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大学士高晋总河李宏等奏报黄河水势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南河居下游,其险倍豫省。

昨闻涨水增,廑望常引领。

朝来接报章,手战不敢省。

见云各工平,怵然心始定。

毛城峰山闸,宣泄势犹猛。

无已权轻重,王营减溟涬。

两岸谨修防,子堰筑堤顶。

坐蛰及渗漫,随宜补里戗。

赖值异涨消,无事获宁静。

洪湖亦渐长,抵黄力期并。

其清河安东,潦或成灾眚。

一体善抚恤,弗致民饥窘。

览慰南顾忧,敬哉敢自幸。

诗词问答

问:《两江总督大学士高晋总河李宏等奏报黄河水势渐消各工平稳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一百

2. 叶

参考注释

南河

(1).古代称 黄河 自今 潼关 以下由西向东流的一段为 南河 。《书·禹贡》:“浮于 江 沱 潜 汉 ,逾于 洛 ,至于 南河 。”《史记·五帝纪》:“ 舜 让辟 丹朱 於 南河 之南。” 张守节 正义:“ 河 在 尧 都之南,故曰 南河 。《禹贡》‘至于 南河 是也。’” 唐 张说 《喜度岭》诗:“ 东汉 兴 唐 历, 南河 復 禹 谋。”

(2). 清 以前 黄河 自今 内蒙古 巴彦高勒镇 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南支即今 黄河 正流,当时为支流,称为 南河 。参见“ 北河 ”。

(3). 清 雍正 七年(1729年)改河道总督为 江南 河道总督,掌管防治 江南 (今 江苏 、 安徽 两省)境内的 黄河 、 运河 、 洪泽湖 、 海口 等。时称总督为 南河 总督,所管理诸河为 南河 。参见“ 北河 ”、“ 东河 ”。

(4).星名。属井宿,共三星。《晋书·天文志》:“南河、北河各三星,夹东井。”参见“ 北河 ”。

下游

(1) 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亦指下游附近的地区

(2) 比喻落后的地位

涨水

水位上涨

几天暴雨,小河开始涨水

引领

伸直脖子 ,形容殷切期待的样子

如有不嗜 * 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梁惠王》

武王设朝,士民皆喜;依圣治事,民皆引领。——《武王伐纣平话》

朝来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报章

报纸的总称

报章杂志

手战

(1).徒手搏斗。《淮南子·修务训》:“为此弃干将、鏌邪而以手战,则悖矣。”

(2).谓短兵相接。《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迷吾 乃伏兵三百人,夜突 育 营,营中惊坏散走。 育 下马手战,杀十餘人而死。”

(3).亲身作战。 汉 王充 《论衡·定贤》:“羣臣手战,其犹狗也; 萧何 持重,其犹人也。”

(4).击剑。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

(5).手颤抖。 唐 杜甫 《元日示宗武》诗:“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湖南起义清方档案》:“ 祖燕 孑身远来,两目昏花,手战不能书缮,又乏代书,字迹芜率。”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怵然

害怕的样子

怵然惊心

宣泄

(1) 当众发泄以引起注意

他对愿意听的人宣泄了他的愤怒

(2) 使积水流出去

低洼地区由于雨水无法宣泄,往往造成内涝

无已

(1) 没有休止;不止

诛求无已

(2) 不得已

轻重

(1) 重量的大小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这两只箱子轻重不一样

(2) 情况严重程度的深浅,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轻重缓急,不能一把抓

(3) 恰当或合适的性质或状态;适当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说话不知轻重

(4) 意义的大小

轻重固何如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溟涬

(1).天地未形成前,自然之气混混沌沌的样子。 汉 张衡 《灵宪》:“太素之前,幽清玄浄,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灵,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涬。”《太平御览》卷一引《三五历纪》:“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溟涬始牙,濛鸿滋萌,岁在摄提,元气肇始。”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大道宗虚无,至真合溟涬。”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微茫一线走絶壁,谁凿溟涬开鸿濛。”

(2).泛指自然之气。 唐 皮日休 《反招魂》:“承溟涬之命兮,付余才而辅君。” 明 张羽 《金川门》诗:“江光合海气,溟涬神攸存。”

