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

作者:许浑 朝代:唐代

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原文

给事为郎日,青溪醉隐衔。
冰池通极浦,雪径绕高岩。
珠玉砂同弃,松筠草共芟。
帝图忧一失,臣节耻三缄。
代有王陵戆,时无靳尚谗。
定应标直笔,宁为发空函。
雾黑连云栈,风狂截海帆。
石梯迎雨润,沙井带潮咸。
蜡屐青筇杖,篮舆白罽衫。
应劳北归梦,山路正巉巉。

诗词问答

问: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的作者是谁?答:许浑
问: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许浑的名句有哪些?答:许浑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37-5

参考注释

给事

(1).处事;办理事务。《国语·周语中》:“恭所以给事也,俭所以足用也……以恭给事则宽於死,以俭足用则远於忧。” 宋 曾巩 《都知制》:“门闈房闥之间,朝夕给事,非谨信忠篤,乌可处斯任哉!”

(2).供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其父 郑季 ,为吏,给事 平阳侯 家。”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而 朝恩 幼子曰 令徽 ,年十四五,始给事於内殿。上以 朝恩 故,遂特赐緑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天聪 已前,钧衡帷幄,悉任懿亲,异姓儒臣,但令给事文馆。”

(3).引申为侍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东坡 读《阿房宫赋》,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 陕 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有四丽人,敛袵鸣璫,给事左右。”

(4).官名。给事中的省称。 唐 韩愈 《答刘正夫书》:“ 愈 於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於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所有以为答也。”《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只有一个 马给事 ,天性絶饮。”

青溪

亦作“ 青谿 ”。 1.碧绿的溪水。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 唐 卢鸿一 《嵩山十志·樾馆》诗:“紫巖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蔦兮千古色。”

(2).古县名。今 浙江省 淳安县 。 北宋 方腊 起义于此。起义失败后,县名改为 淳安 。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八:“ 孙覿 《韩世忠墓誌铭》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腊 起 青溪 ,不旬朝,众万数,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

(3).古水名。指 三国 吴 在 建业城 东南所凿 东渠 。发源于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锺山 西南,流经 南京 市区入 秦淮河 ,曲折达十余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废,今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亦犹 蒋侯 三妺, 青谿 之轨跡可寻;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澜未歇。” 宋 周必大 《记金陵登览》:“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颇堙废。”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华, 王 谢 乌衣 六代夸。”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内。以源出 青山 ,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 沮水 南逕 临沮县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县西 青山 ,山之东有 滥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为名。”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五岳栖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贞遁,寂寞沧海之滨。”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当阳市 。

冰池

结冰的池塘。 唐 韦应物 《除日》诗:“冰池始泮緑,梅楥还飘素。” 唐 白居易 《天寒晚起,引酌咏怀》诗:“叶覆冰池雪满山,日高慵起未开关。寒来更亦无过醉,老后何由可得闲?”

极浦

遥远的水滨。《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王逸 注:“极,远也;浦,水涯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惠连<赠别>》:“停艫望极浦,弭棹阻风雪。” 唐 许浑 《凌歊台送韦秀才》诗:“帆势依依投极浦,鐘声杳杳隔前林。” 清 曹寅 《过燕子矶》诗:“峭帆的的空濛去,极浦回闻十里鐘。”

珠玉

(1) 珠和玉;泛指珠宝

(2) 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3) 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杰,英才

松筠

松树和竹子。《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后因以“松筠”喻节操坚贞。 南朝 齐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日月共为照,松筠俱以贞。”《梁书·元法僧等传论》:“ 侃 则临危不挠, 鸦仁 守义殞命,可谓志等松筠,心均铁石。”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浪迹同生死,无心耻贱贫。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娇鸞 松筠之志虽存,风月之情已动。”

帝图

(1).帝王治国的谋略。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有 宋 函 夏 ,帝图弘远, 高祖 以圣武定鼎,规同造物。”《北齐书·儒林传赞》:“帝图杂霸,儒风未纯。”

(2).引申为帝业。 唐 李白 《大庭库》诗:“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旧唐书·敬晖传》:“属以帝图伊始,务静狴牢,所以久以含容,未能暴诸遐邇。”

(3).指帝王应天命的图箓。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天命至重,历数匪轻,自非德协之才,功济四海,无以入选帝图,允当师锡。”《元史·世祖纪四》:“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

(4).犹帝位。《旧唐书·外戚传·武延基》:“ 则 * 后 临御帝图,明目达聪,躬亲庶绩。”

臣节

人臣的节操。《孔子家语·致思》:“长事 齐 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汉书·路温舒传》:“詔书令公卿选可使 匈奴 者, 温 舒 上书,愿给厮养,暴骨方外,以尽臣节。”《三国志·魏志·田畴传》:“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乱世识忠良。” 明 焦竑 《玉堂丛语·行谊》:“往 西涯公 处 刘瑾 、 张永 之际,不可言臣节矣,士惠其私,犹曲贷而与之,几无是非之心。”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岳王祠联》:“天章褒臣节,想当年竭力致身,忠孝兼全,万古精诚光日月。”

三缄

“三缄其口”的略语。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昔 陈灵 之被矢, 灌氏 之泯族,匪降自天,口实为之。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三缄之戒,岂欺我哉。” 唐 许浑 《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诗:“帝图忧一失,臣节耻三缄。”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闺鉴图说跋》:“子韦布之士,岂知国家大计,宜从此三缄,无自取祸也。”

