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杂兴原文

北地旱实多,愁旱我其常。

去秋今夏涝,愁涝新试尝。

其常却惯经,新试转难当。

分剂各殊致,聊复言其详。

旱如望远人,既至心怡庆。

未至亟望时,无过忧徬徨。

涝如剥床肤,切近灾堪伤。

未离正剧际,其苦难推忘。

以此例旱涝,厥愁易较量。

浩浩气方来,摐摐声未央。

云师何不仁,旱时惟深藏。

涝时乃乘势,大为吾民殃。

天德本好生,无往不复臧。

百神胥受职,悔祸庶降康。

要之均我咎,调幕无良方。

诗词问答

问:杂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杂兴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五

2. 去声

参考注释

北地

北部地方。《史记·燕召公世家》:“王( 齐湣王 )因令 章子 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 燕 。” 司马贞 索隐:“北地,即 齐 之北边也。”《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 张 韩 将北地, 弓高 宿左右,兵不得下壁,军不得太息,臣窃哀之。” 李善 注:“将北地,谓将兵在 吴 军之北也。”

夏涝

夏季雨水过多。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譬如雨泽,夏涝则秋旱。”

试尝

(1).尝试。《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臣观 吴王 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 宋 王安石 《答王深甫书》之三:“顾私心尚有欲言,未知可否,试尝言之。” 清 马曰璐 《晚菘》诗:“此中有真味,掩卷试尝看。”

(2).考试、考查。《宋史·选举志四》:“ 崇寧 以后,又復 元丰 制,而荫补者须隶国学一年无过罚,乃试銓,若在学试尝再入等,即免试。”

(3).谓先尝一下食品,以了解其味道。《水浒传》第四五回:“和尚道:‘乾爷多时不来,试尝这酒。’” 清 朱之瑜 《与佐藤舍人书》:“前諭糖梅将现在者进上,思之毕竟不稳当,今另製一瓶送上。已与 弘济 面同试尝,眼同封。”

惯经

习惯,惯常所经历的。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偏今宵是怎生,乍别离不惯经。”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归省》:“诸凡那惯经,况战丁,万一摧残事怎撑。”

难当

不易忍受;难以承当

羞愧难当

分剂

(1).调节,调剂。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二》:“盖性即理也,即此气质之理。主持此气,以有其健顺;分剂其气,以品节斯而利其流行。”

(2).犹分际。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下》:“从来节义、勋业、文章,皆得於天而足於己,然其间亦岂能无分剂?”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事物周旋,必有称谓:何者为形,何者为质,何者为义,何者为利。鉴其状态,权其分剂,而名立焉。”

分量。《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復称量。” 章炳麟 《菌说》:“盖曰有养气,无淡气,则人将喝懣以死,而今分剂适合。”

殊致

(1) 不相同;不一致

褒贬殊致

(2) 特异的景致

远人

(1) 疏远的人

(2) 远处的人

至心

最诚挚之心;诚心。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 昭王 筑臺以尊 郭隗 , 隗 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君能至心往求,或冀谐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今且归去习法,如欲见吾,但至心叩石,自当有人应门与你相见。”

过忧

(1).过分地担忧。 宋 曾巩 《救灾议》:“今仓库之积,尚可以用,独安可以过忧将来之不足。”

(2).不必忧虑而忧虑。 宋 朱松 《吉贝》诗:“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

徬徨

1.徘徊。来回行走。《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徬徨於山林之中。”《文选·班固<西都赋>》:“既惩惧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徬,一本作“ 彷 ”。 高步瀛 李 注义疏:“徬徨、彷徨、方皇、房皇并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苏遏》:“一更已后,未寝,出於堂,徬徨而行。”

2.徘徊。心神不宁貌。 明 李东阳 《夜过仲家浅闸》诗:“我时兀坐惊舂撞,揽衣而起心徬徨。” 巴金 《新生》:“我拼命挣扎了许久,急得汗出如浆,心也徬徨无主,好像真正到了死的境地。”

剥床

语出《易·剥》:“剥牀以足,以灭下也。” 陈梦雷 浅述:“侵灭正道,自下而上也。”又:“剥牀以肤,切近灾也。” 陈梦雷 浅述:“阴祸已迫其身也。”后用“剥牀”称残害忠良或迫身之祸。 明 邵璨 《香囊记·赏雪》:“我和你虽隐居无预,恐有剥牀之灾,未免忧葵之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五两鹿皮,或买剥牀之痛。”

