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楼

作者:何巩道 朝代:明代

咏楼原文

朱槛层层照水滨,半藏湖色半看春。

阴云湿栋不知暑,落月临窗忽见人。

风触高帘通有路,灯悬深雨照无燐。

仙家十二茫茫处,白玉都成海上尘。

诗词问答

问:咏楼的作者是谁?答:何巩道
问:咏楼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咏楼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何巩道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巩道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参考注释

朱槛

红色栏杆。《西京杂记》卷四:“方腾驤而鸣舞,凭朱槛而为欢。” 唐 白居易 《百花亭》诗:“朱槛在空虚,凉风八月初。”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媒妁之言》:“我伤心惨淡,竟自许问咱朱槛。”

层层

(1).一层又一层。 唐 刘禹锡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宋 梅尧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决决堰根水,层层湖上田。” 元 薛兰英 薛惠英 《苏台竹枝曲》之三:“ 虎邱山 上塔层层,静夜分明见佛灯。” 清 邱象升 《清远峡》诗:“客心愁入暮,高峡尚层层。”

(2).指逐层逐次。 唐 章碣 《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层层。”《人民日报》1982.3.31:“会议要求各地做到经费落实,组织落实,层层有人抓。”

水滨

靠近水的场所;岸边

湖色

(1).湖水的颜色。 唐 元稹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诗:“人声晓动千门闢,湖色宵涵万象虚。” 唐 杜荀鹤 《秋日闲居寄先达》诗:“风驱早雁衔湖色,雨挫残蝉点柳枝。” 元 杨维桢 《送客洞庭西》诗:“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2).指淡绿色。《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上首横头坐着个美人,穿着大红衫儿,湖色裙儿。” 郭沫若 《水平线下·后悔》:“一套湖色的绒衣,还附带着一顶童帽,要十三块五角钱,她又嫌贵了。”

阴云

云层密布,天色阴暗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见人

(1).中人,见证人。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你要借钱,我问你要三箇人,要一箇保人,要一箇见人,要一箇立文书人。”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只是其间委曲,怎生得箇明白的见人可也好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特请亲家到来,做个见人,与我每画个字儿。”

(2).谓与人相见。《红楼梦》第四六回:“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仙家

(1).仙人所住之处。《海内十洲记·元洲》:“ 元洲 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亦多仙家。” 唐 牟融 《天台》诗:“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

(2).指仙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癸卯春,余游 黄山 ,见絶壁之上,刻‘ 江丽田先生 弹琴处’,疑是古之仙家者流。”《老残游记》第九回:“这屏上诗是何人做的?看来只怕是个仙家罢?”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3).旧时迷信,用以称狐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渠畏怖不出,我亦实不忍火攻。苟无大罪,乞仙家捨之。”原注:“里俗呼狐曰仙家。”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玉都

(1).道教称天帝的居所。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六七:“羽化自应无鬼録,玉都长是有仙名。” 唐 李九龄 《上清辞》之五:“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亲授五灵符。”

(2).道教语。指身躯。《黄庭内景经·肺之章》:“闭塞命门保玉都。” 梁丘子 注:“身为玉都,神聚其所,犹都邑也。”

(3).京城。 宋 向子諲 《丑奴儿·宣和辛丑》词:“天教红药来驂乘,桃李先驱,总作花奴,翠拥红遮到玉都。”

海上

(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 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沉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 上海 。犹言 沪 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