王陵戆

汉 王陵 助 高祖 平天下,封 安国侯 。为人任气,好直言。 高祖 以为可继任相国,“然 陵 少戇, 陈平 可以助之。” 高祖 死, 吕后 欲王诸 吕 , 陵 直言不可。后怒,迁 陵 太傅, 陵 谢病不朝,七年卒。事见《史记·高祖本纪》、《汉书·王陵传》。后以“王陵戇”谓大臣刚直不阿。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诗:“直似 王陵 戇,非如 宁武 愚。” 唐 许浑 《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诗:“代有 王陵 戇,时无 靳尚 谗。”

直笔

照直客观记录书写

史书应该是直笔的

空函

(1).指没有放入信笺的函封。《晋书·殷浩传》:“后 温 将以 浩 为尚书令,遗书告之, 浩 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 温 意,由是遂絶。”

(2).指内容空泛的短笺。《南史·梁纪上·武帝上》:“ 山阳 惑於众口,判相嫌贰,则行事进退无以自明,是驰两空函定一州矣。”

连云栈

栈道名。在 陕西 汉中 地区,古为 川 陕 之通道。自 凤县 东北 草凉驿 南至 开山驿 ,全长约四百七十里, 明 洪武 二十五年,因故址增修,约为栈阁二千二百七十五间。 战国 时 秦惠王 伐 蜀 所经之栈道, 汉 张良 劝 刘邦 烧绝所过栈道,皆指此。 元 徐再思 《朝天子·常山江行》曲:“远山、近山,一片青无间,逆流泝上乱石滩,险似连云栈。” 明 沉采 《千金记·北追》:“俺指望龙投大海驾天关,谁承望君骑勒马连云栈。”参阅《战国策·秦策三》、《史记·留侯世家》。

风狂

疯狂,发疯。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 苏州 贞元 中,有义师状如风狂。”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焦生见亡妻》:“时已十月,崖下水深处,河道弯曲,有筏数十隻,上有人宿止。筏上人见乘驴欲投崖,谓之风狂。”《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半是风狂半是癲,随身用提篮背剑,货卖云烟。”

石梯

石级;石台阶。 唐 薛能 《凌云寺》诗:“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 唐 温庭筠 《清凉寺》诗:“松飘晚吹摐金鐸,竹荫寒苔上石梯。”《西游补》第十三回:“两个竟像相知,一头笑,一头走,走过一张石梯,忽见临水洞天。”

雨润

(1).语出《易·说卦》:“雨以润之。”后因以“雨润”指雨水。《后汉书·李固传》:“自数年以来,灾怪屡见,比无雨润,而沉阴鬱泱。”

(2).指滋润。 宋 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词:“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3).谓细雨蒙蒙。 金 元好问 《楚山清晓图》诗:“雨润烟浓十二峰,云间合有 楚王 宫。”

沙井

指泉水从沙石中涌出的井。 唐 周贺 《书实上人房》诗:“沙井泉澄疾,秋鐘韵尽迟。” 唐 许浑 《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诗:“石梯迎雨润,沙井带潮咸。” 元 李志常 《西游记》卷上:“又三十里,咸卤地中有一小沙井,因驻程挹水为食。”

蜡屐

(1).以蜡涂木屐。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 阮 ( 阮孚 ),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宋 辛弃疾 《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词:“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摶沙。” 康有为 《苏村卧病写怀》诗:“拟经制礼吾何敢,蜡屐持筹事未分。”

(2).涂蜡的木屐。 唐 刘禹锡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他年君挂朱轓后,蜡屐邛枝伴此行。” 清 钮琇 《觚賸·石言》:“蓬门昼掩,蜡屐生尘,有客过访,寂若无人。” 郁达夫 《辞蓝亭留谢》诗:“杨柳旗亭劳蜡屐,青山红豆羡闲身。”

青筇杖

筇竹制成的手杖。筇竹,出 四川 邛崃山 ,可为手杖。 唐 白居易 《题玉泉寺》诗:“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

篮舆

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晋书·孝友传·孙晷》:“ 富春 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於风波,每行乘篮舆, 晷 躬自扶持。”《宋书·隐逸传·陶潜》:“ 潜 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轝篮舆。” 清 方文 《赠孙子穀》诗:“蹇予脚疾愁归路,直遣篮舆送到家。”

归梦

归乡之梦。 南朝 齐 谢朓 《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望望 荆臺 下,归梦相思夕。” 唐 段成式 逸句:“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八:“心神不定,归梦无聊。”

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巉巉

(1).形容山势峭拔险峻。 唐 张祜 《游天台山》诗:“巉巉割秋碧, 媧女 徒巧补。”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僧了心》:“危层巉巉千仞,吾人骇目动心,疑将压焉。”

(2).指陡峭的山。 宋 梅尧臣 《寄谢师直》诗:“邀我陟巉巉,宿雾方冥冥。”

(3).形容山石突兀重迭。 唐 孙樵 《龙多山录》:“屹石巉巉,别为 东巖 。” 明 袁宏道 《墨畦》:“未至 康陵 里许,山骨巉巉,与古树根相错而出。”

(4).形容面貌瘦削的样子。 宋 陆游 《题传神》诗:“巉巉骨法吾能相,难着 凌烟 剑佩中。”

(5).锋利尖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甲扑地化为虎,牙齿巉巉。” 朱自清 《羊群》:“狼们终于张开血盆般的口,露列着巉巉的牙齿,像多少把钢刀。”

(6).形容词后缀。 元 无名氏 《梧桐叶》楔子:“闷懨懨人间白昼,静巉巉门掩青春。”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三折:“娇滴滴日暖笑花颜,静巉巉人去思花面。” 明 冯惟敏 《雁儿落·题刘伊坡寿域》套曲:“俺则道冷清清养老宫,却原来净巉巉藏贞洞。”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