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

作者:韩维 朝代:宋代

和微之原文

早接忠贤论,常钦古学风。
何期华发后,更得绿樽同。
远水秋光外,高亭夕照中。
芡盘凋晚翠,菊艳夺春红。
歌放聊娱老,谈精本代工。
欢余笑张翰,迢递想江东。

诗词问答

问:和微之的作者是谁?答:韩维
问:和微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韩维的名句有哪些?答:韩维名句大全

韩维和微之书法欣赏

韩维和微之书法作品欣赏
和微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忠贤

(1).忠诚贤明。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夫忠贤之臣,导主志,承君惠,攄盛德而化洪,天下安澜,比屋可封。”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忠贤望士,谓之党人,囚捕诛锄,天下嗟嗷。”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故忠贤才识之士,谓之寳臣。”

(2).忠诚贤明的人。《汉书·元后传》:“ 凤 不可久令典事,宜退使就第,选忠贤以代之。”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任忠贤,则享天下之福;任不肖,则受天下之祸。” 清 陈天华 《警世钟》:“维新变法,破除 满 汉 的意见,一切奸臣,尽行革去;一切忠贤,尽行登用。”

古学

(1).研究古文经、古文字之学。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序》:“是以治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 徐彦 疏:“《左氏》先著竹帛,故 汉 时谓之古学;《公羊》 汉 世乃兴,故谓之今学。” 汉 许冲 《上<说文解字>书》:“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 ,本从 逵 受古学。” 段玉裁 注:“古学者,《古文尚书》、《诗毛氏》、《春秋左氏传》及《仓頡古文》、《史籀大篆》之学也。”《后汉书·郑玄传》:“中兴之后, 范升 、 陈元 、 李育 、 贾逵 之徒争论古今学,后 马融 答 北地 太守 刘瓌 及 玄 答 何休 ,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明 杨慎 《谭苑醍醐·庄子解》:“《庄子》为书……士无古学,不足以知之。”后泛指研究古代文化学术。 胡适 《<国学丛刊>发刊宣言》:“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完了。”

(2).科举功令文字如策论、律赋、经义、八股文、试帖诗以外的经史学问,称古学。 宋 李幼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六:“﹝ 吕希哲 ﹞从 王安石 学。 安石 以为:凡士未官而事科举者,为贫也;有官矣,而復事科举,是侥倖富贵利达,学者不由也。公闻之,遽弃科举,一意古学。”《儒林外史》第四六回:“ 唐二棒椎 道:‘ 老华 ,我正有件事要来请教你这通古学的。’ 虞华轩 道:‘我通甚么古学,你拿这话来笑我。’”

何期

犹言岂料。表示没有想到。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凡庸 * ,少乐 * ,幸藉缘会,得在山宅,何期真圣,曲垂启降。” 明太祖 《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何期祸生於有隙,致使不安。”《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千里独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华发

斑白的头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秋光

(1).秋日的阳光。 唐 李商隐 《商於》诗:“ 商於 朝雨霽,归路有秋光。” 清 刘大櫆 《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 岷江 以涤也。”

(2).秋日的风光景色。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唐 司空图 《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艷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明 杨慎 《赋得千山红树图送杨茂之》:“画作千山红树图,行色秋光两瀟洒。”

夕照

傍晚的阳光

晚翠

(1).谓植物经冬而苍翠不变。 南朝 梁 周兴嗣 《千字文》:“竹橘晚翠,蜂蝶争骄。” 宋 范质 《诫儿侄八百字》诗:“迟迟涧畔松,鬱鬱含晚翠。”

(2).日暮时苍翠的景色。 唐 高蟾 《金陵晚眺》诗:“曾伴浮云归晚翠,旋陪落日泛秋声。” 前蜀 韦庄 《春云》诗:“春云春水两溶溶,倚郭楼臺晚翠浓。”

春红

(1).春天的花朵。 唐 李白 《怨歌行》:“十五入 汉 宫,花颜笑春红。” 宋 苏轼 《眉子石砚歌赠胡誾》:“小窗虚幌相嫵媚,令君晓梦生春红。”

