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作者:刘处玄 朝代:元代

满庭芳原文

遇七修斋,庚申餐素,礼参旦望行香。
时时念道,世梦顿然忘。
三教经书为伴,真闲处、胜似贪忙。
迷云散,一轮皓月,无缺照无方。
从长。
明大道,暗中积行,上达穹苍。
效许庞归去,万古名扬。
未往蓬壶阆苑,筠轩坐、吟笑潜藏。
功成去,阴公难唤,跨鹤到仙乡。

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的作者是谁?答:刘处玄
问:满庭芳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处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处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修斋

会集僧人或道徒供斋食,作法事。 唐 杜荀鹤 《登灵山水阁贻钓者》诗:“江上见僧谁是了,修斋补衲日劳身。”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广延道众,大建经坛,要与先帝修斋追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禁演戏修斋建醮。”

旦望

(1).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宋史·礼志十二》:“一遇旦望诸节序,下降香表,荐献行礼。”《元典章·礼部五·禁治庸医》:“每遇旦望,其提举教授等官,严立规程,课试诸生医书医义。”

(2). 周公旦 与 太公望 的并称。两人均为 周 代之贤辅。《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成汤 仗 阿衡 ( 伊尹 )之佐, 文 武 凭 旦 望 之力。”《晋书·景帝纪》:“逮至 周成 , 旦 望 作辅,故能离经辩志,安道乐业。”

行香

(1).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 南北朝 。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 唐 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南史·王僧达传》:“先是, 何尚之 致仕,復膺朝命,於宅设八关斋,大集朝士,自行香。” 唐 张籍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诗:“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忌日,两京大寺各二,以散斋僧尼。文武五品已上,清官七品已上皆集,行香而退。”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行香起於 后魏 及 江 左 齐 梁 间。每燃香燻手,或以香末散行,谓之行香。 唐 初因之。 文宗 朝, 崔蠡 奏设斋行香,事无经据,乃罢。 宣宗 復释教,行其仪。 朱梁 开国,大明节百官行香祝寿。 石晋 天禧 中, 竇正固 奉国忌行香,宰臣跪炉,百官立班,仍饭僧百人,即为规式。国朝至今因之。”《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日,爱子 王雱 病疽而死, 荆公 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设七七四十九日斋醮,荐度亡灵。 荆公 亲自行香拜表。”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僧道法事有行香。 姚宽 《西溪丛语》谓起于 后魏 及 江 左 齐 梁 间,初以香末散行为行香。 唐 以后则斋主持香鑪巡行坛中及街市,至今皆然。案释氏《贤愚经》:‘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此香末散行之行香也。《唐会要》:‘ 开成 五年四月,中书门下奏天下州府每年常设降诞斋,行香后令以素食宴乐。’此持鑪巡行之行香也。”《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吃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懺,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纔散了。”《红楼梦》第一○二回:“三位法官行香取水毕,然后擂起法鼓。” 克非 《春潮急》三三:“‘走快点哇!’妻子掉的太远,他停下来催促,‘又不是在“行香”!’”

(2). 明 清 时官吏每至朔望入庙焚香叩拜,或新官赴任后举行入庙焚香仪式,均称行香。《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行香讲书已过,便张告示,先考府学及 天台 、 临海 两县。”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行香》:“外省文武官每朔望向文武庙行香……朔望朝拜亦是旧制,而与行香为两事。 王棠 《知新録》谓 洪武 十七年詔,朔望日郡县官以下诣学行香,则朔望朝拜及行香并为一事,乃 洪武 制。”《中国现在记》第五回:“不多几日,早到了 黄梅县 地界,早有书差办下一座公馆,看了九月十四辰时接印。一切行香、巡城、放告,都是照例公事,不在话下。”

时时

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念道

见“ 念到 ”。

顿然

忽然;突然

顿然雨住天睛

三教

(1). 汉 儒谓 夏 尚忠, 殷 尚敬, 周 尚文,称为“三教”。 汉 班固 《 * 通·三教》:“王者设三教者何…… 夏 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 殷 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 周 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

