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哥舒仆射

作者:韩翃 朝代:唐代

寄哥舒仆射原文

万里长城家,一生唯报国。
腰垂紫文绶,手控黄金勒。
高视黑头翁,遥吞白骑贼。
先麾牙门将,转斗黄河北。
帐下亲兵皆少年,锦衣承日绣行缠。
辘轳宝剑初出鞘,宛转角弓初上弦。
步人抽箭大如笛,前把两矛后双戟。
左盘右射红尘中,鹘入鸦群有谁敌。
杀将破军白日馀,回旃舞旆北风初。
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诗词问答

问:寄哥舒仆射的作者是谁?答:韩翃
问:寄哥舒仆射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哥舒仆射是什么体裁?答:杂言
问:韩翃的名句有哪些?答:韩翃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43_33

参考注释

万里长城

(1)

(2) 指中国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长城。战国时秦、燕、赵等国都修过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了防御匈奴南侵,将北方的长城连贯起来。今长城为明代所修,全长六千七百公里

(3) 比喻国家的栋梁重臣或军队

吞珪既丧,坏了万里长城,国中精锐已尽,如何是好。——《水浒后传》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报国

为国家竭诚效力

精忠报国

垂紫

悬垂紫色的印绶。 汉 制相国、丞相、太尉、太师、太傅、太保、前后左右将军皆金印紫绶。《后汉书·冯衍传下》:“ 衍 少事名贤,经歷显位,怀金垂紫,揭节奉使,不求苟得,常有陵云之志。” 李贤 注:“金谓印也,紫谓綬也。”

文绶

彩色丝带。 唐 虞世南 《琵琶赋》:“开寳拨以更运,带文綬而旁垂。体备角商,韵包宫羽。”

黄金勒

用黄金制成的衔勒。 南朝 梁 何逊 《拟轻薄篇》:“柘弹 随 珠丸,白马黄金勒。” 唐 杜甫 《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仇兆鳌 注:“《明皇杂録》:上幸 华清宫 ,贵妃姊妹各购名马,以黄金为衔勒。”

高视

(1).向高处看。 汉 扬雄 《甘泉赋》:“仰撟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亡见。”《晋书·王徽之传》:“ 徽之 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耳。’” 唐 刘沧 《夏日登西林白上人楼》诗:“几到 西林 清浄境,层臺高视有无间。”

(2).傲视,小看。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德璉 发迹於此 魏 ,足下高视於上京。” 唐 张九龄 《奉敕送学士张说上赐燕序》:“ 文王 多士, 周 室以寧; 武帝 得人, 汉 家为盛。而高视前古,独不在於今乎?” 金 王若虚 《送 * 举赴试序》:“辞欲其精,意欲其明,势欲其若倾,故必探《语》《孟》之渊源,擷 欧 苏 之菁英……勿怪勿僻勿猥,而并若是者,所向如志,敌功无劲,可以高视而横行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宂篇下》:“ 钟 ( 钟会 )高视一世,而居 诞 ( 诸葛诞 )二子间,其人可想。”

黑头

最早由包公的饰演者以黑脸出现而得名,后来泛指大花脸这种戏曲角色

白骑

(1).即白马。 唐 李贺 《蝴蝶飞》诗:“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参见“ 白马 ”。

(2).指 鲜卑 的骑兵。《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领 腾 部曲”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北备 胡 寇,东备 白骑 ,待士进贤,矜救民命。”

门将

(1).看守城门的官吏。《墨子·号令》:“门将并守他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始皇 时,童謡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嫗闻之,朝朝往窥,门将欲缚之,嫗言其故。”

(2).称足球、手球、冰球等球类运动的守门员。《文汇报》1985.9.5:“他与 王后军 、 张忠威 、 刘清泉 、 徐根宝 等先后进入国家队,他成了主力门将。”

转斗

(1).投放诉讼状子的箱子。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遯》:“莫説我做官的人,离了职守,无拘无束,竟与神仙一般,就是做管家的,离了转斗,也便放心乐意,做起醉汉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宅门告示》:“如吏书传送僉套或紧急文稿,许击梆,从转斗内投进。”

(2).转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 人起 彭城 ,转鬭逐北,至於 滎阳 ,乘利席卷,威震天下。” 唐 高适 《塞上》诗:“转鬭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清 曾国藩 《金陵军营官绅昭忠祠记》:“孤 * 鬭,累月不归。”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帐下

(1).营帐中。《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樊噲 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 噲 , 噲 直撞入,立帐下。” 唐 高适 《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清 严遂成 《三垂冈》诗:“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樽前老泪多。”

