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适毗陵道中遇居简上人

作者:周弼 朝代:宋代

将适毗陵道中遇居简上人原文

姑苏观下逢居简,帽子欹斜衣懒散。
自言契阔漫东西,虽老犹能青白眼。
知音不在禅床久,抱刺怀书谨奔走。
反舌无声乱草间,回首尽成狮子吼。
荒芜野寺孤城外,赤叶黄芦日相对。
午睡双鸠唤欲醒,起傍生台炙肩背。
弄笔濡毫总萧索,尚余酒量添於昨。
语尽横塘笛未终,东风满面杨花落。
匆匆解缆搀程去,从此相期更何处。
一碗官酤般若汤,把手同看独孤树。

诗词问答

问:将适毗陵道中遇居简上人的作者是谁?答:周弼
问:将适毗陵道中遇居简上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周弼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弼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姑苏

亦作“ 姑胥 ”。1.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史记·河渠书》:“上 姑苏 ,望五湖。”《淮南子·人间训》:“﹝ 越王 ﹞甲卒三千人,以禽 夫差 於 姑胥 。”参阅 宋 范成大 《吴郡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吴县》。

(2).指 姑苏台 。《国语·越语下》:“ 吴王 帅其贤良与其重禄,以上 姑苏 。” 韦昭 注:“ 姑苏 ,宫之臺也,在 吴閶门 外,近湖。”《史记·吴太伯世家》:“ 越 因伐 吴 ,败之 姑苏 。” 司马贞 索隐:“ 姑苏 ,臺名,在 吴县 西三十里。”《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 吴 兴 姑苏 而灭。” 李贤 注:“ 姑苏臺 一名 姑胥臺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姑击之于 檇李 ,復败于 姑苏 。”参见“ 姑苏臺 ”。

(3). 苏州 吴县 的别称。因其地有 姑苏山 而得名。《荀子·宥坐》:“女以諫者为必用邪? 吴子胥 不磔 姑苏 东门外乎!” 汉 王符 《潜夫论·边议》:“ 孟明 补闕於 河西 , 范蠡 收责於 姑胥 。” 唐 张继 《枫桥夜泊》诗:“ 姑苏 城外 寒山寺 ,夜半鐘声到客船。” 明 冯梦龙 《山歌·月上》:“ 姑苏 李秀才 ,贫而滑稽。”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来此已是 姑苏 ,料想地方官员,一定要来参謁。”

居简

谓持身宽略。《论语·雍也》:“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邢昺 疏:“言居身宽略而行又宽略,乃大简也。”《后汉书·刘陶传》:“ 陶 为人居简,不脩小节。”《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玄默无为,端拱思道,陶民心以居简,凝日用而不宰。”

帽子

(1) 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

(2) 坏名义

扣帽子

(3) 比喻罪名或带某种标志的名称

<“机会主义者”这顶帽子一直戴在他的头上>

欹斜

歪斜不正。 汉 陆贾 《新语·怀虑》:“ 管仲 相 桓公 ,詘节事君,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正其国如制天下。”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喙,亦从乌帽自欹斜。” 宋 苏辙 《再赋葺居》之三:“南北高堂本富家,百年梁柱半欹斜。” 清 纳兰性德 《锦堂春·秋海棠》词:“夜来微雨西风里,无力任欹斜。” 朱自清 《儿女》:“桌子上是饭粒呀,汤汁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懒散

懒惰散漫

令人懒散的夏天

契阔

久别的情怀

死生契阔。——《诗·邶风·击鼓》

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后汉书·范冉传》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青白眼

眼球青黑色,其旁白色。喻对人重视为青眼,对人轻视为白眼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禅床

坐禅之床。 唐 贾岛 《送天台僧》诗:“寒蔬修浄食,夜浪动禪牀。” 宋 张元干 《喜迁莺令》词:“悬知洗盏径开尝,谁醉伴禪床。”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老僧者坐禪牀上,曰:‘汝三人能胜吾童子,亦高手也。’”《红楼梦》第八七回:“﹝ 妙玉 ﹞点上香拜了菩萨,命道婆自去歇着,自己的禪床靠背俱已整齐,屏息垂帘,跏趺坐下,断除妄想,趋向真如。”

