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篇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秋雨篇原文

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
梅生不量仰天问,神官夜梦言语周。
日月是天之两目,忽然生瞖无药瘳。
只知泪滴为赤子,赤子岂悮天公忧。
天公哭{上雨下替}{上雨下替},洒涕落九州。
地只不敢安,泥潦已没头。
乃因从容诘神官,后稷今在帝所不。
从前后稷知稼穑,曾以筋力亲田畴。
曷不告帝且辍泣,九谷正熟容其收。
早时不泣此时泣,忧民欲活反扼喉。
神官发怒髭奋虬,下士小臣安预谋。
恐然惊觉汗交流,树上已听呼雌鸠。

诗词问答

问:秋雨篇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秋雨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秋雨

1、秋雨(autumna rain)夏秋过渡季节或秋冬过渡季节里连阴雨天气的通称。2、秋雨是一部文艺作品的名字,同名作品有长篇小说《秋雨》、电影《秋雨》、文学印象秋雨、散文《秋雨》以及文人名字余秋雨。

一向

(1) 向来;从来

(2) 表示行为、情况从上次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老陈一向好哇!

(3) 过去的某一段时期

你这一向进步不小吧

解休

停止,停息。 宋 杨万里 《和昌英叔久雨》:“积雨今晨也解休,殷勤日脚傍花流。”

犹休息。解,通“ 懈 ”。 汉 王充 《论衡·儒增》:“ 仲舒 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於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

连昏接晨

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穷秋

晚秋;深秋。指农历九月。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一:“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 唐 韩愈 《鸣雁》诗:“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宋 秦观 《浣溪沙》词:“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移帐》:“穷秋纔换小阳春,盻不见梅花信。”

梅生

指 汉 梅福 。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 韩公 沦卖药, 梅生 隐市门。” 唐 李白 《赠瑕丘王少府》诗:“皎皎鸞凤姿,飘飘神仙气。 梅生 亦何事,来作 南昌 尉。”参见“ 梅福 ”。

不量

(1).犹言不嫌弃,看得起。《后汉书·隗嚣传》:“遂共推为上将军。 嚣 辞让不得已,曰:‘诸父众贤不量小子。必能用 嚣 言者,乃敢从命。’”

(2).不自量。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朱文公》:“凡此皆 紫阳 论道之言。 杨 又不详考其全文气脉,而毛摘撼之,多见其不量已。”

仰天

仰面向天

仰天大笑

神官

(1).犹仙官。道教指有爵位的神仙。 唐 韩愈 《记梦》诗:“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云笈七籤》卷二六:“此十洲大丘灵阜皆真仙隩墟神官所治,其餘山川万端并无覩者矣。”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引 宋 张耒 《七夕》诗:“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横作桥。” 宋 范成大 《神弦》诗:“素空逗露晚花泣,神官行水鳞僮湿。”

(2).犹神汉。 欧阳山 《高干大》第一章:“咱们这里,七八十里地寻不出一个医生,请了巫师,神官,花了钱没顶事。”

梦言

说梦话。《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昭侯 闻 堂谿公 之言,自此之后,欲发天下之大事,未尝不独寝,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忽然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赤子

(1) 刚生的婴儿

(2) 人民

天公

(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上雨

及时雨。《公羊传·僖公三年》:“六月,雨。其言六月雨何?上雨而不甚也。”

下替

谓权丧于下,犹云大权旁落。 明 刘基 《春秋明经·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军旅数兴,政权下替,君道之失久矣。”

洒涕

洒泣,挥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听村鷄既唱,洒涕而别。”

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没头

(1).谓刎首。《吕氏春秋·高义》:“﹝ 石渚 ﹞不去斧鑕,没头乎王庭。”没,一本作“ 殁 ”。

(2).犹埋头。谓精神专注。 成仿吾 《牧夫》:“我把你们误解了。我以前嫌你们只没头于你们的研究。” 巴人 《旅广手记·在幼稚园里》:“他现在正没头在他的书店经营上,算盘子的上下是他唯一的哲学。”

没有头绪。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这个正叫做没头公事,便要问时怕也难应心么?”《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从来见説没头事,此事没头真莫猜。”

