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博罗河屯四十八旗诸蒙古王等来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天恩歌有岁,祖泽赖无穷。

巡狩三秋日,趋承万里风。

欢声毳帐合,佳气幔城通。

来享同遐迩,咸宾混外中。

诚输陈厥篚,燕赐咏敦弓。

永念覃敷庆,怀柔倍惕衷。

诗词问答

问:《至博罗河屯四十八旗诸蒙古王等来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六

参考注释

天恩

(1).指帝王的恩惠。《后汉书·班超传》:“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蒙圣主天恩高旷。”《红楼梦》第五三回:“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

(2).泛指极大的恩德。《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李氏 道:‘多谢老爷天恩。’”

祖泽

(1).祖辈手泽。用指先人遗物。 清 周棨 《重刊<七修类稿>序》:“余家敝篋,悉先大父殿撰留貽,插架无多,皆霑祖泽。”

(2).指祖先的恩泽。 清 曾国藩 《日记·省克》:“观近年忝丁之渐多,子弟之向学,或者祖泽尚厚,方兴未艾,且喜且惴惴也!”

(3).地名。 春秋 战国 时为 燕 地。《太平广记》卷一一九引 北齐 颜之推 《还冤记·燕臣庄子仪》:“明年, 简公 将祀於 祖泽 。 燕 之有 祖泽 ,犹 宋 之有 桑林 ,国之大祀也。”

无穷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乐亦无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受享无穷。——清· 黄宗羲《原君》

传之无穷。

后患无穷

无穷的悔恨

巡狩

见“ 巡守 ”。

秋日

(1).秋天。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嘆。” 晋 潘岳 《秋兴赋》:“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唐 王维 《出塞作》诗:“暮云空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鵰。”

(2).秋天的太阳。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春风夕来,秋日晨映,独酌南轩,拥琴孤听。” 南朝 梁 江淹 《望荆山》诗:“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唐 杜甫 《雨》诗之一:“秋日新霑影,寒江旧落声。”

(3).秋季的白昼。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六:“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

趋承

亦作“趍承”。1.指就教,接受教益。 宋 王安石 《谢林中舍启》:“顾惟幸会之多,曾是趍承之晚。” 宋 曾巩 《与刘沆龙图启》:“未卜趋承,更增慕恋。” 清 赵翼 《谒补山制府奉呈》诗:“趋承能不心倾尽,半为勋高半谊敦。”

(2).侍奉;侍候。 明 张居正 《元日望阙》诗:“北闕朝元忆往年,趋承长在日华边。”《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初日还强勉趋承,以后打熬不过,半眠半起。”《清史稿·世祖纪二》:“隆恩罔极,高厚莫酬,朝夕趋承,冀尽孝养。”

(3).趋附奉承。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迨至 政 宣 间,一时权倖皆自此进,气燄赫然,都总管反趋承之不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同父 挥金如土,毫无恡澁。妓家见他如此,百倍趋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你想,督办要娶姨太太,那一个不趋承巴结?”

(4).引申为迎合。 李大钊 《真理之权威》:“吾为爱真理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欢声

欢心地发出呼声

毳帐

游牧民族所居毡帐。《新唐书·吐蕃传上》:“有城郭庐舍不肯处,联毳帐以居,号大拂庐,容数百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蔡见庵宪使》:“数日后,仍送 蔡 入城,则虏妇已荐寝於毳帐数夕矣。” 明 徐复祚 《红梨记·路叙》:“他那里泣青山,投毳帐,做了他乡鬼。” 清 周亮工 《初闻徙信寄白门罗星子》诗:“柴车毳帐拥风霾,区脱天高孰与偕?”

佳气

(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汉 班固 《 * 通·封禅》:“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 唐 李白 《明堂赋》:“含佳气之青葱,吐祥烟之鬱嵂。”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 秦皇 空此瘞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远望宫殿嵯峨,满山翠柏,丽日阳春,佳气腾腾。”

(2).泛指美好的风光。 唐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气多。”

(3).清雅的气味。 唐 杜甫 《枯楠》诗:“涷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幔城

张帷幔围绕如城,故称“幔城”。 南朝 梁 庾肩吾 《应令》诗:“别筵开帐殿,离舟卷幔城。” 唐 顾况 《杂曲歌辞·乐府》:“细草承雕輦,繁花入幔城。”《宋史·王吉甫传》:“南郊起幔城,役卒急於毕事。”

来享

(1).亦作“ 来饗 ”。谓鬼神前来接受祭祀,歆享供品。《诗·商颂·烈祖》:“来假来饗,降福无疆。” 郑玄 笺:“享,谓献酒使神享之也。”一本作“ 来享 ”。《文选·张衡<东京赋>》:“灵祖皇考,来顾来饗。” 薛综 注:“言先帝之神,顾愍子孙,享其食也。”

(2).谓远方诸侯前来进献贡物。《诗·商颂·殷武》:“莫不敢来享,莫不敢来王。” 郑玄 笺:“享,献也。”《晋书·文帝纪》:“九服之外,絶域之氓,旷世所希至者,咸浮海来享。”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修文德以服远人,来享来王著其效。”

遐迩

远近

燕赐

宴饮赏赐。《诗·小雅·六月》“ 吉甫 燕喜,既多受祉” 唐 孔颖达 疏:“我 吉甫 之行,日月长久矣,故今王饮之酒,进其宿,在家诸同志之友与俱饮,以尽其欢。又加之以炰鳖膾鲤珍美之饌,燕赐厚矣。” 宋 曾巩 《福州拟贡荔枝状》:“其领于有司,备燕赐之用者,自如故事。”

敦弓

雕饰之弓。为古代帝王所专用。《诗·大雅·行苇》:“敦弓既坚,四鍭既钧。” 毛 传:“敦弓,画弓也。天子敦弓。” 孔颖达 疏:“敦与彫,古今之异。彫是画饰之义,故云:‘敦弓,画弓也。’”

永念

念念不忘。《书·大诰》:“予永念曰:‘天维丧 殷 ,若穡夫,予曷敢不终朕亩。’”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勋高当年,而茅土弗及。抚事永念,胡寧可昧。” 明 何景明 《青石崖栈》诗:“慎尔千金驱,永念垂堂语。”

覃敷

广布。 清 蒋士铨 《桂林霜·议恤》:“推恩赏功,弃瑕録用,圣朝膏泽覃敷,不遗微末如此。” 清 查慎行 《拟玉泉山大阅二十韵》:“武功虽再纘,文德久覃敷。”

怀柔

用政治上笼络的手段使之归附

怀柔百神。——《诗·周颂·时迈》

怀柔百越。——《三国志·吴主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