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登北山

作者:卫宗武 朝代:宋代

初夏登北山原文

出郭望遥岑,闒冗仅抔土。
何异龙蜿蜒,或若凤腾翥。
两岫更奇崛,不肯与哙伍。
烟云或凝散,日月递吞吐。
葱葱气佳哉,景物此会府。
五茸三泖区,南东淮海距。
带接几百川,盘亘千万亩。
於中不著山,胜概将焉取。
繇兹钟神秀,人物亦翘楚。
所以机云辈,落笔有奇语。
犹嫌气节卑,未以勋业许。
何当地阐灵,英贤更旁午。
如眉有翁季,似岳生申甫。
壮观此九峰,佳名昭万古。

诗词问答

问:初夏登北山的作者是谁?答:卫宗武
问:初夏登北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卫宗武的名句有哪些?答:卫宗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遥岑

远处陡峭的小山崖。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明 刘基 《题画山水》诗:“澹澹轻烟羃半林,涓涓飞瀑泻遥岑。” 清 魏源 《嘉陵江中》诗之一:“遥岑断烟去,近岸风榛寂。”

抔土

(1).一捧之土。极言其少。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四:“诸君颇相念,餘粒分鳧鹤。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

(2).借指坟墓。 明 屠隆 《昙花记·郊游点化》:“恨无情抔土,断送几英豪,今古价,有谁逃。” 清 钮琇 《觚賸·舒氏义烈》:“ 王 之抔土未乾,而使全家骨肉,危如累卵, 国栋 之罪,其可逭乎?”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远志屈於短年,雄心埋於抔土。”

(3).抓土。《新唐书·袁恕己传》:“愤懣,抔土以食,爪甲尽。”

何异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汉 贾谊 《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晋 张协 《七命》:“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 毛 * 《向 * 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 * 。”

蜿蜒

(1) 蛇类曲折爬行的样子

横过天花板蜿蜒着一条长的裂缝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或若

假使,倘或。《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汝缘年少,或若治国不得,有人夺其社稷者,汝但避投 南阳郡 。”《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 王陵 只是不知,或若 王陵 知了,星夜倍程入 楚 ,救其慈母。”

腾翥

(1).喻升官进爵。《后汉书·五行志一》:“一将军死,五将军出,家有数侯,子弟列布州郡,宾客杂袭腾翥。” 明 谢谠 《四喜记·大宋毕姻》:“幸荆花春风正暖,知甚时腾翥,笙簧圣治,徜徉天馆。”

(2).飞举,飞升。 唐 韩愈 《送惠师》诗:“金鸦既腾翥,六合俄清新。”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词》:“二真腾翥于前朝,千载昭彰于懿躅。” 宋 梅尧臣 《送徐绛秘校罢泾尉而归》诗:“心曾不计茶有无,隼在高风自腾翥。”

奇崛

奇特;奇拔

山势奇崛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哙伍

平庸之辈。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尝过 樊将军 噲 , 噲 跪拜送迎,言称臣…… 信 出门,笑曰:‘生乃与 噲 等为伍!’”意为鄙视 樊哙 ,不屑与他为伍。《宋史·王十朋传》:“清资加於 噲 伍,高爵滥於医门。”《宋史·余玠传》:“今世胄之彦,场屋之士,田里之豪,一或即戎,即指之为麤人,斥之为 噲 伍。” 清 周亮工 《与陈原舒书》:“大人先生既摈之,放逐之,而酒人诗伴如 原舒 又不屑于 噲 伍,然则某终何归乎?”

烟云

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吞吐

(1) 吞入吐出,比喻大量进出

这个港口一年可吞吐三千万吨货物

(2) 形容言语文章条理不清,意思含糊

吞吐其词

葱葱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充满生机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毛 * 《清平乐·会昌》

松柏葱葱

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会府

(1).斗魁的别称。指北斗七星中第一星至第四星。《新唐书·天文志一》:“斗魁谓之会府,阳精之所復也。”

(2).尚书省之别称。《旧唐书·代宗纪》:“至于领録天下之纲,综覈万事之要,邦国善否,出纳之由,莫不处正於会府也。” 唐 白居易 《除赵昌检校吏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制》:“夫望优四皓,然后能调护春闈;才冠六卿,然后能纪纲会府。” 宋 曾巩 《相制三》:“朕飭正三省,纲理万事,号令所出,本诸西臺,閲审驳论,属之黄闥,推而达之,则在会府。”

