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赏花钓鱼诗·其一

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拟赏花钓鱼诗·其一原文

晴云扶日上昭阳,翠辇鸣鞭下建章。

化国楼台天半际,瀛洲殿阁水中央。

鱼游自并龟龙国,花气浑如薝卜香。

拟学华封人作颂,千秋万岁奉君王。

诗词问答

问:拟赏花钓鱼诗·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拟赏花钓鱼诗·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拟赏花钓鱼诗·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参考注释

昭阳

(1).岁时名。十干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淮南子·天文训》:“亥在癸曰昭阳。” 高诱 注:“在癸,言阳气始萌,万物合生,故曰昭阳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岁次昭阳,月在大梁。”

(2). 汉 宫殿名。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三辅黄图·未央宫》:“ 武帝 时,后宫八区,有 昭阳 ……等殿。” 汉 班固 《西都赋》:“ 昭阳 特盛,隆乎 孝成 。” 唐 王昌龄 《长信怨》诗:“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 昭阳 日影来。” 清 叶永年 《燕》诗:“閒向主家谈故事, 昭阳 臺榭已凝尘。”

翠辇

饰有翠羽的帝王车驾。《北史·突厥传》:“ 启人 奉觴上寿,跪伏甚恭。帝大悦,赋诗曰:‘ 鹿塞 鸿旗驻, 龙庭 翠輦回。’” 唐 李贺 《追赋画江潭苑》诗之一:“行云霑翠輦,今日似 襄王 。” 元 虞集 《和马侍御西山口占》:“岧嶢宫殿水西头,春日时闻翠輦游。” 清 洪昇 《长生殿·冥追》:“这不是羽盖飘扬,鸞旌荡漾,翠輦嵯峨!”

鸣鞭

(1) 抖动鞭子出声

鸣鞭走马

(2) 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也叫“静鞭”

建章

见“ 建章宫 ”。

化国

(1).教化施行之国。 宋 苏轼 《郊祀庆成诗》:“化国安新政,孤臣反旧耕。” 明 叶子奇 《草木子·钩玄》:“化国之日舒以长,由其事简也;乱国之日短以促,由其事繁也。”

(2).谓以德教化其国。 南唐 谭峭 《化书·稚子》:“化国者不知为国所化,化天下者不知为天下所化。”

楼台

(1) 〈方〉∶凉台

(2) 较高的台榭,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

近水楼台

天半

高空,如在半天之上

俱秀出天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殿阁

(1).殿堂楼阁。《汉书·王莽传下》:“夏,蝗从东方来,蜚蔽天,至 长安 ,入 未央宫 ,缘殿阁。”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荣光飘殿阁,虚籟合笙竽。”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树木丛阴中,殿阁屹然四五所。”

(2). 宋 代大学士皆带殿阁衔,以崇其资望,如 集贤殿 、 右文殿 之类。 明 清 两代,大学士为内阁长官,仍以殿阁名入衔,如 明 之 中极殿 、 建极殿 、 文华殿 、 武英殿 、 文渊阁 、 东阁 ; 清 之 保和殿 、 文华殿 、 武英殿 、 文渊阁 、 东阁 、 体仁阁 等。故宰执又通称为“殿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顺治 十五年,改内三院为内阁,其大学士俱加殿阁衔。”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统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圆柱矗立在市广场中央

(2) 指国家或党派政治权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自并

谓并力以赴。 宋 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营田之废,六七十年,吏者因循,而民力不能自并,向之渠川,稍稍浅塞,山谷之水,转以入海而无所瀦。”

龟龙

(1).龟和龙。古人以为均是灵物。《礼记·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汉 蔡邕 《郭泰碑》:“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準。”《新唐书·崔仁师传》:“ 液 字 润甫 ,尤工五言诗, 湜 ( 崔湜 )嘆,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龟龙也!’”

(2).比喻杰出人物。

(3).指 汉武帝 时的龟文钱币和龙文钱币。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其后稍去旧币,更行白金龟龙。民多巧新币。币数易而民益疑。”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花气

花的香气。 唐 贾至 《对酒曲》之一:“曲水浮花气,流风散舞衣。” 宋 王安石 《见远亭》诗:“圃畦花气合,田径烧痕斑。” 清 唐孙华 《同年王拙园太史招陪同里诸公饮大定庵花下》诗:“四面屋围花气聚,一庭阴合酒樽凉。”

浑如

非常像;酷似

薝卜

梵语Campaka音译。又译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等。义译为郁金花。 唐 卢纶 《送静居法师》诗:“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卮子》﹝集解﹞引 苏颂 曰:“今南方及 西蜀 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俗説即西域薝卜也。夏秋结实如訶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南人竞种以售利。” 清 赵翼 《哈密瓜》诗:“君不见薝卜分根自 大实 ,茉莉购种从 波斯 。”

拟学

犹仿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此是屋上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封人

(1).古官名。《周礼》地官司徒的属官,掌守帝王社坛及京畿的疆界。《周礼·地官·封人》:“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 春秋 时为典守封疆之官。《左传·隐公元年》:“ 潁考叔 为 潁谷 封人。” 杜预 注:“封人,典封疆者。”

(2).复姓。 汉 有 封人婴 。

千秋万岁

(1).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 金 元好问 《湘夫人咏》:“千秋万岁帝乡远,云来云去空悠悠。” 郭小川 《新路歌》:“我们的事业呵,千秋万岁!”

(2).祝长寿之辞。《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徵於人。” 唐 李峤 《汾阴行》:“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新唐书·礼乐志九》:“臣某等不胜大庆,谨上千秋万岁寿。”

(3).婉言帝王之死。《史记·梁孝王世家褚少孙论》:“上与 梁王 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於王。’王辞谢。”《北史·隋房陵王勇传》:“每思东宫无正嫡,至尊千秋万岁后,遣汝等兄弟向 阿云 儿前再拜问讯,此是几许大苦痛邪!”《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俟主上千秋万岁后,当尽去宦官。”

(4).指千岁鸟、万岁禽,传说中的长寿神鸟。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千岁之鸟,万岁之禽,皆人面而鸟身,寿亦如其名。”《隋书·王劭传》:“时有人於 黄凤泉 浴,得二白石,颇有文理……又有却非及二鸟,其鸟皆人面,则《抱朴子》所谓‘千秋万岁’也。”

(5).见“ 千秋岁引 ”。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