(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北史·周本纪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唐 牛肃 《牛应贞》:“学穷三教,博涉多能。”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三教》:“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上曰:‘若然,则儒贱邪?’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穀於世,岂可一日闕哉!’” 鲁迅 《华盖集·补白二》:“佛教初来时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学先生谈禅,和尚做诗的时候,‘三教同源’的机运就成熟了。”

经书

指儒家经典,如《易经》、《书经》、《诗经》、《春秋》等

闲处

亦作“闲处”。谓在家闲居。《晏子春秋·杂上二九》:“閒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后汉书·陈蕃传》:“ 蕃 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宋 曾巩 《代人谢余侍郎启》:“伏念某归而闲处,时所背驰。分功名之无期,嗟志意之空大。”

亦作“闲处”。僻静的处所。《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 唐 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 唐 元稹 《除夜》诗:“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胜似

胜于;超过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 * 《水调歌头·游泳》

迷云

谓知觉迷惘,如蒙云雾。《楞严经》卷四:“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 唐 王勃 《释迦佛赋》:“目容修广於青莲,寒生定水;毫相分明於皓月,照破迷云。”

一轮

(1).表数量。用称圆月、红日等。 唐 孟郊 《读张碧集》诗:“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卧一榻清风,看一轮明月,盖一片白云,枕一块顽石。”《水浒传》第八六回:“只见四面狂风,扫退浮云,现出明朗朗一轮红日。”

(2).表数量。用称循环一次的事物或动作。《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马三爸 比我小一轮,属牛的,今年七十一。”按:此谓小十二岁。如:篮球冠军赛已经打了一轮。

(3).特指月亮。 唐 张乔 《试月中桂》诗:“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景德传灯录·幼璋禅师》:“恁么即一轮高挂,万国同观去也。”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范小仙》:“如此良宵,若有灯戏看,庶不负此一轮。”

(4).表动量。犹一转。 鲁迅 《彷徨·祝福》:“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赵太爷 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

皓月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无缺

没有缺损

完好无缺

无方

(1) 不得法;方法不对

经营无方

(2) 没有固定的方向、处所、范围

从长

见“ 从约长 ”。

大道

(1) 宽阔的道路

(2) 正确的道理

合于大道

暗中

(1) 不公开的;私下里

我被暗中告以此事

(2) 秘密地

老牌的贵族外交家们暗中破坏了德国与西方民主国家结盟的图谋

(3) 在黑暗中

暗中摸索

积行

累积善行。《孔子家语·好生》:“ 周 自 后稷 积行累功,以有爵土。”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三》:“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闔郡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拥於上闻也。” 明 唐顺之 《工部侍郎顾璘诰辞》之六:“昔在 周 时,诸侯累功积行以致爵位。”

上达

(1) 向上报告

下情上达

(2) 通晓德义

君子上达

穹苍

地球上空巨大的圆拱或穹窿;天空,苍穹

舒愤诉穹苍

杀气凌穹苍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蓬壶

即 蓬莱 。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三 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形如壶器。” 唐 沉亚之 《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诗:“曾在 蓬壶 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假俺几日儿尘世逍遥,再来受 蓬壶 约。”

阆苑

阆凤山之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旧时诗文中常用来指宫苑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红楼梦》

潜藏

(1) 藏在隐蔽处

老虎潜藏在深山老林之中

(2) 隐藏在显露的外表之下

特务潜藏在乡下

跨鹤

(1).乘鹤,骑鹤。道教认为得道后能骑鹤飞升。 宋 林景熙 《简卫山斋》诗:“何当躡飞珮,跨鹤青云端。”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徐仙》:“县丞 卓津 题《卜算子》词云:‘流水小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水摇清影。’”

(2).用作逝世的婉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已而父母皆在府衙中跨鹤仙去。”参见“ 丁令威 ”。

(3).见“ 跨鹤扬州 ”。

仙乡

敬辞,用于问对方的籍贯

朝使大人仙乡何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