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书怀

作者:袁泰 朝代:元代

秋夜书怀原文

夜永月未出,星河烂盈门。

商飙振高梧,下有群虫喧。

切切促机织,依依如诉言。

炎蒸未云几,凉思弥乾坤。

惊心节物换,抚事中襟烦。

但见川水流,莫知尘土昏。

朱颜自兹异,白发亦已繁。

禾苗布东塍,果树列西园。

栽培虽异地,生成本同根。

华实各有待,彫零性长存。

君看硕大瓜,遗蔓仍篱藩。

诗词问答

问:秋夜书怀的作者是谁?答:袁泰
问:秋夜书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袁泰的名句有哪些?答:袁泰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元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二十一

参考注释

夜永

夜长;夜深。多用于诗中。 唐 戴叔伦 《白苎词》:“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 唐 张乔 《雨中宿僧院》诗:“夜永楼臺雨,更深江海人。”

星河

指银河

烂盈

粲然众多;粲然充满。语本《诗·大雅·韩奕》:“ 韩侯 顾之,烂其盈门。” 郑玄 笺:“粲然鲜明且众多之貌。” 唐 独孤及 《唐故尚书祠部员外郎赠陕州刺史裴稹行状》:“既而济济俊士,烂盈东阁,邦之得贤,於斯为盛。”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五》:“见其堂奥帘幕,罗綺烂盈,粉黛环列。”

商飙

亦作“ 商猋 ”。秋风。 晋 陆机 《园葵诗》:“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隋书·卢思道传》:“遡商飆之嫋嫋,玩阳景之迟迟。”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六:“商飆一夕至,独宿怀重衾。”《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时当秋月,商飆徐起。”

切切

(1) 急切;急迫

何至切切如此

(2) 哀怨、忧伤貌

心切切而内圮

(3) 深切

切切为恨

(4) 恳挚

待我心切切

(5) 务必;必须——多用于书信

切切不可忘记

(6) 用在布告、条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诫

切切此布

(7) 形容声音轻细而急促

以弦切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嘈嘈切切错杂弹。

机织

用织机织布帛。 唐 张碧 《贫女》诗:“岂是昧容华,岂不知机织?” 宋 黄庭坚 《演雅》诗:“络纬何尝省机织,布穀未应勤种播。”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那末一定是这些机织的工作已经成了专业,用不着每家的女人都要干这项公事了。”

依依

(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诉言

诉说。 明 海瑞 《玄鹤篇》:“仰盼丹闕迥,情眷玄鹤恫。玄鸟如诉言,感之惻余衷。”

炎蒸

亦作“ 炎烝 ”。1.暑热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五月炎烝气,三时刻漏长。” 唐 杜甫 《热》诗之三:“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词:“当是时, 河朔 飞觴,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六月炎蒸驱万马,二 崤 风雨断千山。”

(2).指炎热地区。 明 吴承恩 《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诗:“昨日尚书郎,今日投炎蒸。”

凉思

凄凉的思绪。 唐 李贺 《昌谷诗》:“鸿瓏数铃响,羈臣发凉思。” 王琦 汇解:“凉思,凄凉之思。” 宋 苏舜钦 《暑景》诗:“吟餘晴月上,凉思入尊罍。” 明 陈所闻 《傍妆台·秋夜溪上孙子真胡长白对雨》曲:“池馆客淹留,坐深凉思动高秋。”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惊心

内心感到震动或吃惊

惊心动魄

节物

(1).作为;行事。《吕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 高诱 注:“节物,事也。行事甚高,细小之利不恃赖之也。”

(2).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晋 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宋 苏舜钦 《秋夕怀南中故人》诗:“向夕依阑念昔游,萧条节物更他州。”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诗:“节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

(3).应节的物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二》:“中城兵马司前食盒塞道,至不得行,余怪问之,曰:‘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马处送节物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正在家中喫利市饭,忽见老门子 陆有恩 来拜年,叫道:‘ 金阿叔 恭喜了!有利市酒,请我吃碗!’ 金令史 道:‘兄弟,总是节物,不好特地来请得。今日来得极妙,且喫三盃。’”

抚事

(1).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宋 陆游 《夜过鲁墟》诗:“百年几兴废,抚事一凄愴。” 明 高启 《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

(2).犹临事,遇事。 宋 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3).招抚之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抚事可成……国家即可无东顾忧。”

中襟

心中;胸怀。 晋 陶潜 《闲情赋》:“儻行行之有覿,交欣惧於中襟。” 宋 周敦颐 《濂溪书堂》诗:“倚梧或攲枕,风月盈中襟。”

川水

江河之水。《汉书·李寻传》:“今 汝颍 畎澮皆川水漂踊,与雨水并为民害,此《诗》所谓‘爗爗震电,不寧不令,百川沸腾’者也。”《南齐书·五行志》:“人君不祷祀,简宗庙,废祭祀,逆天时,则雾水暴出,川水逆溢,坏邑軼乡,沉溺民人。”

尘土

细小的土灰

朱颜

(1).红润美好的容颜。《楚辞·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穉朱颜只。” 王夫之 通释:“穉朱颜者,肌肉滑润,如婴穉也。”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陋 荆 姬之朱颜,笑 夏 女之光髮。”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评》:“ 元卿 年十八第进士,其叔 正叟 贺之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清 刘大櫆 《祭吴文肃公文》:“我初见公,公在内阁,皓髮朱颜,笑言磊磊。”