(2).指落花。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洞口春红飞簌簌,仙子含愁眉黛緑。” 清 丘逢甲 《梦中》诗:“十二阑干摇海緑,八千子弟化春红。”

娱老

(1).欢度晚年。《汉书·叙传下》:“ 疏 克有终,散金娱老。” 晋 陆机 《叹逝赋》:“解心累於末迹,聊优游以娱老。” 宋 叶适 《祭翁常之文》:“犹莫色之憔悴,不带索以娱老。” 沙汀 《淘金记》十六:“ 二大爷 娱老的方法,是扯纸牌和坐功。”

(2).指 汉 疏广 、 疏受 告老归乡,散金设宴款待故旧,欢度晚年事。参阅《汉书·疏广传》。《文选·任昉<为范尚公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禄微赐金,而懽同娱老。” 李善 注:“赐金、娱老,谓 疏广 也。”

精本

校印精善的书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石仓十二代诗选》:“义例难通,而雕鐫完好,刷印清楚,自是 闽 中初搨精本。” 萧穆 《与缪荃孙书》:“然鄙人所欲贡者, 盛氏 所刊诸书,均为传世精本,其实出先生之手。”

代工

《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孔颖达 疏:“天不自治,立君乃治之;君不独治,为臣以佐之。”谓人臣辅佐君王,以代行天之使命。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伊人感代工,聿来扶兴王,婉婉幙中画,辉辉天业昌。”

余笑

指微笑。 南朝 梁 何逊 《苑中见美人》诗:“团扇承落花,復持掩餘笑。”

迢递

亦作“ 迢遰 ”。亦作“ 迢逓 ”。亦作“ 迢递 ”。1.遥远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指 苍梧 之迢递,临迴江之威夷。”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遰。” 唐 欧阳詹 《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诗:“明晨首乡路,迢逓孤飞翼。”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二折:“怎熬的程途迢递,更和那风雨瀟疎。” 明 何景明 《辰溪县》诗:“蛮音闻渐异,迢递动乡愁。” 清 孙枝蔚 《坐逆风船同赵天醉作》诗:“水程迢逓日将晡,风伯颠狂雨又俱。”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三:“三步復五步,京市亦迢遰。” 王统照 《牧羊儿》诗:“故乡迢递。”

(2).指思虑悠远。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詗约》:“当此春景融和,不奈乡心迢递。”《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望上林何日得双栖,心迢递。”

(3).高峻貌。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三:“迢递 槐江岭 ,是为 玄圃 丘。” 南朝 齐 谢朓 《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 南朝 梁 王锡 《宿山寺赋》:“延层轩之迢逓,属广廡之踟蹰。” 宋 司马光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之》:“山椒迢遰峻无极,行挽枯藤蹋危石。” 苏曼殊 《无题》诗之二:“寄语 * 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4).曲折貌。《陈书·江总传》:“喜园迢遰,乐树扶疎。” 元 杨载 《诗法家数·七言古诗》:“七言古诗,要铺敍,要有开合,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鏗鏘,忌庸俗软腐。”

(5).婉转貌。 宋 丘崈 《夜行船·越上作》词:“恣乐追凉日暮,簫鼓月明人去,犹有清歌迢逓,声在芰荷深处。”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携琴,一人奏繁华令相和,风雷疾转,泉漏铿锵……最动人处却在抑扬迢递间写得人心弦上的言语。”

(6).连绵不绝貌。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逓,翠华葳蕤。” 唐 杨巨源 《送绛州卢使君》诗:“朱栏迢递因高胜,粉堞清明欲下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山围草木翠烟平,迢遰新城接旧城。”

(7).时间久长貌。 唐 韦应物 《春宵燕万年吉少府南馆》诗:“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 唐 元稹 《古决绝词》之三:“一去又一年,一年何可彻。有此迢递期,不如死生别!”

见“ 迢递 ”。

江东

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

避乱江东。——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起兵江东。

割据江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