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

作者:张方平 朝代:宋代

耳鸣原文

一阳初独啸,两耳遂双鸣。

寒谷疏钟远,霜空众籁清。

千铃行险倦,万鼓战酣声。

瀑落山头峻,涛翻海面平。

风樯开大浪,晓角动严城。

陇首悲凉意,苏门旷逸情。

凤箫云外过,龙笛月中横。

细转缫车急,微遥扤橹轻。

衰残伤老态,驰徇厌时荣。

处世希蒙叟,观身愧净名。

神明思内守,豪荡悔平生。

素问方家本,巢源导引精。

早年曾有客,奇术可还婴。

何日开金鼎,灵丹见八琼。

诗词问答

问:耳鸣的作者是谁?答:张方平
问:耳鸣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耳鸣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张方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张方平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参考注释

独啸

独自吟嘨。古代高人逸士多有长啸之习,用抒胸臆。 唐 李白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诗:“ 安石 ( 谢安 )泛 溟 渤 ,独啸长风还。” 唐 白居易 《闲居》诗:“独啸晚风前,何人知此意。”

寒谷

(1).山谷名。一名 黍谷 。在今 北京市 密云县 。相传为 邹衍 吹律生黍的地方。 汉 刘向 《七略别录·诸子略》:“ 邹衍 在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黍生,至今名 黍谷 。” 汉 王充 《论衡·定贤》:“夫和阴阳,当以道德至诚。然而 邹衍 吹律, 寒谷 更温,黍穀育生。推此以况诸有成功之类,有若 邹衍 吹律之法。故得其术也,不肖无不能;失其数也,贤圣有不治。” 晋 左思 《魏都赋》:“且夫 寒谷 丰黍,吹律暖之也;昏情爽曙,箴规显之也。”后以借喻夫妇之间的依存关系。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椅梧倾高凤, 寒谷 待鸣律。”

(2).常用以自比为对别人提携奖掖的谢词。 唐 柳宗元 《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藻镜洞开,而秋毫在照;文律傍畅,而 寒谷 生辉。” 宋 曾巩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譬如 寒谷 ,幸蒙六律之吹;有若秋毫,遂借千钧之重。”

(3).阴冷的山谷。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唐 韩偓 《病中初闻复官》诗之二:“曾避暖池将浴凤,却同寒谷乍迁鶯。”

疏钟

亦作“踈鐘”。稀疏的钟声。 清 陈廷敬 《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 长乐 远踈鐘。” 清 岑霁 《贯华阁晚眺》诗:“轻飈起长林,踈鐘应嵓谷。”

霜空

秋冬的晴空。 唐 张说 《和朱使欣》之二:“霜空极天静,寒月带江流。” 宋 范成大 《送江朝宗归括苍》诗:“塔灯落 淮水 ,寺楼倚霜空。” 明 张居正 《中秋前再过关侍御得阳字》诗:“霜空征雁送斜阳,凉月纷纷满 建章 。”

行险

(1).做冒险的事;走危险的路。《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郑玄 注:“险,谓倾危之道。” 孔颖达 疏:“小人以恶自居,恒行险难倾危之事,以徼求荣幸之道。” 唐 柳宗元 《与杨诲之第二书》:“今子又以行险为车之罪。夫车之为道,岂乐於行险耶?度不得已而至乎险,期勿败而已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是此一书者,非阐明词学之书,乃教人行险播恶之书也。”

(2).特指行于水上。《史记·河渠书》“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 裴駰 集解引《尸子》:“行涂以楯,行险以樶,以沙以轨。” 宋 杨时 《岳阳书事》诗:“忽看舟子玩行险,更欲飞帆借风力。”

战酣

战斗正激烈的时候。《淮南子·览冥训》:“ 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宋史·张威传》:“ 金 人闻其名畏惮之。临陈战酣,则精采愈奋,两眼皆赤,时号‘ 张红眼 ’。”

落山

指太阳下山。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子夜>和国货年》:“明明还只是子夜,而居然以为天已经大亮了,甚至于太阳又要落山了。” 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 陈秉正 老汉从吃过早饭起程,直走到太阳快落山才到。”

海面

(1)

