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

作者:朱淑真 朝代:宋代

寄情原文

欲寄相思满纸愁,鱼沉雁杳又还休。
分明此去无多地,如在天涯无尽头。

诗词问答

问:寄情的作者是谁?答:朱淑真
问:寄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寄情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朱淑真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淑真名句大全

朱淑真寄情书法欣赏

朱淑真寄情书法作品欣赏
寄情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鱼沉雁杳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唐 戴叔伦 《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宋 朱淑真 《寄情》诗:“欲寄相思满纸愁,鱼沉雁杳又还休。”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刘大复》:“ 源 ( 刘源 )出门年餘,鱼沉雁杳。”亦作“ 鱼沉鴈杳 ”。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二折:“去不到半月十朝,只恁的鱼沉鴈杳。” 明 沉受先 《三元记·空归》:“鱼沉鴈杳二年有餘,喜今朝团圆欢笑,其乐何如?”参见“ 鱼雁 ”。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无多

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如在

《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称祭祀诚敬为“如在”。《后汉书·顺帝纪》:“深恐在所慢违‘如在’之义,今遣侍中 王辅 等,持节分诣 岱山 、 东海 、 滎阳 、 河 、 洛 ,尽心祈焉。”

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尽头

末尾;终点

一眼望不到尽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