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俗十二首

作者:刘子翚 朝代:宋代

论俗十二首原文

何州无战争,闽粤祸未销。
或言杀子因,厉气由此招。
蛮陬地瘠狭,世业患不饶。
生女奁分赀,生男野分苗。
往往衣冠门,继嗣无双髫。
前知饮啄定,妄以人力侥。
三纲既自绝,余泽岂更遥。
王化久淘漉,刑章亦昭昭。
那无舐犊慈,恩勤愧鸱鸮。
冤报且勿论,兹义古所标。

诗词问答

问:论俗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子翚
问:论俗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子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子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战争

为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战争罪行

闽粤

(1).同“ 闽越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闽粤》:“ 吴王 子 驹 亡走 闽粤 ,怨 东甌 杀其父,常劝 闽 粤 击 东甌 。”

(2). 福建 、 广东 两省。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亡 秦 者谁三户 楚 ,何况 闽 粤 百万户。”

厉气

(1).鼓励斗志。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延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

(2). * 之气;瘟疫之气。 汉 王充 《论衡·偶会》:“故厉气所中,必加命短之人。” 宋 苏舜钦 《吴越大旱》诗:“炎暑发厉气,死者道路积。” 清 赵翼 《愍忠寺石坛相传唐太宗征高丽回瘗战骨处》诗:“枯骸滋法雨,厉气散朝暾。”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这样贸贸然大规模地发掘,也不看看风水,卜个吉凶,如果因此而凝成一股厉气,知道钟在谁的身上!”

(3).严厉的神色。 明 宋濂 《元故秘书少监揭君墓碑》:“﹝ 揭汯 ﹞接人和而有礼,寡言峻行,未尝有矜大之色,虽家人不见其疾言厉气。”

由此

由于如此;因而;从这里;从此。

例句: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蛮陬

泛指南方边远地区人民聚居处。《文选·左思<魏都赋>》:“蛮陬夷落,译道而通。” 张载 注:“陬落,蛮夷之居处名也。一名聚居为陬。”《晋书·刑法志》:“ 江 左无外,蛮陬来格。” 唐 李涉 《岳阳别张祜》诗:“ 巫峡 洞庭 千里餘,蛮陬水国何亲疏。”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国家建学徧宇内,蛮陬海徼,莫不有学。”

瘠狭

瘠薄狭隘。 宋 刘子翚 《谕俗》诗之三:“蛮陬地瘠狭,世业患不饶。”

世业

世代相传的事业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资治通鉴》

不饶

不饶恕,要惩治

你要是对她不敬,我可不饶你

分赀

见“ 分资 ”。

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继嗣

(1) 指传宗接代;继承

(2) 继承的人

(3) 继续

无双

没有可相比的;独一无二

精妙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程艺天下无双。——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前知

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礼记·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禎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胥 ( 伍子胥 )为人少好於文,长习於武,文治拜国,武定天下,执纲守戾,蒙垢受耻,虽寃不争,能成大事。此前知之士,安可致耶?”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序》称 天祐 元年, 金城 冯贄 取九世典籍,撮其膏髓,别为一书,庶兵火煨烬之后来者不至束手。今百书遂无存者,则 贄 可谓前知矣。”《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他背地里合我説, 妙玉 怎么前知,怎么参禪悟道,如今他遭此大难,如何自己都不知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中国驻日代办致柏林外部之电》:“ 德国 私人之参与战事,当为 德国 政府所前知。”

饮啄

(1).饮水啄食。语本《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蘄畜乎樊中。” 成玄英 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唯适情於林籟,岂企羡於荣华!”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篇》:“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2).引申为吃喝,生活。 唐 李益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诗:“何事逐豪游,饮啄以羶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刘山甫 亦蒙 夏生 言示五年行止,事无不验,盖饮啄之有分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之二:“饮啄依朋友,湖山本性情。”

(3).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南史·沉约传》:“﹝ 沉警 ﹞无进仕意,谢病归…… 警 曰:‘使君(指 谢安 )以道御物,前所以怀德而至,既无用佐时,故遂饮啄之愿尔。’” 唐 元结 《喻瀼溪乡旧游》诗:“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 谢树琼 《咏怀》:“腹中虽饥馁,饮啄犹自閒。”

