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兴

作者:释智圆 朝代:宋代

寓兴原文

郑声淫复荡,鲁受齐人归。
古乐和且正,翻使文侯睡。
佞言耳乐闻,直道心翻忌。
唯知任所好,何曾顾颠坠。
古乐与郑声,邪正宜留意。

诗词问答

问:寓兴的作者是谁?答:释智圆
问:寓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圆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圆名句大全

释智圆寓兴书法欣赏

释智圆寓兴书法作品欣赏
寓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郑声

(1).原指 春秋 战国 时 郑国 的音乐。因与 孔子 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 郑 声,远佞人。 郑 声淫,佞人殆。” 刘宝楠 正义:“《五经异义·鲁论》説 郑国 之俗,有 溱 、 洧 之水,男女聚会,謳歌相感,故云 郑 声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韶》响难追, 郑 声易启。” 明 杨慎 《升庵经说·淫声》:“ 郑 声淫者, 郑国 作乐之声过於淫,非谓 郑 诗皆淫也。”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此《关雎》所以不作也,此 郑 声所以盈天下也。”参见“ 郑音 ”。

(2).中医病名。症状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弱,若断若续。 清 王夫之 《四书稗疏·论语·郑声》:“医书以病声之不正者为郑声,么哇嚅唲而不可止者也。”《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阳明全篇>》:“夫实则譫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注:“ 戴元礼 曰:‘郑声者,郑重频烦,语虽谬而谆谆不已。’ 张锡驹 曰:‘郑声者,神气虚不能自主,故声音不正而语言重复也。’”

齐人

(1).平民。 晋 刘琨 《劝进表》:“齐人波荡,无所繫心。”《新唐书·韦伦传》:“ 国忠 多发州县齐人令鼓铸,督非所习,虽箠抶苛严,愈无功。”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一》:“ 董昌 僭乱,为昏镜水,狂谋恶贯,流染齐人。”

(2). 齐国 的人。《孟子·公孙丑上》:“子诚 齐 人也,知 管仲 、 晏子 而已矣。”

古乐

古代帝王祭祀、朝会时所奏音乐。也称雅乐,以别于民间音乐。《礼记·乐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 郑 衞 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 郑玄 注:“古乐,先王之正乐也。”《三国志·魏志·杜夔传》:“绍復先代古乐,皆自 夔 始也。” 唐 元稹 《华原磬》诗:“ 泗 滨浮石裁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

佞言

逢迎讨好的话。《鬼谷子·权篇》:“佞言者諂而干忠。”《宋史·李沆传》:“佞言似忠,姦言似信。”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 太行 ,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唐 吕岩 《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任所

担任工作职责的场所

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颠坠

(1).坠落;跌落。《孔子家语·困誓》:“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 汉 班固 《西都赋》:“捨櫺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復稽。” 宋 苏舜钦 等《地动联句》:“况乃易动物,何以能自持。高者恐颠坠,下者当镇绥。”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或吸烟而迷卧,或悬楼而颠坠。”

(2).谓倒塌,毁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使百尺之衝,摧折於咫书,万雉之城,颠坠於一檄也。”《周书·晋荡公护传》:“常恐七百之基,忽焉颠坠,亿兆之命,一旦阽危。”

(3).比喻覆灭,衰亡。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师尹无具瞻之贵,而颠坠戮辱之祸日有。”《宋书·礼志三》:“粤在 魏 室,仍世多故,几於颠坠。” 唐 权德舆 《寓兴》诗:“世德既颠坠,素怀亦堙沦。”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故自 周 季至今,宗法颠坠,豪宗有族长,皆推其长老有德者,不以宗子。”

邪正

(1). * 与正直。《汉书·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宋 苏轼 《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为《穀梁》者曰: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莫善於《春秋》。” 清 卢文弨 《注<颜氏家训>序》:“又引之使略涉载籍之津涯,明古今之治乱,识流品之邪正。”

(2).星体偏离正常运行轨道为邪,不偏为正。《汉书·天文志》:“其伏见蚤晚,邪正存亡……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伏见蚤晚,谓五星也。日月五星下道为邪。存谓列宿不亏也。亡谓恒星不见。”

留意

留心;注意

人们都期待学校去留意我们今天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弊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