(3).水势无边际貌。《淮南子·本经训》:“ 舜 之时, 共工 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龙门 未开, 吕梁 未发, 江 淮 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 高诱 注:“溟涬,无畔岸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李铁笛》:“溟涬浪中求白云, 崑崙山 里採琼枝。” 明 刘基 《壬辰岁八月自台州之永嘉度苍岭》诗:“瀑泉流其中,豃若洩溟涬。”

(4).谓不着边际。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疾》:“文学守死溟涬之语,而终不移。”

(5).尊敬推崇。《庄子·天地》:“若然者,岂兄 尧 舜 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 郭象 注:“溟涬,甚贵之谓也。不肯多谢 尧 舜 而推之为兄也。” 宋 范成大 《假十二峰》诗:“何以假为非确论,直疑溟涬弟 高唐 。”

两岸

水流两旁的陆地。《宋书·刘钟传》:“ 循 先留别帅 范崇民 以精兵高舰据 南陵 ,夹屯两岸。”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茅盾 《子夜》一:“现在沿这 苏州河 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

谨修

(1).谓敬慎修习、守持。《礼记·曲礼下》:“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脩其法而审行之。”《韩非子·扬权》:“谨脩所事,待命於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 明 章懋 《方母贞节传》:“其教子 廷仪 ,则崇俭朴,去华靡,谨修乡行,不为市道。”

(2).敬谨撰写。 宋 毕仲游 《贺门下相公启》:“谨修前啟通贺,兼布悰诚万一。”

筑堤

修筑或加固河堤或海堤

随宜

(1).犹随即。《后汉书·质帝纪》:“今遣使者案行,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卹,以慰孤魂。”

(2).便宜行事。谓根据情况怎么办好便怎么办。《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其民间小事,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 * ,下以顺百姓之心。”

(3).随意,不经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武烈太子 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 王利器 集解:“‘随宜’,即《歷代名画记》所言‘随意’。”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四十韵》:“几案随宜设,诗书逐便拈。”

(4).等闲,平平常常。《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园人叉手具分披:‘园主富贵不随宜,现是东宫皇太子,每日来往自看之。’” 蒋礼鸿 通释:“这里应解释作等闲,‘不随宜’意即非同小可。”

(5).随便,马马虎虎。 宋 梅尧臣 《送薛氏妇归绛州》诗:“随宜具奩箱,不陋復不鄙。” 宋 陈师道 《放歌行》之二:“説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6).到处都适宜,无处不宜。 元 牟巘 《溪边钓船》诗:“莫出前溪去,随宜下钓钩。”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宁静

平静;安静;清静寡欲,不慕荣利

洪湖

中国湖北省南部的大湖,面积 437 平方公里

清河

指陆云,他曾做过清河内史

正见清河。——《世说新语·自新》

清河曰。

灾眚

灾殃,祸患。《易·复》:“上六,迷復,凶,有灾眚。” 孔颖达 疏:“‘有灾眚’者,闇於復道,必无福庆,唯有灾眚。”《后汉书·郎顗传》:“以此消伏灾眚,兴致升平。”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梦神》:“罹灾眚,嘆三年,把身拘坎穽。”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三:“使无水旱沴癘兵戈及诸灾眚,不数十年,本国之物产必不能支。”

一体

(1) 有机的整体

融成一体

(2) 有机地结合或联结起来的整体

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胡越为一体。——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抚恤

对因战或因公致伤、致残和牺牲以及病故人员的家属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抚

饥窘

飢饿困窘。《魏书·逸士传·冯亮》:“时连日骤雪,穷山荒涧,鸟兽飢窘,僵尸山野。”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妾虽迫於飢窘,不敢妄有干求。”

飢饿困窘。饥,通“ 飢 ”。《旧五代史·晋书·范延光传》:“及经岁受困,城中饥窘。”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天宝 六载,召试至 长安 ,报罢之后,则日益饥窘。观其诗可知也。”

顾忧

担忧,操心。《管子·形势》:“譕臣者可以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 尹知章 注:“顾忧,谓忠事勤臣道。” 戴望 校正:“圣人择言必顾其累,择行必顾其忧,故曰,顾忧者可与致道。” 宋 苏轼 《抚问知河南府张璪知永兴军韩缜口宣》:“卿輟自庙堂,出为师帅。劳於绥御,宽我顾忧。”

敢自

(1).方言。敢情。自然;当然。如:你肯去一趟,那敢自好!2.方言。敢情。犹原来。如:屋里敢自还有一位客人呢,我才知道。

标签:黄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