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处士

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挽陈处士原文

人间重见太丘贤,月旦评书又独先。

取友直期千古上,贷贫那惜万金捐。

少微星殒光沉浦,华表鹤归秋满天。

子姓多贤公瞑目,百年何用戒平泉。

诗词问答

问:挽陈处士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挽陈处士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挽陈处士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参考注释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月旦评

谓品评人物。典出《后汉书·许劭传》:“初, 劭 与 靖 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题,故 汝南 俗有‘月旦评’焉。” 唐 陆龟蒙 《再抒鄙怀用伸酬谢袭美》诗:“纵有月旦评,未能天下知。” 明 王錂 《春芜记·忤奸》:“心负云霄志,名高月旦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 梁兄 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亦省作“ 月评 ”。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月评依 许劭 ,文体慕 相如 。”

取友

选取朋友;交友。《礼记·学记》:“古之教者……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唐 韩愈 《别知赋》:“余取友於天下,将岁行之两周。” 明 杨柔胜 《玉环记·韦皋延宾》:“小生今年虚度二十七岁,百无一成,徒有怜贫恤寡之心,又有取友亲贤之志。”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万金

(1).极多的钱财。《列子·杨朱》:“ 卫端木叔 者, 子贡 之世也,藉其先貲,家累万金。”《史记·平準书》:“富商大贾……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 三国 魏 曹丕 《又与锺繇书》:“ 宋 之结緑, 楚 之 和 璞,价越万金。”

(2).用以形容贵重或比喻贵重之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 ﹞身中大创十餘,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 唐 杜甫 《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明 方孝孺 《送太学赵孝先<从军诗>序》:“安知万金之非轻,秋毫之非重乎?”

少微

(1).微贱。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

(2).稍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农妇》:“腹少微痛,想孽障欲离身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应酬已毕,少微歇息,吃些东西。”

(1).星座名。共四星,在太微垣西南。《史记·天官书》:“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 张守节 正义:“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南北列:第一星,处士也;第二星,议士也;第三星,博士也;第四星,士大夫也。占以明大黄润,则贤士举;不明,反是;月、五星犯守,处士忧,宰相易也。”按,五,当从《汉书·天文志》作“四”。《晋书·隐逸传·谢敷》:“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

(2).称处士。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况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 唐 牟融 《送沉翔》诗:“清朝尽道无遗逸,当路谁曾访少微。” 清 龚自珍 《夜坐》诗:“塞上似腾奇女气, 江 东久霣少微星。”

华表鹤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於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遂高上冲天。”后以“华表鹤”指久别之人。 唐 司空图 《长亭》诗:“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 明 刘基 《旅兴》诗:“凄凉华表鹤,太息成悲歌。” 清 蒋士铨 《一片石·祭碑》:“剪纸难招华表鹤,煎茶聊献野人芹。”

满天

充满或布满天空,形容数量多

满天星斗

子姓

(1).泛指子孙、后辈。《礼记·丧大记》:“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方。” 郑玄 注:“子姓,谓众子孙也。”《新唐书·吕才传》:“法曰:‘官爵富贵,葬可致也;年寿脩促,子姓蕃衍,葬可招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有 易安室 者,父祖皆出 韩公 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 清 赵翼 《五十初度》诗:“家风岂敢夸 颜 柳 ,或可垂为子姓规。”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準此,是 汉 魏 旧法:谋杀、故杀、贼杀诸科,官未能理者,听其子姓復仇。”

(2).谓子辈;子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 已为大将军后,方盛, 蚡 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 魏其 ,跪起如子姓。”《淮南子·道应训》:“ 秦穆公 谓 伯乐 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对曰:‘……臣之子皆下材也,可告以良马,而不可告以天下之马。’” 高诱 注:“子姓,谓 伯乐 子。”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凡掠良家子姓,悉为贱隶;六畜资财,埽地而尽。”《新唐书·杨慎矜传》:“ 鉷 父与 慎矜 外兄弟也,故与 鉷 狎。及为侍御史,繇 慎矜 所引;后迁中丞,同列, 慎矜 犹以子姓畜之, 鉷 负 林甫 势;滋不平。”

(3).特指孙辈。《仪礼·特牲馈食礼》:“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立于主人之南,西面北上。” 郑玄 注:“言子姓者,子之所生。” 贾公彦 疏:“云子之所生,则孙是也。”

瞑目

闭上眼睛,多指人死时无所牵挂

死不瞑目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平泉

指 平泉庄 。 唐 白居易 《醉游平泉》诗:“ 洛 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 平泉 。” 宋 辛弃疾 《归朝欢·丁卯岁寄题眉山李参政石林》词:“琅玕无数碧。风流不数 平泉 物。” 清 钱谦益 《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 锦峯 云物近 平泉 ,乌榜红栏咽画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