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

作者:王炎 朝代:宋代

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原文

藕花香里画船横,人静惟闻洗玉声。
四野清平公燕喜,隐然方面有长城。

诗词问答

问: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的作者是谁?答:王炎
问: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炎名句大全

王炎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书法欣赏

王炎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书法作品欣赏
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藕花

荷花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宋· 李清照《漱玉词·如梦令》

画船

装饰华美的游船。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秦淮河 ﹞水满的时候,画船簫鼓,昼夜不絶。”

玉声

(1).佩玉相击的声音。用以节步。《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 孔颖达 疏:“既服,著朝服已竟也,服竟而私习仪容,又观容听己珮鸣,使玉声与行步相中适。”《宋书·乐志二》:“多士盈九位,俯仰观玉声。”《文献通考·乐十》:“故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随弦成,盖若鹤鸣之嘹唳,玉声之清越。”

(2).引申为美妙的声音。 唐 杜牧 《闺情代作》诗:“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簫管玉声微。”

(3).对他人言语的敬称。《战国策·楚策二》:“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 齐 ;而不与,负不义於天下。”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今大夫不辱而身见之,又出玉声以教孤,孤赖先人之赐,敢不奉教乎?”

(4).敬称他人的诗文。 唐 令孤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之作》:“初瞻綺色连霞色,又听金声继玉声。”

四野

四周广阔的原野;也指四面八方

名闻四野

雪后,四野白茫茫的一片

清平

(1).太平。 汉 班固 《两都赋》序:“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 唐 白居易 《赠梦得》诗:“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清 李渔 《玉搔头·闻警》:“他道清平世,忽起狼烽。”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革命与文学》:“世事临到清平的时候,他们或许还可以讴歌一下太平。”

(2).清和平允。《世说新语·品藻》“ 閭丘冲 ,优於 满奋 、 郝隆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冲 清平有鉴识。” 宋 苏轼 《<王定国诗集>叙》:“﹝ 王定国 ﹞以其 岭 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冯古浦 在 西林相公 席上咏牡丹云:‘诗到清平能动主,花虽富贵不骄人。’”

(3).廉洁公正。《后汉书·鲁恭传》:“迁光禄勋,选举清平,京师贵族莫能枉其正。”《隋书·循吏传序》:“吏之清平,失其所欲,虽崇其赏,犹或不为。” 唐 元稹 《连昌宫词》:“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4).平静。 * 《和谢老<泛舟古田水库>原韵》:“湖水清平波浪无,楼船并进路航迂。” 冰心 《寄小读者》七:“我平时写作,喜在人静的时候,船上却处处是公共的地方,舱面阑边,人人可以来到。海景极好,心胸却难得清平。”

公燕

1.亦作"公筵"。

2.公卿高官或官府的宴会。

隐然

隐隐约约的样子

隐然可见

方面

(1) 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具有许多方面的一个问题

(2) 较大的行政区划

受任方面

(3) 方向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后汉书·张衡传》

长城

(1) 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全长6700公里。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之城并延长,始成长城。长城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2) 坚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物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