(2).和悦的脸色。表示亲热信任。《汉书·淮阳王刘钦传》:“ 博 自以弃捐,不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朱颜,愿杀身报德。”

(3).美色;美女。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余冠英 注:“朱颜为美色。” 南朝 梁简文帝 《美女篇》:“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七折:“欲觅佳姻,须索放还,强羈留,空絮烦,算除非为觅朱颜,算除非为觅朱颜。” 清 方文 《王抑之招集斋中有赠》诗:“翠幙出朱颜,清謳发皓齿。”

(4).指青春年少。 唐 郎士元 《闻蝉寄友人》诗:“朱颜向华髮,定是几年程。”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诗:“緑髮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 元 曾瑞卿 《留鞋记》第一折:“[梅香云]姐姐,你纔一十八岁,慌怎么的![正旦唱]我则怕一去朱颜唤不回,误了我这佳期。”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

(5).脸红。形容酒醉的面容。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自古缨冕无丑士,酸寒一洗朱颜酡。”

(6).脸红。羞赧之色。《北齐书·王晞传》:“丞相西閤祭酒 卢思道 谓 晞 曰:‘昨被召朱颜,得不以鱼鸟致怪。’”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禾苗

谷类庄稼的嫩苗

果树

生产食用果实的一种树

西园

(1).园林名。 汉 上林苑 的别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閲 西园 ,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薛综 注:“ 西园 , 上林苑 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四年》:“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於 西园 弄狗,著进贤冠,带綬。”

(2).园林名。在 河南省 临漳县 邺县 旧治北,传为 曹操 所建。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 西园 ,飞盖相追随。” 唐 张说 《邺都引》:“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 西园 明月在。”

(3).园林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 明 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 清 代泥塑杰作。

(4).园林名。在 湖北省 武昌县 西。《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辛酉, 纶 集其麾下於 西园 。”

栽培

(1) 种植并培育

栽培果木

(2) 培养、造就

栽培英才

(3) 旧时官场中比喻赏识、提拔

异地

异乡,外乡

流落异地

成本

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

同根

三国 魏 曹丕 欲加害其弟 曹植 ,尝限 植 七步中成诗。 植 遂作《七步》诗以讽,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之语。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后常以“同根”比喻兄弟。 郭孝成 《四川光复记》:“若今概不分别 汉 人投旗军之由来,而加杀害,何异煮豆之诗而摧残同根者也。”

华实

(1).花和果实。《列子·汤问》:“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后汉书·班固传上》:“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唐 元稹 《表夏》诗之一:“华实各自好,詎云芳意沉。”

(2).开花结果。《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僖公 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实’。 刘向 以为 周 十二月,今十月也,李梅当剥落,今 * 实,近草妖也。先华而后实,不书华,举重者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华丽和质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至于 文举 之荐 禰衡 ,气扬飞采; 孔明 之辞 后主 ,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

有待

尚待;需要等待

这个问题有待解决

彫零

1.凋残;零落。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融风扇则枯瘁攄藻,白露凝则繁英彫零,是以品物阜焉。” 宋 陆游 《上元》诗:“京华旧侣彫零尽,短鬢成丝心未灰。”

2.亦作“ 彫苓 ”。衰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家业彫零,倦客京华……一年多半,身在天涯。”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夫 中国 之立于 亚洲 也,文明先进,四邻莫之与论,蹇视高步,因益为特别之发达;及今日虽彫苓,而犹与 西欧 对立,此其幸也。”

长存

(1) 长生

若历世而长存,何遽营于陵墓?——张衡《西京赋》

(2) 长期存在;长期存留

浩气长存

硕大

(1).高大。《诗·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卷。”《韩非子·难二》:“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 唐 白居易 《唐故通议大夫和州刺史吴郡张公神道碑铭》:“有木有木,硕大而长。”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硕大,结实,豪放,爽直,一个将军所必需的种种本色,爸爸无不兼备。”

(2).肥大;巨大。《左传·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淮南子·原道训》:“禽兽硕大,毫毛润泽。”《朱子语类》卷六六:“一阳在上,如硕大之果,人不及食,而独留於其上。” 秦牧 《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树上成熟的上等的木瓜也的确是很好吃的。它芳香、甜美、柔软,而且果实硕大。”

(3).正大。 宋 苏轼 《祭范蜀公文》:“孰如我公,硕大光明。”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自是及本朝,硕大俊杰之人继起相望。”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 文忠公 得时行道……故发为诗章,皆中和硕大之声,无穷愁鬱抑之思。”

篱藩

(1).篱笆。 唐 元稹 《赛神》诗:“主人一心好,四面无篱藩。” 宋 苏轼 《吊徐德占》诗:“从来觅栋梁,未省傍篱藩。” 明 钱秉镫 《田园杂诗》:“腰斧伐荆棘,用以卫篱藩。” 郭沫若 《战声集·谢“园地”》:“为这些娇小的无知者为什么一定要筑起篱藩?”

(2).引申为防卫。 吴恭亨 《诸将》诗之二:“逃帅纷纷污节鉞,列城荡荡抉篱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