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楼晚望同高公先林阳仲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津楼晚望同高公先林阳仲原文

绿筱村村合,重楼面面遮。

窗光时见岫,海气欲成霞。

浦树攒高岸,人烟就浅沙。

小桥当仄径,疏柳卧浮槎。

水国洲环市,江渔艇是家。

断虹收雨过,归雁背帆斜。

草沼鸣蛙鼓,风檐散蜜衙。

坐来诗兴发,清露满蒹葭。

诗词问答

问:津楼晚望同高公先林阳仲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津楼晚望同高公先林阳仲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津楼晚望同高公先林阳仲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麻韵

参考注释

重楼

(1).层楼。《荀子·赋》:“志爱公利,重楼疏堂。” 南朝 梁 何逊 《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北窗北溱道,重楼雾中出。” 宋 苏轼 《永安宫》诗:“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于家琵琶》:“ 晋 府初经兵燹,虽重楼叠阁,而栋折垣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2).道教语。喉咙的别名。《黄庭内景经·黄庭》“重堂焕焕明八威” 梁丘子 注:“重堂,喉咙名也。一曰重楼。”《封神演义》第四七回:“道人取一粒丹,用手捻开,口撬开,将药灌下十二重楼。”参见“ 重环 ”。

(3).黄精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精》。

面面

每一方面;每个地方。 宋 范成大 《咏吴中二灯·琉璃球》:“迭晕重重见,分光面面呈。”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时见

(1).指诸侯不在规定期间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郑玄 注:“时见者,言无常期。”

(2).常见。 唐 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鐘。” 唐 戴叔伦 《过柳溪道院》诗:“日斜深巷无人跡,时见梨花片片飞。”

海气

(1).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汉书·武帝纪》:“朕巡 荆 扬 ,辑 江 淮 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 。” 唐 张子容 《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诗:“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景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清 周亮工 《钱塘江示王古直》诗:“海气喷江折, 吴 山搅 越 青。”

(2).海上蜃气。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唐 骆宾王 《蓬莱镇》诗:“野楼疑海气,白鷺似江涛。”参见“ 海市蜃楼 ”。

(3).沙漠上的气流。海,指旱海,沙漠。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高岸

风貌俨然

神武性深密高岸,终日俨然,人不能测。——《北史·齐本纪》

人烟

住户的炊烟,借指人家,住户

没有人烟

小桥

(1). 三国 吴 周瑜 之妻。《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 公二女,皆国色也。 策 自纳 大桥 , 瑜 纳 小桥 。”

(2).小型桥梁。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之五:“小桥飞断岸,高花出迥楼。”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仄径

狭窄的小路。 明 许承钦 《夏仲自正觉寺游佛峪》诗:“羣躋幽壑巔,捫萝遵仄径。” 程善之 《自芜湖至徽州道中》诗:“仄径俯飞鸟,屡进乃旋止。”

浮槎

(1).槎,同“ 查 ”。木筏。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滋 洛阳 千种花,润 梁园 万顷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阻隔着 黄河 雪浪,那怕他天汉浮槎。”

(2).槎,同“ 查 ”。木筏。指木船。 唐 韦应物 《龙潭》诗:“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鬻女》:“因逃兵火泛浮槎。”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的回忆·序诗》:“ 东亚 风云大陆沉,浮槎东渡起雄心。”

水国

多河流、湖泊的地区

渔艇

小型轻快的渔船。 唐 杜甫 《雨》诗之二:“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 唐 陆龟蒙 《和吴中言情见寄韵》:“莫问江边渔艇子, 玉皇 看赐羽衣裳。”《水浒传》第一○六回:“那渔艇上人,抵敌不住,发声喊,都跳下水裡去了。”《老残游记》第一回:“为今之计,依 章兄 法子,驾隻渔艇,追将上去。”

断虹

一段彩虹;残虹。 宋 欧阳修 《临江仙》词:“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元 傅若金 《送笃御史之南台》诗:“明朝挟策 秦淮 道,惆悵 燕云 隔断虹。” 清 纳兰性德 《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词:“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

归雁

亦作“ 归鴈 ”。大雁春天北飞,秋天南飞,候时去来,故称“归雁”。 汉 苏武 《报李陵书》:“岂可因归雁以运粮,託景风以餉军哉。” 汉 张衡 《南都赋》:“归鴈鸣鵽,黄稻鱻鱼。” 晋 陆机 《拟古》诗之十二:“飜飜归鴈集,嘒嘒寒蝉鸣。”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征蓬出 汉 塞,归雁入胡天。”

蛙鼓

亦作“ 蛙皷 ”。群蛙叫声。 宋 邵雍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蛙皷未足听,蚊雷未易驱。” 清 陈淏才 《花镜·养鳞介法·蟾蜍蛙》:“一蛙鸣,百蛙皆鸣,其声甚壮,名蛙鼓,至秋则无声。” 姚光 《夜起一首次钝根》:“悄步中庭羣籟寂,惟闻蛙鼓似谈经。” 李瑛 《让水》诗:“蛙鼓敲不响,知了紧绷弦。”

风檐

(1).指风中的屋檐。 唐 李商隐 《二月二日》诗:“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簷雨夜声。”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曝日》:“ 赵胜 负喧风檐,候樵牧之归。” 宋 文天祥 《正气歌》:“风簷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2).指科举时代的考试场所。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拟题》:“即以所记之文,抄誊上卷,较之风簷结构难易迥殊。” 清 赵翼 《重赴鹿鸣宴》诗:“风簷弋获原非易,多少文心耗短檠。”

坐来

(1).犹本来;向来。 唐 马戴 《汧上劝旧友》诗:“坐来生白髮,况復久从戎。” 宋 王安石 《和宋太博服除还朝简诸朋旧》诗:“谈论坐来能慰我,篇章传出亦惊人。” 宋 陈亮 《贺新郎》词:“脩竹更深处,映帘櫳,清阴障日,坐来无暑。”

(2).犹适才;正当。 唐 李白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沉之秦》诗:“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掛西城楼。” 宋 张元干 《点绛唇》词:“小雨忻晴,坐来池上荷珠碎。掉眉浓翠,怎不教人醉?”

(3).移时;顷刻。 唐 韩愈 《春雪间早梅》诗:“玲瓏开已徧,点缀坐来频。” 宋 黄庭坚 《次韵雨丝云鹤》之二:“坐来改变如苍狗,试欲挥毫意自迷。” 宋 陈与义 《登城楼》诗:“百年几凭栏,亦有似我不?城阴坐来失,白水光不流。”

诗兴

做诗的兴致

诗兴大发

这种奇景,古时侯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诗兴大发。——《海市》

清露

(1).洁净的露水。 汉 张衡 《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 郭沫若 《登临》诗:“庙中的铜马,还带着夜来的清露。”

(2).方言。雨的别称。 明 杨慎 《俗言·俗语反说》:“ 贵竹 名雨曰清露。”

蒹葭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鵠,倚是蒹葭。”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