(2).指将帅的部下。《后汉书·董卓传》:“ 韩遂 走 金城 羌 中,为其帐下所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 刘靖 ﹞乃使帐下 丁鸿 督军士千人,以 嘉平 二年立遏于水。” 唐 王维 《献始兴公》诗:“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日暮箭鏃尽,左右刀鋋集,帐下劝之走,叱谓吾死国。”

亲兵

旧时指官员身边的随从护卫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锦衣

(1).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毛 传:“锦衣,采色也。” 孔颖达 疏:“锦者,杂采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览古》诗:“ 越王 句践 破 吴 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行仪卫》:“象七头,各以文锦被其身……锦衣人跨其颈。”

(2).指禁卫军士卒。《前汉书平话》卷上:“黄罗旗盖下,见三千个锦衣簇拥,二百员战将遮护。”

(3).指锦衣卫。亦指锦衣卫的官员。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周新异政》:“公在 浙 多异政,时锦衣纪纲擅宠,使千户往 浙 辑事,作威受赂, 新 捕治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定生 大为锦衣 冯可宗 所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听説要拿廵按 黄澍 、督抚 袁继咸 、大锦衣 张薇 。”

行缠

裹足布;绑腿布。古时男女都用。后惟兵士或远行者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双行缠曲》:“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妍。” 隋 杜宝 《大业杂记》:“﹝ 煬帝 御龙舟﹞其引船人普名殿脚一千八百人,并着杂锦采装袄子、行缠、鞋袜等。” 宋 范成大 《病中绝句》之二:“溽暑薰天地涌泉,弯跧避湿挂行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整整齐齐尽摆搠,三停来繫青布行缠,折半着黄紬絮袄。”

辘轳

(1)

(2) 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3) 机械上的绞盘

宝剑

原来指罕见而贵重的剑,后泛指普通剑

转角

街巷等的拐弯处

转角沙发

上弦

(1) 给钟表上发条

(2) 农历每月的初七或初八,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呈月牙形,其弧在右侧。这种月相叫“上弦”

上弦月

步人

(1).步行的人。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计马走三十餘里,犬不能行,復令步人拖曳。”

(2).步兵。《北齐书·段韶传》:“ 周 军仍以步人在前,上山逆战。” 宋 岳飞 《军马行次状》:“缘所管步人马军在后,难以照会,伏乞指挥将马军步人同前行。”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鹘入鸦群

比喻骁勇无敌。《北齐书·南安王思好传》:“本名 思孝 , 天保 五年,讨 蠕蠕 , 文宣 悦其驍勇,谓曰:‘尔击贼如鶻入鸦羣,宜思好事。’故改名焉。” 唐 韩翃 《寄哥舒仆射》诗:“左盘右射红尘中,鶻入鸦羣有谁敌?”

破军

(1).败兵。《战国策·赵策三》:“ 赵 以亡败之餘众,收破军之敝守,而 秦 罢於 邯郸 之下, 赵 守而不可拔者,以攻难而守者易也。”《史记·天官书》:“金、木星合,光,其下战不合,兵虽起而不鬭;合相毁,野有破军。”《三国志·蜀志·法正传》:“ 雒 下虽有万兵,皆坏陈之卒,破军之将。”

(2).击破敌军。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六章:“余陡闻阴风怒号,声振十方,巨浪触石,惨然如破军之声。”

(3).星名。北斗的第七星。 隋 萧吉 《五行大义·论七政》引《黄帝斗图》:“一名贪狼,子生人所属……七名破军,午生人所属。”

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北风

(1) 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

(2) 尤指大平原上突然的强北风或得克萨斯以及墨西哥湾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样的风

(3)

(4) 一种强北风,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

(5) 西班牙的冬季北风

郡公

爵名。 晋 始置,亦称开国郡公。历代因之。 明 初尚有郡公之封,后废。《晋书·王沉传》:“前以翼赞之勋,当受郡公之封。”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郡公》:“ 后汉 光武 建武 十三年以土无二王,爵不过公,於是以 太 原王 章 为 齐公 、 鲁王 兴 为 鲁公 ,功臣悉为公。 晋 始曰开国郡公也。”

楯鼻

盾牌的把手。 唐 韩翃 《寄哥舒仆射》诗:“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唐 刘禹锡 《刘氏集略说》:“会出师 淮 上,恆磨墨於楯鼻上,或寝止羣书中。” 宋 司马光 《奉同道矩谢始平公惠砚》诗:“聊用飞军檄,何愁楯鼻平。” 明 高启 《赠卖墨陶叟》诗:“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参见“ 楯墨 ”。

走马

(1) 骑着马跑

平原走马

(2) 善跑的马

团长有一匹棕色马,是匹好走马

羽书

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