(2) 海水的表面

(3) 海上的动态

向南流的海面

风樯

指帆船。 唐 刘禹锡 《鱼复江中》诗:“风檣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宋 周邦彦 《西河·金陵怀古》词:“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檣遥度天际。” 毛 * 《水调歌头·游泳》词:“风檣动, 龟 蛇 静,起宏图。”

大浪

一种大涌浪,尤指出现在外海的浪

大浪在上下翻腾

晓角

报晓的号角声。 唐 沉佺期 《关山月》诗:“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惊而试问,即 红綫 迴矣。” 元 陈栎 《春先亭赋》:“宜晓角之悲壮,任吹笛於高楼。”

严城

戒备森严的城池。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禁门儼犹闭,严城方警夜。” 唐 皇甫冉 《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诗:“寒芜连古渡,云树近严城。” 清 吴伟业 《石公山》诗:“忽而遇严城,猿猱不能縋。” 郁达夫 《晨进东华门口占》诗:“疏星淡月夜初残,鐘鼓严城欲渡难。”

陇首

(1).古山名。 汉 班固 《西都赋》:“右界 褒斜 、 陇首 之险,带以 洪河 、 涇 、 渭 之川。”《后汉书·班固传上》引此文, 李贤 注:“ 陇首 ,山名,在今 秦州 。”

(2).指 陇山 之巅。《汉书·礼乐志》:“朝 陇 首,览西垠。” 颜师古 注:“ 陇坻 之首也。” 南朝 梁 沉约 《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之三:“春光发 陇 首,秋风生桂枝。”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二:“ 秦 水别 陇 首,幽咽多悲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有《小方壶忆梅诗》,节其大概云:‘……岁云暮矣风雪骤,驛使音稀断 陇 首。’”

(3).泛指高山之巅。 宋 柳永 《醉蓬莱》词:“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霽。”

凉意

凉感

湖上微风吹来,令人感到一丝凉意

苏门

山名。在 河南省 辉县 西北。又名 苏岭 、 百门山 。 晋 孙登 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 孙登 。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 阮籍 之见 苏门 ,止闻鸞啸。” 唐 庞德公 《与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唯有 峴亭 清夜月,与君长啸学 苏门 。”参见“ 苏门啸 ”。

逸情

(1).超脱世俗的感情。《后汉书·逸民传赞》:“远性风疎,逸情云上。” 清 吴伟业 等《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清斋幽事足,良会逸情兼。”

(2).犹闲情。 南唐 李中 《献中书张舍人》诗:“下直无他事,閒游恣逸情。” 元 顾瑛 《和马孟昭韵》:“犹有弥明叟,联诗慰逸情。”

凤箫

(1).指凤女,即 弄玉 。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接鵠驭於后乘,追凤簫於前侣。”参见“ 凤女祠 ”。

(2).即排箫。比竹为之,参差如凤翼,故名。 唐 沉佺期 《凤箫曲》:“昔时 嬴 女厌世纷,学吹凤簫乘彩云。”亦指箫声。 后蜀 顾夐 《遐方怨》词:“凤簫歇,镜尘生。 辽 塞音书絶,梦魂长暗惊。”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勾女童队》:“彤壶漏箭,随鸡唱以渐移,絳节綵髦,闻凤簫而自举。” 明 何景明 《赠管汝济》诗:“愿听《云门》奏,春风入凤簫。”

云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龙笛

亦作“ 龙篴 ”。指笛。据说其声似水中龙鸣,故称。语本 汉 马融 《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后则多指管首为龙形的笛。 唐 虞世南 《琵琶赋》:“叶笙鏞之律吕,叅钟石之经纬,於是凤簫輟吹,龙笛韜吟。” 宋 姜夔 《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词:“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元史·礼乐志五》:“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

月中

每月的中间几天

缫车

缫丝所用的器具。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此身如綫自縈绕,左回右转随繅车。”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江村夏咏》词之二:“婆饼焦啼秧马活,社公雨过繅车响。” 殷夫 《小母亲》:“平常只闻到缫车叹息的车间,今天是充满了讨论的语声。”

残伤

残害;受伤害。《史记·商君列传》:“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京剧《将相和》第二一场:“好一位贤明 蔺丞相 ,保国家怎能叫手足残伤。”