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后稷

(1). 周 之先祖。相传 姜嫄 践天帝足迹,怀孕生子,因曾弃而不养,故名之为“ 弃 ”。 虞舜 命为农官,教民耕稼,称为“ 后稷 ”。《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 姜嫄 ……载生载育,时维 后稷 。”《韩诗外传》卷二:“夫闢土殖穀者 后稷 也,决江疏河者 禹 也,听狱执中者 皋陶 也。” 唐 韩愈 《原性》:“ 后稷 之生也,其母无灾。”

(2).古代农官名。《国语·周语上》:“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 宋 王安石 《上皇帝 * 》:“人之才德,高下厚薄不同,其所任有宜有不宜。先王知其如此,故知农者以为后稷,知工者以为共工。”

帝所

天帝或天子居住的地方。《史记·赵世家》:“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 南朝 梁 沉约 《三朝雅乐歌·寅雅》:“礼莫违,乐具举;延藩辟,朝帝所。”《新唐书·裴矩传》:“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宸帝所’。” 宋 苏辙 《司马公挽词》:“封章留帝所,德泽在人心。”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彷彿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从前

(1) 往昔,先前

从前香山观有个道士天天讲故事

(2) 曾经,一度

从前和她很熟悉,可是现在忘记了她的名字

稼穑

农事的总称。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士爰稼穑。——《书·洪范》

天下晏然,民务稼穑。——《汉书·高后纪赞》

筋力

(1).犹体力。《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

(2).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如:这种纸有筋力。

筋骨之力。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夫物之相胜,或以觔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母亲也年纪高,觔力乏。”

亲田

亲身从事农业劳动。《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中閒以来,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顷復有猎禁,羣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貲。”

九谷

(1).古代九种主要农作物。九谷名目,相传不一。《周礼·天官·大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 司农 云:‘九穀: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九穀无秫、大麦,而有粱、苽。”《氾胜之书·种穀》:“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未,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穀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九穀:黍、稷、稻、粱、三豆、二麦。”

(2).谷物的总称。 晋 束晳 《补亡诗》之三:“靡田不殖,九穀斯茂。”《新唐书·王仲丘传》:“请因祈穀之坛,徧祭五方帝。五帝者,五行之精,九穀之宗也。”《宋史·职官志五》:“仓二十有五,掌九穀廪藏之事,以给官吏、军兵禄食之用。” 清 钱谦益 《苦雨叹》诗:“未须沮洳愁九穀,且自裛烂悲百草。”

指苑囿中的大小池沼。谷,流水会聚的地方。《文选·张衡<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 薛综 注:“九谷八溪,养鱼池。” 唐 郎余令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华。”

早时

往时。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一:“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盌出人间。”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忧民

谓关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贽 《与焦若侯书》:“但 半山 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术,皆发挥仁字。至於保民、养民、忧民,皆从不忍人之心发出。”

扼喉

卡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部位。《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唐 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要危事》:“臣观其衝要,视其山川,信是 河西 扼喉之地。” 宋 邵雍 《观七国吟》:“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 * 奚足惊?加以 苏 张 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发怒

动怒,生气

她因为最微不足道的事而发怒

下士

(1) 低于中士而高于一等兵的军士

(2) 下士的官职或职位;下士军衔

小臣

(1). 春秋 以后指卑微的小吏。《礼记·礼运》:“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孔颖达 疏:“大臣谓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闭城门大搜扬雄待诏二事芟正文留考异》:“始知荐 雄 者,不特非 王音 ,且亦非 王根 也。然 庄 ( 杨庄 )乃小臣,但能诵之帝前; 根 则执政,既已奇而召为门下史,遂荐之於帝,同时并行,固无不可。”

(2).宫中执役的宦官。《国语·晋语二》:“ 驪姬 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 韦昭 注:“小臣,官名,掌阴事阴命,阉士也。”

(3).臣子在君王前的自称。《书·召诰》:“﹝ 召公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汉书·石显传》:“唯陛下哀怜财幸,以此全活小臣。”

预谋

做坏事之前进行谋划,也指这样的谋划

惊觉

因受到惊动而有所察觉;警觉

妇人惊觉。——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交流

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

国际文化交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