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程则之瑞墨阁

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题程则之瑞墨阁原文

仁宗事业望唐虞,翰墨仍兼八体书。

长叹仙游今寂寞,不知遗迹在樵渔。

凰鸾影落新安水,奎壁光临处士庐。

北望昭陵云杳霭,倚栏双泪染衣裾。

诗词问答

问:题程则之瑞墨阁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题程则之瑞墨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题程则之瑞墨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2. 原作灵,据傅校改

参考注释

宗事

(1).宗庙之事;宗族之事。《仪礼·士昏礼》:“往迎尔相,承我宗事。” 郑玄 注:“宗事,宗庙之事。”《荀子·大略》:“亲迎之礼,父南乡而立,子北面而跪,醮而命之:‘往迎尔相,成我宗事,隆率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魏书·李崇传》:“今若基宇不修,仍同丘畎,即使 高皇 神享,闕於国阳,宗事之典,有声无实。此臣子所以匪寧,亿兆所以失望也。”

(2).尊崇奉侍。《汉书·五行志上》:“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祷祈神祇,望秩山川,怀柔百神,亡不宗事。” 颜师古 注:“宗,尊也。”《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刘復 ﹞与 班固 、 贾逵 共述 汉 史, 傅毅 等皆宗事之。”

唐虞

唐尧 与 虞舜 的并称。亦指 尧 与 舜 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 唐 虞 之际,於斯为盛。”《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 唐 虞 之治乎!” 宋 刘过 《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 伊 吕 ,世似 唐 虞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好像置身在 唐 虞 时代以前。”

翰墨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八体书

指八种书体。 唐 高彦林 《阙史·裴丞相古器》:“ 兗州 有书生姓 鲁 ,善八体书。”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一:“《龙城録》载, 王宏 , 济南 人,与 唐文皇 少为同学,从受八体书。”参见“ 八体 ”。

长叹

悠长的叹气

长叹一声

仙游

亦作“僊游”。1.指信奉道教的人远出求仙访道。 唐 李白 《感兴》诗之五:“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六琴说》:“ 马明生 仙游,见神女於玉几上弹一弦琴,而五音具奏。” 明 屠隆 《綵毫记·知几引退》:“侍奉君王不到头,飘然一衲赋仙游。”

(2).古指亡灵,谓游于仙界,成仙而去。旧亦用为称人死亡的婉辞。 宋 王安石 《英宗祔庙礼毕慰皇帝表》:“仙游既集於宗祊,圣念弥勤於翼室。”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绍兴 初,取 京 ( 蔡京 )亲书,因下詔曰:‘ 隆祐 皇太后僊游不返,殯奉有期,永怀保祐之功,务极褒崇之典。’”《西湖佳话·孤山隐迹》:“ 李諮 闻信,不胜惊悼道:‘我 李諮 承圣恩赐我守 杭 ,一则得以领略湖山佳景,二则便可请教 君復 先生诗篇墨妙,不料仙游,我 李諮 何不幸至此!’”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遗迹

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樵渔

(1).樵夫和渔夫。亦泛指村舍中人。 唐 岑参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 唐 于鹄 《题邻居》诗:“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2).打柴和捕鱼。 宋 苏轼 《唐陆鲁望砚铭》:“甘杞菊,老樵渔。” 清 方文 《赠张甥晢如冠》诗之二:“翱翔天尺五,勿似舅樵渔。”

鸾影

比喻女子身影。 唐 顾况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鱼轩海上遥,鸞影月中销。” 元 戴表元 《浴蚕沙溪水为上饶陈烈妇作》诗:“烈妇何所言,絃中意缠緜。一説鸞影孤,二诉雏巢穿。”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李弄玉 鸞影早孤,哀愤成响,藏名隐语,不减驛字鸡碑。”

奎壁

二十八宿中奎宿与壁宿的并称。旧谓二宿主文运,故常用以比喻文苑。《平山冷燕》第十六回:“二兄青年高才,焕奎壁之光,润文明之色。”

光临

敬称他人的来访

不远遐路,幸见光临。——《文选·曹子建·七启》

处士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 李固 、 朱穆 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谢公 霖雨苍生望,失笑 东山 处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参见“ 少2微 ”。

陵云

(1).驾云飞升。谓羽化登仙。《汉书·扬雄传下》:“往时 武帝 好神仙, 相如 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縹縹有陵云之志。”

(2).高矗至云霄。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高楼大舰,概日陵云。”

(3).比喻志气高超或笔力矫健。《后汉书·冯衍传下》:“不求苟得,常有陵云之志。” 清 姚鼐 《送朱子颍知泰安府》诗之四:“ 禹卿 自入 滇 中路,不见陵云作赋才。”

杳霭

见“ 杳蔼 ”。

倚栏

亦作“ 倚阑 ”。凭靠在栏干上。 唐 赵嘏 《宿灵岩寺》诗:“倚栏香径晚,移石 太湖 秋。” 宋 周邦彦 《一落索》词:“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清 安夏 《杂兴》诗:“有竹深藏屋,无花强倚阑。”

染衣

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是时王家旧僮,染衣已久,辞论清雅,言谈赡敏。”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师常励学徒云:‘凡薙髮染衣,当洞明诸佛,心宗行解……方不被生死阴魔所惑。’”参见“ 染服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