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冬望日登四顾坡

作者:程珌 朝代:宋代

促冬望日登四顾坡原文

往哲有清言,晋人未为达。
此身皆假合,既散安用鍤。
大音不在弦,琴亦安所设。
当时逃酒徒,往往畏侵及。
豁哉桴海时,风涛任兴息。

诗词问答

问:促冬望日登四顾坡的作者是谁?答:程珌
问:促冬望日登四顾坡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珌的名句有哪些?答:程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往哲

先哲;前贤。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 明 文徵明 《游幻住庵》诗:“兴怀往哲悲陈迹,每列空门损世情。”《诗刊》1978年第1期:“不师往哲学奸邪,妄詆先贤皆败类。”

有清

指 清 代。有,词头。《清史稿·礼志十二》:“有 清家 法,不立储贰。”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有 清二 百年间民德之变迁,在 朱 学时代有伪善者,犹知行恶之为可耻也,在 汉 学时代并伪焉者而无之,则以行恶为无可耻也。”

假合

(1).聊为凑合。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欢旧难假合,风土岂虚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余考释氏之言,未为佳证,《穆天子》、《竹书》及《山海经》皆埋緼岁久,编韦稀絶,书策落次,难以缉缀,后人假合,多差远意。”

(2).佛教语。谓一切事物均由众缘和合而成,暂时聚合,终必离散。 唐 李白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王琦 注:“释家以此身为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

大音

《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希声,无声。意谓至大之音则不辨宫商,犹如无声。后以“大音”指美妙的乐音。 唐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诗:“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明 刘基 《美女篇》诗:“大音世罕识,日暮空盘桓。”

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安所

(1).安居,安定地生活。《史记·秦始皇本纪》:“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 汉 焦赣 《易林·随之贲》:“ 大姒 夏禹 ,经启九道,各有攸家,民得安所。”

(2).何处。《史记·循吏列传》:“欲令农士工女安所讎其货乎?”《汉书·尹赏传》:“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逃酒

谓逃避饮酒,离席先去。 宋 苏轼 《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此诗复次前韵》:“敢因逃酒去,端为和诗留。” 清 丘逢甲 《秋怀再迭前韵》:“逃酒未应衰凤德,读书谁信 卧龙 才。”

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风涛

(1).风浪。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 唐 杜甫 《曲江三章章五句》诗:“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何其芳 《树阴下的默想》:“但我却甘愿冒着风涛,带着渴望,独自在无涯的海上航行。”

(2).比喻艰险的遭遇。 唐 项斯 《欲别》诗:“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 元 刘因 《人情》诗:“人情云雨 九疑山 ,世路风涛 八节滩 。” 明 唐顺之 《与杨虞坡司马书》:“风涛兵戈倥偬中,因差人入京谢恩。”

(3).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鲁迅 《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风涛怒吼起来,刷洗山河的时候,这才能脱出这沉滞猥劣和腐烂的运命。”《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过去一年里,亿万 中国 人民经受了一生中最大最复杂的感情的风涛。”

任兴

尽兴。 唐 权德舆 《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之二:“任兴不知行近远,更怜微月照鸣榔。” 唐 李群玉 《寄张祜》诗:“ 越 水 吴 山任兴行,五湖云月挂高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