人力

(1) 可动用的劳动力;可动员的人员

人力资源

(2) 人的劳力;人的力量

爱惜人力物力

三纲

(1).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汉 班固 《 * 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唐 孔颖达 疏:“《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杨 墨 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 宋 文天祥 《正气歌》:“三纲实繫命,道义为之根。”

(2).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三纲等皆论穷弥天,惠湛清月。” 王琦 注引《翻译名义》:“寺立三纲:上座、维那、典座也。”

自绝

自行断绝跟对方之间的关系

自绝于人民

余泽

(1).指大水泽。 唐 韩愈 《海水》诗:“一木有餘阴,一泉有餘泽。”

(2).指遗留给后人的德泽。 宋 曾巩 《皇妣昌福县太君吴氏焚告文》:“维先君先夫人积德累善, 巩 获蒙餘泽,备位於朝。” 宋 王安石 《寄题思轩》诗:“万屋尚歌餘泽在,一轩还向旧堂开。”

王化

天子的教化。《诗大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后汉书·张酺传》:“吾为三公,既不能宣扬王化,令吏人从制,岂可不务节约乎?”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人伦之本,王化之先。爰举令图,允资内辅。” 清 吴兴祚 《电白县观海》诗:“海若知王化,年年效百灵。” 鲁迅 《伪自由书·王化》:“ 中国 的王化现在真是‘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的了。”

淘漉

(1).冲洗滤过。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南中醖酒,即先用诸药,别淘漉秔米晒乾,旋入药和米擣熟,即緑粉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祷雨》:“ 蒙古 人之祷雨者……惟取浄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其大者若鷄卵,小者不等,然后默持密咒,将石子淘漉玩弄,如此良久輙有雨。”

(2).指保留好的,除去坏的。 清 桂馥 《札朴·杂言》:“去恶留好曰淘漉。”

(3).疏浚。 宋 文同 《秋日田家》诗:“淘漉沟源筑野塘,满坡烟草卧牛羊。”

刑章

犹刑法。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微臣幸生圣代,触犯刑章,假息海隅,死亡无日。” 宋 王禹偁 《拟贬萧瑀出家诏》:“以致君臣之际,有是暌离,虽正刑章,良多愧耻,勉思省己,以卜自新。”《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好恶因於郡县,生杀成於墨吏,刑部不知,按察不问,遂令刑章枉橈,呼天无所,其罪十也。”

昭昭

(1) 明亮;光明

昭昭有光,利行兵

(2) 明白;清楚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老子》

昭昭然白黑分类。——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形容有心事

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

舐犊

老牛以舌舔小牛,所以示爱。喻人之爱其子女。《后汉书·杨彪传》:“﹝ 杨彪 ﹞子 修 为 曹操 所杀。 操 见 彪 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 日磾 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唐 罗隐 《感别元帅尚父》诗:“疲牛舐犊心犹切,阴鹤鸣雏力已衰。”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此痛自关门户计,岂徒舐犊爱难捐。”

恩勤

《诗·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郑玄 笺:“鴟鴞之意殷勤於此,稚子当哀閔之。”后以“恩勤”指父母尊长抚育晚辈的慈爱和辛劳。 宋 曾巩 《回亳州知府谏议状》:“赐劳问於华牋,致恩勤於亲笔。” 宋 范成大 《外舅挽词》:“笑语犹寻梦,恩勤已隔生。” 明 归有光 《招张贞女辞》:“父母恩勤,养我身兮;修容姱质,徒悲辛兮。”《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我 安驥 修了几生,有多大的造化,得这样恩勤覆育的二位老人家。”

鸱鸮

一类包括猫头鹰在内的益鸟,以有害昆虫、老鼠等为食

冤报

(1).谓判罪不当使人冤屈。《晏子春秋·问上二六》:“冤报者过,留狱者请焉。” 张纯一 注:“报罪不当而冤抑者过之。过,责也。”报,断狱。

(2).冤冤相报。 清 徐士銮 《宋艳·果报》:“自古及今,冤报之速,莫速於此。”

勿论

不追究;不谈。《旧唐书·裴度传》:“上曰:‘前事勿论,直言此时如何处置?’”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 唐宣宗 ﹞初听政,谓宰相曰:‘佛者虽异方之教,深助理本,所可存而勿论,不欲过毁,以伤令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姑勿论提倡出甚么道理,先问他被提倡的懂得不懂,再提倡不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