怀书

指游说之士怀带书策进行干谒。 唐 卢僎 《途中口号》:“抱玉三朝 楚 ,怀书十上 秦 。”此指 苏秦 说 秦王 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怀书出皇都,衔泪渡清 灞 。”

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反舌

(1).鸟名。即百舌鸟。《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蜋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孔颖达 疏:“反舌鸟,春始鸣,至五月稍止,其声数转,故名反舌。” 南朝 梁 沉约 《反舌鸟赋》:“有反舌之微禽,亦班名於庶鸟。乏佳容之可翫,因繁声以自表。”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

(2).指语言与汉语不同之少数民族。《大戴礼记·小辨》:“传言以象,反舌皆至,可谓简矣。”《吕氏春秋·功名》:“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

(3).犹言张口结舌。 严复 《论教育书》:“用东文,彼犹可攘臂鼓脣于其间,独至西文用,则此曹皆反舌也。”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草间

(1).亦作“ 草閒 ”。草丛间。《国语·周语中》:“今 陈 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閒,功成而不收,民罢於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汉 王粲 《七哀诗》:“路有飢妇人,抱子弃草间。”

(2).比喻乡野;民间。《宋书·王懿传》:“今自投草间,则同之匹夫,匹夫号令,何以威物?”《南史·陈新安王伯固传》:“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猎。或乘眠舆至於草间,輒呼人从游,动至旬日。”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狮子吼

(1).佛教语。比喻佛菩萨说法时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见《维摩经·佛国品》。《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请饭上方香积中,化座灯王狮子吼。”

(2).泛指传经说法。 唐 刘禹锡 《送鸿举游江西》诗:“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狮子吼。” 宋 杨万里 《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诗流倡和秋虫鸣,僧房问答狮子吼。” 明 李贽 《说法因由》:“务狮子吼,无野狐禪。”参见“ 师子吼 ”。

(3).喻悍妻怒骂之声。 宋 苏轼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 龙丘 居士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 河东 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 宋 陈慥 (字 季常 )好谈佛,而其妻悍妒,故 苏轼 以佛家语赋诗戏之。亦省作“ 狮吼 ”。《再生缘》第五四回:“龙图惧内愁狮吼,难道説,朕亦低头怕尔强?” 清 赵翼 《西岩招同沉既堂王梦楼两前辈燕集》诗:“閫政严或跪请咎,君家伉儷无狮吼。”参见“ 河东狮吼 ”。

荒芜

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

由于缺乏劳力,大片土地荒芜着

野寺

野外庙宇。 唐 韦应物 《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诗:“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牀。” 宋 苏轼 《游杭州山》诗:“山平村坞迷,野寺鐘相答。” 清 张锡祚 《谒韦刺史祠》诗:“道心栖野寺,诗思冷秋塘。”

孤城

(1).孤立无援的城。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然 即墨 大夫以孤城独守,六年不下。” 晋 潘岳 《马汧督诔》:“ 敦 固守孤城,独当羣寇,以少御众,载离寒暑。”《旧唐书·忠义传下·张巡》:“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折寇》:“嘆孤城此日,危如卵纍。” 茅盾 《子夜》十四:“打仗的事神妙不可测;有时一道防线,一个孤城能支持半年六个月。”

(2).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海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玉门关 。”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过广陵吊张才叔谏议》诗:“春风疋马过孤城,欲弔先贤泪已倾。” 毛 * 《临江仙》词:“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黄芦

芦苇的一种

黄芦苦竹绕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午睡

午觉

傍生

(1).谓交错丛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稠木傍生,凌空交合,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2).佛家语。指畜生。《说无垢称经·菩提分品》:“诸有傍生趣,残害相食噉,皆现生於彼,利乐名本生。”《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有直心,要登造,地狱傍生长不到,世世人天路上行,若能行得偏为好。”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

