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原文

公负天下才,用心如用笔。
端劲随意行,曾无一画失。
因看落纸字,大小得疏密。
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
频年值我来,我媿不堪七。
安能事墨研,欲效前人述。
懒性真嵇康,闲坐喜扪虱。
是以持献公,不使物受屈。
果然公爱之,奇踪写名实。
岂惟播今时,当亦传异日。
嗟哉试笔诗,藏不容人乞。

诗词问答

问: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用心

想法;居心

别有用心

用笔

(1).指书画的运笔。《三国志·魏志·刘劭传》“光禄大夫 京兆 韦诞 ” 裴松之 注引《文章叙录》:“ 师宜官 为大字, 邯郸淳 为小字。 梁鵠 谓 淳 得 次仲 法,然 鵠 之用笔尽其势矣。” 唐 李颀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诗:“清言只到卫家儿,用笔能夸 钟太尉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大体 源 及 巨然 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2).指运用写作技巧。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构思,全凭天分。”

端劲

(1).刚正不阿。《新唐书·郑薰传》:“ 薰 端劲,再知礼部举,引寒俊,士类多之。”

(2).指字体端正有力。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苏子美》:“ 景祐 元年仲春, 子美 于 蜀 纹纸上楷写,字极端劲可爱。”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载酒亭》:“此篆端劲古朴,无俗态。”

随意

随着自己的意愿

唱完几曲之后,船上有人跨过来,反拿着帽子收钱,多少随意。——《威尼斯》

看落

预测市场价格下跌。 曹禺 《日出》第二幕:“ 李 :‘您自然是看涨。’ 潘 :‘我买进,难道我会看落?’”

大小

(1) 大小的程度,大与小,大或小

国家不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

(2) 尊卑或长幼

说话没个大小

(3) 大人和小孩

全家大小五口

(4) 物体的大小

计量箱子的大小

疏密

(1) 稀疏与稠密

疏密不匀的排列

(2) 疏远与亲密

不间疏密

(3) 松散与坚密

地有疏密,则不能无差忒。——沈括《梦溪笔谈》

笔工

(1).制笔工人。《说郛》卷七三引 后蜀 潘远 《记文谭》:“ 南朝 有姥善作笔,以胎髮作者尤佳。又有笔工名 铁头 ,能莹管如玉,世莫传其法。” 宋 梅尧臣 《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笔工 诸葛高 ,海内称第一。”

(2).书画工匠。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有笔工善画水,召使画便厅掩障。”

诸葛

——复姓

海内

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海内之地。——《孟子·梁惠王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大乱。——《资治通鉴》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频年

连续几年

频年灾旱

不堪七

谓才能不称。 宋 梅尧臣 《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笔工 诸葛高 ,海内称第一,频年值我来,我媿不堪七。”参见“ 七不堪 ”。

能事

(1) 原指能做到的事,后指擅长的本事

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能干

此人果真能事

墨研

指笔砚文具。 宋 梅尧臣 《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安能事墨研,欲效前人述。”

前人

(1) 以前的人

满意地详细讲述这位诗人与他的前人的不同之处

(2)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性真

(1).性情真率。 唐 陆龟蒙 《添酒中六咏》序:“ 鹿门子 示余《酒中十咏》,物古而词丽,旨高而性真,可谓穷天人之际矣。”

(2).指天真烂漫。 明 张居正 《应制题百子图》诗:“少小看头角,嬉游总性真。”

(3).谓真性。《楞严经》卷三:“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五:“人生太閒则别念窃生,太忙则性真不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天囯天条书》:“天条十款当遵守,切莫鬼迷昧性真。”

闲坐

亦作“闲坐”。闲暇时坐着没事做。《 * 词话》第一回:“话説 西门庆 一日在家闲坐。”

扪虱

(1). 前秦 王猛 少年时很穷苦。 东晋 大将 桓温 兵进 关中 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 桓温 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 秦 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 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 长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 ”,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 桓温 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捫蝨”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捫虱话良图。”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 襄阴 幕, 汉 鼎入 周 室;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捫蝨。” 清 石韫玉 《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捫虱,壮志闻鸡。”

(2).泛指任情自适。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诗:“有时捫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元 揭傒斯 《题牧羊图》诗:“白昼捫蝨眠,清风满高树。”

是以

所以;因此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使物

日常使用的物品。《红楼梦》第八回:“雇了三辆大车,单拉行李使物。”

使者和货物。《史记·南越列传》:“ 高后 时,有司请禁 南越 关市铁器。 佗 曰:‘ 高帝 立我,通使物,今 高后 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絶器物,此必 长沙王 计也。’”

受屈

受委屈。《后汉书·党锢传序》:“彊者以决胜为雄,弱者以诈劣受屈。”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 鲁迅 《而已集·略谈香港》:“他自述曾因受屈,向 英 官申辩, 英 官无话可说了,但他还是输。”

果然

(1) 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虚传

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她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牛郎织女》

(2) 连词,表示假设

那儿果然像你说的那么热,我去时就连毛衣也不用带了。

(3) 饱足的样子

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名实

名称与实际:名实相符|深察名实。

岂惟

见“ 岂唯 ”。

今时

现在;此时。《孟子·公孙丑上》:“今时则易然也。”《史记·魏世家》:“今时 韩 、 魏 ,与始孰彊?”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 西施 漫道浣春纱, 碧玉 今时鬭丽华。”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今时谓之耻且格焉。”

异日

(1) 以后的一天或一段时间

留待异日再议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往日;从前

异日情谊,记忆犹新

嗟哉

叹词。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后汉书·耿弇传论》:“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试笔

(1).谓练习书法。 宋 欧阳修 《试笔》诗:“试笔消长日,躭书遣百忧。”

(2).指练习写文章。《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十五六岁免不得教他试笔做文。” 冰心 《晚晴集·从“五四”到“四五”》:“我觉得反正大家都在试笔,我为什么不把我的试作,拿出去发表呢?”

(3).动笔;开始动笔。 唐 陆龟蒙 《村夜》诗:“开瓶浮螘緑,试笔秋毫劲。” 清 顾汧 《泥金手书五大部佛经跋》之二:“右金书《华严经》全部八十一卷,试笔於壬午闰六月三日,告成於癸未腊月二十四日,距一年半有奇。”

容人

(1) 有意容忍、宽容或宽恕违背传统的社会或道德行为的小事

(2) 对别人采取宽容态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