落的雪,多呈六角形,象花

开六

五十一为六十纪数的开始,故称五十一岁为“开六”。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近人称寿五十一岁曰开六,六十一曰开七。”

珠映

目神名。《太平御览》卷八八一引《龙鱼河图》:“目神名 珠映 。”《骈雅·释天》:“目神 珠映 ,鼻神 勇卢 ,齿神 丹朱 。”

九光

(1).五光十色,形容光芒色彩绚烂。《海内十洲记·崑崙》:“碧玉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室,锦云烛日,朱霞九光。”

(2).四射的光芒;绚烂的光芒。《开元占经》卷五引《尚书纬·考灵曜》:“日照四极九光。”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怀重规於絳宫,潜九光於洞冥。”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五:“灵旛七曜动,琼障九光开。”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箓斋词》:“龙綵质心,香花备信。焰九光之莲炬,下照冥津。”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九光倒景腾青简,一气回春达絳坛。”

还如

恰似,好比。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一:“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 南唐 李煜 《子夜歌》词:“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须信离合悲欢,还如玉兔,有阴晴圆缺。”《西游记》第九六回:“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玉马

(1).玉雕的马。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譬犹 干将 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使捕鼠,金舟不能凌 阳侯 之波,玉马不任骋千里之迹也。” 北齐 樊逊 《求才审官对》:“臣闻雕兽画龙,徒有风云之势;金舟玉马,终无水陆之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济阳消夏录二》:“﹝ 高荣祉 ﹞有一旧玉马,质理不甚白洁。”

(2).美马。 三国 魏 曹植 《大魏篇》:“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 南唐 成彦雄 《柳枝辞》之一:“轻笼小径近谁家,玉马追风翠影斜。” 宋 刘克庄 《菩萨蛮·戏林推》词:“玉鞭鞭玉马,戏走章臺下。”

(3).喻贤臣。《论语比考谶》:“ 殷 惑女 妲己 ,玉马走。” 宋均 注:“女 妲己 有美色。玉马,喻贤臣;奔,去也。”《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奔,表 微子 之去;金版出地,告 龙逄 之怨。” 张铣 注:“玉马,喻贤人也。以喻 东昏 无道,贤人归於 高祖 矣。” 清 唐孙华 《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玉马新朝去,铜驼故国怜。”

(4).古代屋檐头悬挂的玉片,能于风中撞击发声,用以惊鸟雀。又称玉马儿。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惊我的又不是楼头过雁,砌下寒蛩,簷前玉马,架上金鸡。”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吉丁当玉马儿向檐间闹。” 元 刘庭信 《一枝花·秋景怨别》套曲:“画簷间玎玎璫璫追魂的玉马,戍楼上点点滴滴索命铜壶。”

(5).乐器上马子的美称。《群音类选·醉花阴·佳遇》:“十指纤纤似藉芽,拨银筝。那玉马,不由我心儿里爱他。”

(6).玉质的筹码。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蒲桃架下,戏掷金钱;芍药栏边,閒抛玉马。”

(7).比喻奔涌的水浪。 元 汤式 《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洲上居》套曲:“潮生玉马来,沙涌金鰲动。水天涵上下,浦溆控西东。”

银獐

见“ 银麞 ”。

阵云

(1).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古人以为战争之兆。《史记·天官书》:“阵云如立垣。” 南朝 梁 何逊 《学古》诗之一:“阵云横塞起,赤日下城圆。”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叶叶 《梦吴江行》:“千骑万骑夹危堞, 吴江 城外阵云叠。”

(2).比喻拥挤的人群。 茅盾 《子夜》十一:“忽然一个四十多岁圆脸儿的男子从前面那投机者的阵云中挤出来,跌跌撞撞挤进了这‘后方病院’区域。”

寒山

(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 逴龙 赩只。” 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 。” 晋 张协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唐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 。 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诗》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无车马踪。” 唐 寒山 《诗》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栖息离烦缘。”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时人见 寒山 ,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宋 陆游 《醉中题民家壁》诗:“吾诗戯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处题。”参见“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处士 赵宧光 曾隐居于此。

(6).地名。在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晋书·刘遐传》:“詔 遐 领 彭城 内史,与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讨 抚 ,战於 寒山 , 抚 败走。”

(7).地名。在 广西 玉林县 西北三十里。参阅《九域志》。

无物

不存在东西;空洞

狐白

(1).狐狸腋下的白毛皮。《管子·轻重戊》:“ 代 之出狐白之皮,公其贵买之。”《汉书·匡衡传》:“夫富贵在身而列士不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 颜师古 注:“狐白,谓狐掖下之皮,其色纯白,集以为裘,轻柔难得,故贵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狐》:“毛皮可为裘,腋毛纯白,谓之狐白。”

(2).见“ 狐白裘 ”。

骕骦

良马名。本作“肃爽”、“肃霜”,亦作“骕騻”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杜甫《秦州杂诗》

寒关

寒冷地方的关口。 北周 庾信 《竹杖赋》:“寒关悽愴,羈旅悲凉。” 唐 李嘉祐 《送王谏议充东都留守判官》诗:“衰柳寒关道,高车左掖臣。”

披雪

犹昭雪。《魏书·元遥传》:“ 遥 陈枉不已,敕有司重究,乃披雪。”

河梁

(1).桥梁。《列子·说符》:“ 孔子 自 卫 反 鲁 ,息驾乎河梁而观焉。”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南津有絶济,北渚无河梁。”

(2).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南朝 齐 王融 《别萧谘议》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宋 叶适 《送宋知录》诗:“与子比邻计未疎,河梁新驾月明初。”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送别临河梁,暮凉怯綃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