肩背

(1).肩与背,亦指人体枢要部分。《孟子·告子上》:“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金史·完颜伯嘉传》:“中原之有 河 东,如人之有肩背。” 叶圣陶 《一包东西》:“﹝他﹞悠然望着四层洋楼的雕饰,正在出神,忽然有人拍他的肩背。”

(2).比喻前人的事迹和声望。 郁达夫 《海上通信》:“惭愧!惭愧!我何敢望 佐藤春夫 的肩背。”参见“ 肩背相望 ”、“ 肩背难望 ”。

弄笔

(1).谓执笔写字、为文、作画。 汉 王充 《论衡·佚文》:“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於是燃脂暝写,弄笔晨书。” 唐 元稹 《闺晚》诗:“调絃不成曲,学书徒弄笔。” 宋 王安石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酒酣弄笔起春风,便恐漂零作红雨。”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昔曾弄笔,志在革新。”

(2).舞文弄墨。《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我今未死,汝犹不以我为帝王,吾死之后,汝辈弄笔,当置吾何地?”《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这也不知是那 燕北闲人 无端弄笔,也不知果是天公造物有意弄人。”

濡毫

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唐 韦应物 《酬刘侍郎使君》诗:“濡毫意僶俛,一用写悁勤。”《镜花缘》第五三回:“ 亭亭 正在磨墨濡毫,忽见 红红 、 婉如 从外面走来。” 吴沛霖 《淡卿出团扇索诗为题两绝》之一:“拟将雅意深深却,看汝濡毫兴已狂。”

萧索

衰败;冷落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酒量

能喝酒的限度;饮酒的量度

横塘

(1).古堤名。 三国 吴大帝 时于 建业 (今 南京市 )南 淮水 (今 秦淮河 )南岸修筑。亦为百姓聚居之地。 晋 左思 《吴都赋》:“ 横塘 查下 ,邑屋隆夸。” 唐 崔颢 《长干曲》之一:“君家住何处?妾住在 横塘 。”

(2).古堤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 宋 贺铸 《青玉案·横塘路》词:“凌波不过 横塘 路,但目送、芳尘去。” 宋 贺铸 《青玉案·南歌子》词:“一鉤新月渡 横塘 。谁认凌波微步、袜尘香。”

(3).泛指水塘。 唐 温庭筠 《池塘七夕》诗:“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前蜀 牛峤 《玉楼春》词:“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悵。” 宋 陆游 《秋思绝句》:“黄蛺蝶轻停曲槛,红蜻蜓小过横塘。”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满面

整个面部

满面笑容

杨花落

词牌《谒金门》的异名。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五。

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解缆

解去系船的缆绳。指开船。 南朝 梁 江淹 《谢法曹赠别》诗:“解缆候前侣,还望方鬱陶。” 南唐 李中 《送姚端先辈归宁》诗:“解缆汀洲晓,张帆烟水春。”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次日, 程君 入城作答,鬚眉清古,劝续前游。而予匆匆解缆,逾年再至 苏州 , 程君 已为异物。” 萧应棠 《巧渡金沙江》:“两条木船便一先一后解缆离岸了。”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相期

期待;相约。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宋 王安石 《送孙立之赴广西》诗:“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人臣之进説於其君者,有以王者之治相期者矣,有以霸者之治相期者矣。”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郁孤台》诗注:“ 赣江 一带绿化颇佳,相期十年,可以战胜洪水。”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般若汤

僧徒称酒的隐语。 宋 窦革 《酒谱·异域酒》:“ 天竺国 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廋辞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段公子》:“三哥尚忆去岁中元,在 姑射山 石室中,与 无一师 饮般若汤、食穿篱菜、唱《柳梢青》,言笑晏晏时乎。”

把手

(1) 器物上供手执握之处

(2) 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人。引申为负责人

一把手,二把手

(3) 通过它可握住、操纵或移动某物的常见的拉手(如抽屉或门的)

金属把手

独孤

——复姓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