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广陵留别)

作者:晁补之 朝代:宋代

虞美人(广陵留别)原文

江南载酒平生事。
游宦如萍寄。
蓬山归路傍银台。
还是扬州一梦、却惊回。
年年后土春来早。
不负金尊倒。
明年珠履赏春时。
应寄琼花一朵、慰相思。

诗词问答

问:虞美人(广陵留别)的作者是谁?答:晁补之
问:虞美人(广陵留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虞美人(广陵留别)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晁补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补之名句大全

晁补之虞美人(广陵留别)书法欣赏

晁补之虞美人(广陵留别)书法作品欣赏
虞美人(广陵留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生事

(1) 制造麻烦;惹事非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水浒》第十四回

造谣生事

(2) 指生计;境遇

生事若何?

游宦

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

萍寄

浮萍寄迹水面。比喻行止无定,不能安居

蓬山

(1).即 蓬莱山 。相传为仙人所居。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望 玄洲 而骏驱,指 蓬山 而永騖。” 唐 李商隐 《无题》诗:“ 蓬山 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旧人重到, 蓬山 路通。”参见“ 蓬莱山 ”。

(2).官署名。秘书省的别称。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更掌蓬山之务,麟图缉謚。”《旧唐书·刘子玄传》:“蓬山之下,良直差肩;芸阁之中,英奇接武。” 宋 陆游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诗:“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参见“ 蓬莱 ”。

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银台

(1).传说中 王母 所居处。《文选·张衡<思玄赋>》:“聘 王母 於 银臺 兮,羞玉芝以疗飢。”旧注:“ 银臺 , 王母 所居。”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 银臺 之鸟, 穆王 之马。” 胡之骥 注:“ 银臺 , 王母 所居之处。” 明 唐寅 《七夕赋赠织女》诗:“ 银臺 极夜留鱼钥,珠殿繁更绕凤旗。”

(2).见“ 银臺门 ”。

(3).见“ 银臺司 ”。

(4).银质或银色的烛台。 唐 段怀然 《挽涌泉寺僧怀玉》诗:“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掛银臺。” 五代 刘保乂 《生查子》词:“深秋更漏长,滴尽银臺烛。”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花簇银臺巧,花映金樽好。”

还是

(1)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

(2) 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虑过,仍要

今天咱们还是装运木料

(3) 仍然,照样

多年不见,他还是那么年轻

(4) 提议“是否这样”之意

你还是带上雨衣为好

(5) 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你去,还是他去

(6) 另一方面

虽然嗓音嘶哑而聒耳,但她还是有着一股吸引人的热情

后土

(1) 古代称大地

(2) 土地神

河东后土。——《汉书·李广苏建传》

皇天后土

来早

明天早晨。 唐 薛调 《无双传》:“今日已夜,郎君且就客户一宿。来早同去未晚。”《三国演义》第二回:“来早设朝,使廷臣奏 董太后 原係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王 兄暂请回步,来早定当报命。”

金尊

见“ 金樽 ”。

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年复攻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年陵降。——《汉书·李广苏建传》

珠履

(1).珠饰之履。《史记·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 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 唐 储光羲 《同王维偶然作》诗之八:“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龚骞 《九秋诗》:“锦丝卧织双珠履,赤麟片片生秋水。”

(2).指有谋略的门客。 唐 武元衡 《送裴戡行军》诗:“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 宋 陆游 《题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诗:“帐前犀甲罗十万,幕下珠履逾三千。”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身老爱才华,座上皆珠履。”

赏春

玩赏春景。 五代 刘兼 《春游》诗:“柳成金穗草成茵,载酒寻花共赏春。” 金 元好问 《满江红·舟过水南》词:“记 水南 ,昨暮赏春回,今华髮。”

琼花

(1).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 宋 淳熙 以后,多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 唐 李白 《秦女休行》:“西门 秦氏 女,秀色如琼花。”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扬州 后土庙 有琼花一株,或云自 唐 所植,即 李卫公 所谓玉蕊花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琼花》:“ 扬州 后土祠 琼花,天下无二本,絶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 仁宗 庆历 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载还祠中,敷荣如故。 淳熙 中, 寿皇 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憔悴无华,仍送还之。其后,宦者 陈源 ,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则大减矣。 杭 之 褚家塘 琼花园是也。今 后土 之花已薪,而人间所有者,特当时接本,髣髴似之耳。”

(2).古歌曲名。即《玉树后庭花》。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琼花玉树》,《春江夜月》,声声齐唱。” 清 陈文述 《青溪吊江总宅》诗:“当时《玉树》临风曲,异日《琼花》水调歌。”

(3).比喻雪花。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威仰噤死不敢语,琼花云魄清珊珊。” 宋 杨万里 《观雪》诗:“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蘂玉无香。” 元 吕止庵 《集贤宾·叹世》曲:“到冬来落琼花阵阵飘,剪鹅 * 片飞。” 陈毅 《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喀布尔望雪山》词:“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羣山,人喜从天降。”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