老态

(1).衰老的形容。 唐 白居易 李绛 《杏园联句》:“老态忽忘丝鬢里,衰颜宜解酒杯中。” 宋 陆游 《上元前一日》诗:“老态人未觉,孤愁心自知。”《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已是近百的人,再不见他添了一些儿老态,反觉得精神颜色,越越强壮。”

(2).犹故态。

时荣

当时的荣华。《北史·程骏传》:“﹝ 骏 ﹞性介直,不竞时荣。”

处世

待人接物,应付世情;与世人相处交往

为人处世

蒙叟

指 庄周 。 唐 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一:“ 蒙叟 悲藏壑, 殷宗 惜济川。”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刘参军》:“任真 蒙叟 放,慢世 长卿 情。”参见“ 蒙吏 ”。

见“ 矇瞍 ”。

观身

谓观察自身的道德修养。《老子》:“以身观身。” 唐 李程 《赋得竹箭有筠》诗:“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宋 苏轼 《送参寥师》诗:“閲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神明

(1) 神灵;神祗

那个被他奉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谴责过他

奉若神明

(2)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顿飒爽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英明;圣明

皆颂其神明

内守

(1).谓对内守卫本土。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抚安遗黎,内守外攘,以鳩完復之功,闔境晏然,遂成乐土。”

(2).本身的操守。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君戒专欲,臣戒专利……故明王慎内守,除外寇而重内宝。” 金 朱之才 《寓言》诗之二:“霜雪枯万干,松柏有常青。内守初已定,外变终难更。”

豪荡

亦作“ 豪宕 ”。1.谓意气洋溢,器量阔大。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 施氏 素豪宕,家不甚实,加以子幼妻弱,不十餘年,而资产萧然,饔飱或不相继。”《孽海花》第二二回:“右边的,是瘦长脸儿,高鼻子,骨秀神清,举止豪宕,虽然默默的坐着,自有一种上下千古的气概。” 茅盾 《追求》五:“但似乎在 章秋柳 的豪宕的气概前变成了羞怯似的, 朱女士 只是有问必答地应酬着,失了她的娴熟礼仪的常态。”

(2).指文艺书画作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序:“余读 陈子昂 《感遇》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诸篇,或豪宕悲壮,或深沉感慨,有无穷义味。” 清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之二:“尽铸豪荡词,独出作者右。” 朱自清 《经典常谈·诗》:“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

(3).强横放荡。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汰侈》:“ 虢国 尤为豪荡,一旦,帅二徒入 韦嗣立 宅,即撤去旧屋,自为新第,但授 韦氏 以隙地十亩而已。”

(4).豪华阔绰。《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臺諫官员,看见同僉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圣旨发下西臺御史勘问。”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方家

“大方之家”的简称,本义是道术修养深厚精湛的人,后多指饱学之士或精通某种学问、技艺的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导引

领路;带路

早年

多年以前,指人年轻的时候

早年丧偶

还婴

犹言返老还童。《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感遇传·罗公远》:“异日, 玄宗 復以长生为请……因以《三峯歌》八首以进焉,其大旨乃玄素黄赤之使,还婴泝流之事。”《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传授玄素赤黄,及还婴泝流之事。”

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金鼎

(1).黄金炊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 陈师道 《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唐 吕岩 《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传说 夏 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夏 铸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肃慎 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宋 曾巩 《送沉谏议》诗:“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元 李献卿 《刘寓叔先生挽诗》:“便调金鼎佐无为,凤池坐数 汾阳 考。”

(6).鼎形的金香炉。《红楼梦》第七六回:“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灵丹

(1).古代道士炼的一种丹药。据说能使人消除百病,长生不老。《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 唐 主尝梦吞灵丹,旦而方士 史守冲 献丹方,以为神而饵之,浸成躁急。”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那先生﹞黄精自饱,灵丹 *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快哉此剂,殆同仙液灵丹,决不出於世上庸医之手。”

(2).比喻有效验的方法。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产难》:“不作意,任自然,即此语,是灵丹。”

八琼

八石。 唐 吕岩 《赠刘方处士》诗:“八琼祕诀君自识,莫待铅空车又破。” 宋 洪朋 《雪霁陪诸公登滕王阁》诗:“伊余千载裔,未鍊八琼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