切近

非常接近;非常符合

他的比喻很切近

正剧

戏剧的一种类型。兼有悲剧与喜剧的因素,而不受喜剧、悲剧特征的严格约束。以表现严肃的冲突为内容,剧中矛盾复杂,但有时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其理论的首创者 法国 狄德罗 曾称之为“严肃的喜剧”。十九世纪之后,正剧成为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苦难

痛苦和灾难

这场洪水使几百无家可归的人陷入苦难

以此

(1).犹言用这,拿这。《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因谓 武侯 曰:‘试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 刘大白 《小鸟之群》:“如果枷锁镣铐,是一种荣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骄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刚为柔, 朱家 亦以此名闻当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来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学生。”

旱涝

旱灾和涝灾。亦泛指自然灾害。《红楼梦》第五三回:“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如:旱涝保收。

较量

通过比赛或打仗等方式分出双方高低上下

较量功夫

浩浩

(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方来

(1).将来。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 王孙圣 ﹞博学彊识,通於方来之事,可占大王梦。”《后汉书·皇后纪序》:“向使因设外戚之禁,编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来,岂不休哉!”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又驿中言别友人》词:“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2).近来。 唐 韦应物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从邑令饮因以赠之》诗:“车马日萧萧,故不枉我庐;方来从令饮,卧病独如何。”

摐摐

(1).纷错貌。 唐 陆龟蒙 《忆袭美洞庭观步奉和次韵》:“闻君游静境,雅具更摐摐。竹伞遮云径,藤鞋踏蘚矼。”

(2).高耸貌。 宋 苏轼 《登州孙氏万松堂》诗:“万松谁种已摐摐,半岭苍云映此邦。”

(3).象声词。 唐 王建 《霓裳词》之六:“弦索摐摐隔綵云,五更初发一山闻。” 宋 苏轼 《满庭芳》词:“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未央

未已;未尽

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

此恨未央

云师

(1). 黄帝 时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 杜预 注:“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南齐书·百官志赞》:“百官分置,惟皇是职,云师鸟纪,各有其式。”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云师火帝,非无战阵之风; 尧 誓 汤 征,咸用干戈之道。”

(2).云神。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大鹏垂翰,驭风伯而指南溟;天马腾姿,偶云师而集东道。” 清 谭嗣同 《文信国日月星辰砚歌》:“ 丰隆 伐鼓呼列缺,云师狂奔风烈烈。”

(3). 安徽 霍山 所产的一种蚕形小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石蚕》:“按《遁甲开山图》云: 霍山 有云师、雨虎。 荣氏 法云:云师如蚕,长六寸,有毛似兔。”

何不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乘势

趁着势头

天德

天的德性。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天德施,地德化,人德义。”

好生

(1) 多么

这个人好生奇怪

(2) 很,极

好生面熟

(3) 〈方〉∶好好儿地,小心地

好生拿着

无往不复

谓未有往而不返的。谓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而物极必反,亦往往於所备之外,有智出其上者,突起而胜之。无往不復,天之道也。”参见“ 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

谓未有往而不返的。谓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孔颖达 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復也。”

百神

指各种神灵。《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 河 乔岳。”《孟子·万章上》:“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汉书·杜邺传》:“上帝百神收还威怒,禎祥福禄何嫌不报。”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二:“胡为嗜一饱,坐使百神哭。” 清 顾炎武 《恭谒孝陵》诗:“正寝朝羣后,空城走百神。”

受职

接受上级委派的职务。《周礼·春官·宗伯》:“壹命受职。” 贾公彦 疏:“ 郑司农 云‘受职治职事’者,谓始受王之官职,治其所掌之事也。” 唐 元稹 《祭淮渎文》:“百川委输,万灵受职。”《金史·乐志上》:“爰暨百神,於昭受职。”《水浒传》第一二○回:“ 裴宣 自与 杨林 商议了,自回 饮马川 受职求闲去了。”

悔祸

(1).谓撤去所加的灾祸。《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以礼悔祸于 许 ,无寧兹 许公 復奉其社稷。” 杨伯峻 注:“谓天或者依礼撤回加于 许 之祸。”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岂图天未悔祸,丧乱荐臻。” 唐 柳宗元 《逐毕方文》:“ 祝融 悔祸, 回禄 屏气。”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天未悔祸,岁仍大荒。”

(2).后悔造成祸害。《旧唐书·越王係传》:“虽好生息战,每冀其归降;而餘孽昧恩,靡闻于悔祸。”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梁鸣泉计处市马书》:“若二酋能悔祸服罪,自致塞下,亦可侍以不死,不必深治矣。”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一:“那些罪孽深重的人们,丝毫也不知道悔祸呢。”

要之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要而言之;总之

良方

(1) 药效好的处方

(2) 好计划

(3) 好策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