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阮郎归

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代

醉桃源/阮郎归原文

冬衣初染远山青。
双丝云雁绫。
夜寒袖湿欲成冰。
都缘珠泪零。
情黯黯,闷腾腾。
身如秋后蝇。
若教随马逐郎行。
不辞多少程。

诗词问答

问:醉桃源/阮郎归的作者是谁?答:周邦彦
问:醉桃源/阮郎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醉桃源/阮郎归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周邦彦的名句有哪些?答:周邦彦名句大全

周邦彦醉桃源/阮郎归书法欣赏

周邦彦醉桃源/阮郎归书法作品欣赏
醉桃源/阮郎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冬衣

人们在冬天穿的、用来防寒的服装

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云雁

亦作“ 云鴈 ”。1.高空的飞雁。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 唐 王勃 《江曲孤凫赋》:“伤云鴈之婴缴,惧泉鱼之受饵。” 唐 韦应物 《答崔主簿倬》诗:“窈窕云雁没,苍茫河汉横。兰章不可答,冲襟徒自盈。” 宋 魏了翁 《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韵》词:“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

(2).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 宋 张先 《雨中花令·赠胡楚草》词:“近鬢綵鈿云雁细。好客艳、花枝争媚。”原注:“大云雁,小云雁。”

泪零

流泪。 唐 元稹 《莺莺传》:“於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閒宵自处,无不泪零。” 明 徐元 《八义记·孤儿出宫》:“公主免泪零,宽怀放心。”

黯黯

(1).光线昏暗;颜色发黑。 汉 陈琳 《游览》诗之一:“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水黯黯兮莲叶动,山苍苍兮树色红。” 宋 王安石 《望淮口》诗:“白烟弥漫接天涯,黯黯长空一道斜。”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寒梦惊醒,黯黯的烛影,寂寂的风声,车已停住,听着窗外轻轻的一阵一阵雪花簌簌的飞转。”

(2).隐藏不露,不显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上美》:“文称功业黯黯,则未若腐草之有萤也。” 明 归有光 《<戴楚望集>序》:“故黯黯以居,未敢列於当世儒者之林。” 清 戴名世 《再上韩宗伯书》:“ 田有 身在卑贱,有言不信,故不得不黯黯以居,默默以处。”

(3).沮丧忧愁貌。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 江生 魂黯黯, 泉客 泪涔涔。” 清 洪昇 《长生殿·得信》:“黯黯愁难释,绵绵病转成。”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

闷腾腾

形容心中烦闷。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好教俺闷腾腾心头气蛊,忿嗔嗔手拍胸脯,俺担惊受怕的撩虎鬚,救得您泼贱躯几乎。”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三章:“闷腾腾地从 高一功 的床边离开, 李自成 又一次走到半山坡上,在松林中盘桓很久。”

秋后

(1).立秋以后。《魏书·广陵王羽传》:“今始维夏,且待至秋后。” 唐 杜甫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诗:“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唐 皮日休 《怀鹿门县名离合》诗之一:“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閒数晚来鱼。” 唐 罗隐 《寄徐济进士》诗:“霜压 楚 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

(2).指秋收以后。 王安友 《协作》:“现在什么也别说了,等着秋后看产量吧。”

不辞

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

不辞劳苦

多少

(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诗文赏析


这首小令 ,写一个妇女相思情深的衷怀 。首句写衣服的新和美 。“冬衣初染”,表明这衣服是新的。
“远山青”是说衣服的颜色如远山的青色。旧说“赵合德为薄眉 ,号远山黛,乃晴明远山之色也”。又可见这“远山青”色是很美的。
次句着重写衣上的花纹。“双丝”,言此衣质地精致;“云雁”指衣上花纹 。这种精心描绘妇女衣饰的手法 ,在温庭筠词里很常见,如“凤凰相对盘金缕”(《菩萨蛮 》),说衣上的花纹是一对用金线绣成的凤凰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菩萨蛮》),这金雁虽可解释成筝柱或首饰,但也可解释成衣服上绣着一双金碧辉煌的雁 ;至于“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更把这“襦”(短袄)的美写得无以复加了。从温词的“凤凰相对”、“金雁一双”、“双双金鹧鸪”来看,无不寓有物则成双、人则孤凄的内涵。这里周邦彦用的是“云雁”字样,但雁从来不单飞。所不同的是,温词寓意易现,周词寓意颇深,须婉曲才达。
接着“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两句,写伊人在寒冷的深夜里,袖子温了一大片,都要结成冰了,原来是因为泪水不停地流下来。从这两句的语气看,她是直到最后才感觉到“袖湿欲成冰”的。
“清黯黯,闷腾腾”,过片紧承上阕写人的哀伤、凄苦。下面说这位心情愁苦闷闷不乐的人此时是“身如秋后蝇 ”。这个比喻,十分奇特,而由来颇久。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记:“或问张元一曰:“苏(味道)、王(方庆)孰贤?”答曰:“苏九月得霜鹰,王十月被冻蝇 ”⋯⋯得霜鹰俊捷,被冻蝇顽怯。”入诗有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之“默坐念语笑,痴如遇寒蝇 ”、欧阳修《病告中怀子华原父》之“而今痴钝若寒蝇 ”,及以后陆游《杭湖夜归》之“今似窗间十月蝇 ”等,但运用入词 ,宋人似仅见于此 ”“秋后”,天气冷了,最怕冷的蝇,此时软绵绵、懒洋洋,动都不想动,勉强扑到窗前有阳光的地方,也茫然痴呆,似乎再也没有安身立命之所了。可是这个比喻的特具精彩 ,还得和下两句联起来看:“若教随马逐郎行 ,不辞多少程 。”两句活用“蝇附骥尾以致千里”的典故 。惟愿方才的“ 情黯黯,闷腾腾 ”,一扫而去 ,惟愿“随马逐郎行”。身如秋后蝇 ”,妙在语似平铺 ,而含意深婉 。这五个字,是“情黯黯。闷腾腾”的形象描绘,给人以“静”感,同时又是开启下文的钥匙,因句突现,这时的“蝇”如附奔马,完全给人以“动”感了。
这首小词,上片平淡无奇,但下片奇句突现,则词意“纡徐曲折”,人的感情“入微尽致”(陈廷焯评周词语)”此词可证明代谭元春所证:“必一句之灵能回一篇之运 ,一篇之朴能养一句之神 ”(《题简远堂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