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国哭来自江州道中之什

作者:曹勋 朝代:宋代

和郑国哭来自江州道中之什原文

闻道山炉一炷香,三余常得寸心降。
直须了取诗千首,始可闲期璧一双。
梅润未能排絮帽,日阳只拟上云窗。
伫公纳锡充前列,毋使迟迟出九江。

诗词问答

问:和郑国哭来自江州道中之什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和郑国哭来自江州道中之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名句大全

曹勋和郑国哭来自江州道中之什书法欣赏

曹勋和郑国哭来自江州道中之什书法作品欣赏
和郑国哭来自江州道中之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一炷香

(1).一枝香或一束香。 唐 李中 《赠念法华经绶上人》诗:“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宋 王禹偁 《书斋》诗:“屏山独卧千峯雪,御札时开一炷香。” 宋 陆游 《夜香》诗:“清夜一炷香,实与天心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此一炷香,愿化去死人,早生天界。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

(2). 明 清 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清 翟灏 《通俗编·手本》:“今手本单书官衔姓名,俗号一炷香者,长刺也。”

三余

(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农 、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遇 言:‘﹝读书﹞当以三餘。’或问三餘之意。 遇 言‘冬者岁之餘,夜者日之餘,阴雨者时之餘也’。”后以“三餘”泛指空闲时间。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余尝以三餘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 宋 苏轼 《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诗:“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餘。”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男儿事业在三餘,学就须乘駟马车。” 柳亚子 《书赠张镜潭》诗:“最是 津南 人物美,三冬图史伴三餘。”

(2).指 余干 、 余姚 、 余杭 三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汉 末童謡云:‘天子当兴东南三 餘 之间。’”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三馀》:“ 餘干 、 餘姚 、 餘杭 。”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里

得失寸心知

直须

(1).应当;应。 唐 杜秋娘 《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诗:“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痴绝》:“﹝天下事﹞若復件件认真,争竞何已!故直须以痴趣破之。”

(2).竟至于;还要。《三国演义》第五四回:“ 孔明 变色曰:‘ 子敬 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

一双

(1).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 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 。” 唐 李贺 《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元 张国宾 《薛仁贵》楔子:“一双父母在堂,我不肯做庄农的生活。” 老舍 《正红旗下》一:“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她的眼总是瞪着。”

(2). 唐 时 南诏 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约有中原四亩地。”

(3).佛教称两年半为一双。《法苑珠林》卷三:“三月为一时,两时为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两行为一年,两年半为一双。”

梅润

谓梅雨季节的潮湿空气。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奇鲁望》:“梅润侵束杖,和气生空狱。” 宋 林逋 《夏日即事》诗:“石枕凉生茵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

日阳

(1).太阳。《诗·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唐 孔颖达 疏:“云生於朝阳者,以其早见日阳被温仁之气。”

(2).亦作“ 日暘 ”。太阳光。 唐 白居易 《白发》诗:“今朝日阳里,梳落数茎丝。” 唐 白居易 《饱食闲坐》诗:“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暘。”《红楼梦》第七回:“走出房门,见 金釧儿 仍在那里晒日阳儿。”《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原来是四根破竹竿子支着,上面又横搭了几根竹竿儿,把那砍了来作柴火的带叶松枝儿搭在上面晾着,就着遮了日暘儿,那就叫‘松棚儿’!”

云窗

亦作“ 云牕 ”。亦作“ 云窻 ”。1.华美的窗户。常以指女子居处。 宋 周邦彦 《齐天乐·秋思》词:“暮雨生寒,鸣蛩勤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 宋 袁去华 《满江红》词:“珍簟冷,纱厨小。想云窗依旧,梦寻难到。”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二折:“柳坞花溪锦绣丛,烟户云牕闺阁中。”

(2).云雾缭绕的窗户。借指深山中僧道或隐者的居室。 唐 李白 《商山四皓》诗:“云窗拂青蔼,石壁横翠色。” 宋 范成大 《华山寺》诗:“我今閒行作閒客,暂借云窗解包具。”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隋栖霞寺请天台智者大师疏》:“若其林泉爽丽,房宇縈紆,桂岭春芳,云窗昼歇。” 清 沉廷陛 《南浦·送南芗入都用玉田韵》词:“溪湾小筑幽清,坐云窗几度,言愁未了。”

纳锡

入贡。《书·禹贡》:“九江纳锡大龟。” 孔 传:“龟不常用,锡命而纳之。”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涤九川而赋税,乘 三危 而纳锡。” 宋 王安石 《同王濬贤良赋龟得升字》:“自从九江罢纳锡,众渔贱弃秋不登。”

前列

(1).先头部队。《左传·哀公二年》:“追 郑 师, 姚般 、 公孙林 殿而射,前列多死。” 汉 袁康 《越绝书·吴人内传》:“ 昭公 ( 蔡昭公 )去至 河 用事,曰:‘天下谁能伐 楚 乎?寡人愿为前列。’” 宋 曾巩 《节相制》:“宜悉意於壮猷,庶俾忠於前列。”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其曾经入武,具有军事上之知识者,即编为前列。”

(2).行列的前面。《礼记·礼器》:“龟为前列,先知也。” 孔颖达 疏:“此谓布庭实之时,龟在众物之前而为列先。” 宋 曾慥 《高斋漫录》:“上嘉其直,令依次第编排,而众人终不敢置之前列,仅缀甲末而已。”

(3).现亦比喻工作或事业中的带头的地位。 魏巍 《为 * 主义理想而斗争》:“几十年来,我国青年总是站在斗争的前列。”

(4).指前贤或祖先。《汉书·叙传上》:“由此言之,取舍者昔人之上务,著作者前列之餘事耳。”《隶释·汉范式碑》:“煇名载藉,光颺前列。”

(5).陈列于前;排在前面。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吏惶遽不敢应。俄而犀簪已前列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甲辰科首题》:“若违式,即佳卷亦难前列。”

迟迟

(1) 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

迟迟得不到结果

(2) 迟缓;拖延时间

迟迟才作出判决

出九

亦作“ 出玖 ”。一种博戏。《唐律疏议·杂律·博戏赌财物》:“‘停止主人’,谓停止博戏赌物者主人,及出玖之人,亦举玖为例,不限取利多少。”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世俗博戏,有‘出九入十’之説,谓之摊赌。故律云:‘诸博戏赌财物,并停止出九。和合者,各令众五日。’ 豫章 诗:‘肉食倾人如出九。’”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投五木琼橩玖骰》:“古惟斵木为子,一具凡五子,故名五木。后世转而用石、用玉、用象、用骨,故《列子》之谓投琼,律文之谓出玖。凡琼与玖,皆玉名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