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作者:王质 朝代:宋代

江城子原文

细风吹起翠田田。
雨和烟。
入梅天。
鲜润繁阴,悄悄转清圆。
十顷蒲萄深贮碧,鸥共鹭,各翩翩。
影摇香度小婵娟。
竹林贤。
总神仙。
滴露飞霜,雪壑注冰泉。
伴了芙蓉城里客,无一事,北窗眠。

诗词问答

问:江城子的作者是谁?答:王质
问:江城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江城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质名句大全

王质江城子书法欣赏

王质江城子书法作品欣赏
江城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细风

微风。 唐 杜甫 《王十五前阁会》诗:“ 楚 岸收新雨,春臺引细风。” 宋 张孝祥 《水龙吟·望九华山作》词:“竹舆晓入 青阳 ,细风凉月天如水。”

田田

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梅天

黄梅天气。 唐 窦常 《北固晚眺》诗:“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宋 杨万里 《风雨》诗:“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懒拂尘。”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三:“穀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参见“ 梅雨 ”。

鲜润

新鲜而润泽。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玉拨》:“ 阳煬帝 朱贵儿 插 崑山 润毛之玉拨,不用兰膏,而髩鬟鲜润。” 清 姚燮 《满庭芳·红兰花吟馆消夏分咏得枇杷》词:“何人工作赋, 汉 林旧树,多半栖鸦,剩金相玉质,鲜润堪夸。” 王统照 《号声》:“每逢雨后的天气,不但谷中的绿色分外鲜润、明洁,就是那水石间的鸣蛙,也努力与高树上的蝉儿作竞争的喧叫。”

繁阴

见“ 繁荫 ”。

悄悄

(1) 寂静;声音低微;不声不响

悄悄离开

(2) 小声地,偷偷地

他悄悄地全跟我说了

清圆

(1).谓声音清亮圆润。 宋 苏辙 《赠杭僧道潜》诗:“赋形已孤洁,发响仍清圆。” 元 杨雯 《宿峡市》诗:“人烟正摇落,楼笛颇清圆。” 明 张居正 《送起居馆讲大宝箴记事》:“又玉音清圆悠远,餘响绕殿。”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那是一对小酒盅似的黄晶晶的铜器,迭在掌中,可互击作响--叮泠有声,清圆而浏亮。”

(2).指清圆之声。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三:“ 道韞 谈锋不落詮,耳根何福受清圆?”

(3).谓文辞清新流畅。 宋 苏轼 《新渡寺席上次韵送叔弼坐皆惊叹》:“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 元 戴表元 《<洪潜甫诗>序》:“邇来百年间, 圣俞 、 鲁直 之学皆厌, 永嘉 叶正则 倡四灵之目,一变而为清圆。”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乔世宁》:“五律有 唐 人格意,清圆宛转,不愧作者。”

(4).美丽的圆形。用以指荷叶、荷花等。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蒲萄

(1).见“ 葡萄 ”。

(2).古代骏马名。

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婵娟

(1) 姿态美好

不醉莫言还,请看枝间。已飘零一片减婵娟。——《 * 》

(2) 美女

绮窗罗幕锁婵娟

(3) 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竹林贤

晋 孙绰 撰《僧史》,以七人配德 三国 魏 嵇康 、 阮籍 等竹林七贤,号竹林七僧,后以“竹林贤”泛指幽居寺庙的僧人。 唐 皎然 《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 明 何景明 《怀叶时华》诗:“客皆莲社友,人是竹林贤。” 陈去病 《酬钝根醴陵山中》诗:“小别几同龙汉刦,幽居奚啻竹林贤。”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飞霜

(1).降霜。 晋 张协 《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於 燕 地。” 李善 注:“《淮南子》曰: 邹行 尽忠於 燕惠王 , 惠王 信譖而繫之, 邹子 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后因用以指冤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 吴梅 《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之五:“西曹铸就飞霜狱,十二金牛挽不来。”

(2).犹飞白。 唐 王昌龄 《箜篌引》:“摇笔飞霜如夺鉤,鬼神不得知其由。”参见“ 飞白 ”。

(3).犹清新。 前蜀 杜光庭 《醮泸州安乐山词》:“虽申降福之仪,几闕飞霜之韵。”

冰泉

(1).冰渊。 唐 代避 李渊 讳,以“泉”代渊。 唐 白居易 《杭州刺史谢上表》:“忝非土木,如履冰泉。合当鼎鑊之诛,尚忝藩宣之寄。”

(2).清泉。常用其声形容琴声。 唐 元稹 《五弦弹》诗:“风入春松正凌乱,鶯含晓舌怜娇妙。呜呜暗溜咽冰泉,杀杀霜刀涩寒鞘。” 前蜀 韦庄 《听赵秀才弹琴》诗:“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芙蓉城

(1).今 四川省 成都市 的别名。 后蜀 孟昶 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以得名。简称 蓉城 。见 宋 张唐英 《蜀檮杌》卷下。 南唐 李煜 《感怀》诗:“空有当年旧烟月, 芙蓉城 上哭蛾眉。”

(2).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曼卿 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 芙蓉城 。” 宋 苏轼 《芙蓉城》诗序:“世传 王迥 字 子高 ,与仙人 周瑶英 游 芙蓉城 。 元丰 元年三月,余始识 子高 ,问之信然,乃作此诗。”

一事

(1).一件事。《淮南子·缪称训》:“察於一事,通於一伎者,中人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纲纪总摄,法令明备,郡县不得以一事自专也。” 清 郑燮 《赠博也上人书》诗:“独有老僧无一事,水禽沙鸟听关关。”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同一件事;同一类事。《公羊传·僖公元年》:“此一事也,曷为復言 齐 师、 宋 师、 曹 师?不復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后汉书·桓谭传》:“又见法令决事,轻重不齐,或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姦吏得因缘为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欢悦;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凄凉。一座两情,两情一事,此其针线之最密者。”

(3).专一其事。《管子·心术下》:“一事能变曰智。” 尹知章 注:“能专一其事,能变而动之谓智也。”

(4).服役一次。《汉书·贾捐之传》:“ 孝文皇帝 閔中国未安,偃武行文,则断狱数百,民赋四十,丁男三事而一事。”

(5).方言。业务或组织上有关系的。如:这家药铺和 北京 同仁堂 药铺是一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