(3).节度使之别称。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四登会府地,三掌 华阳 兵。” 仇兆鳌 注:“ 唐 时巡属诸州,以节度使为大府,亦谓之会府。”

(4).犹都会。 宋 文天祥 《建康》诗:“ 金陵 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五茸

春秋 时 吴王 的猎场。又称 五茸城 。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西。 松江 别名 茸城 ,本此。 唐 陆龟蒙 《和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诗:“ 三泖 凉波渔蕝动, 五茸 春草雉媒娇。”自注:“ 五茸 , 吴王 猎所,茸各有名。” 清 钱谦益 《合欢诗》:“ 五茸 媒雉即鸳鸯,樺烛金鑪一水香。”

三泖

即 泖湖 。在 上海市 松江县 西。有上、中、下三泖。上承 淀山湖 ,下流合 黄浦 入海。今多淤积为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吴中书寄汉南裴尚书》诗:“ 三泖 凉波鱼蕝动, 五茸 春草雉媒娇。”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泖茆字异》:“今观所谓 三泖 ,皆漫水巨浸,春夏则荷蒲演迤,水风生凉;秋冬则葭苇藂蘙,鱼屿相望,初无江湖凄凛之色。所谓冬暖夏凉者,正尽其美。” 清 邵在衡 《江南行》:“ 江 南地本神皋区, 吴淞 三泖 似画图。”

淮海

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百川

江河湖泽的总称。《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晋 成公绥 《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 黄河 。”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宋 龚鼎臣 《东原录》:“四瀆尊於百川,谓其发源而东,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河名 大清 ,百川朝宗,美瑞也。”

盘亘

指山互相连接

山岭盘亘交错

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胜概

非常好的风景或环境

神秀

(1).神奇秀美。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 天台山 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唐 杜甫 《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万松叠翠》、《万横香雪》二图,寄韵设色,并极神秀。”

(2).聪明俊秀。 唐 杜甫 《和少府宴书斋》:“才士得神秀,书斋闻尔为。”

(3).指神采秀发。 唐 杜牧 《杜秋娘》诗:“眉宇儼图画,神秀射朝辉。”

人物

(1)

(2) 小说或戏剧中被描写的人

人物描写

(3) 被认为有突出或显著特性的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 * 《沁园春·雪》

恺撒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西人之画,则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4) 讲话者;提警告、提要求、鼓励或发命令的人

由一个圈内人物指导

(5) 有才能之人

此人是个人物

翘楚

楚:荆木。高出杂树的荆木。《诗·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后用“翘楚”比喻优秀特出的人才或突出的事物:翘楚可敬|推为小说之翘楚。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机云

晋 陆机 、 陆云 两兄弟的并称。亦借称两位杰出的兄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岳湛 曜联璧之华, 机 云 标二俊之采。”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诗之一:“ 陆 公餘德 机云 在,如我酬恩合执鞭。” 清 吴伟业 《九峰草堂歌》:“勋业将衰文字兴,江山秀弱 机 云 出。” 郁达夫 《寄曼兄》诗:“谁从乱世识 机 云 ,兄弟飘零几处分。”

落笔

下笔书写或作画

他在有了生 * 验后才落笔画画?

有奇

还有零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气节

指人的志气和节操

勋业

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 苏北 ,勋业争传 大江 南。”

当地

指某人所在或某事发生的地方

英贤

德才杰出的人。《后汉书·马严传》:“能通《左氏春秋》,因览百家羣言,遂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 唐 杜甫 《喜晴》诗:“英贤遇轗軻,远引蟠泥沙。” 宋 司马光 《呈范景仁》诗:“地灵物秀气淑美,由来袞袞生英贤。” 王闿运 《丁文诚诔》:“窃微生之逢辰,交当代之英贤。”

旁午

(1).亦作“ 旁迕 ”。交错;纷繁。 汉 王褒 《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汉书·霍光传》:“受璽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詔诸官署徵发。” 颜师古 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旁午纷紜,殊无寧月。”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本军政府当军事旁午之际,势不能并谋兼顾,为吾乡僻同胞尽完全保护之责。”

(2).四面八方;到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尔朱荣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谋 魏 社稷,愚智同见。” 宋 刘克庄 《运粮行》:“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 钱锺书 注:“旁午,四面八方。”《明史·刑法志三》:“自京师至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

将近中午。 明 潘问奇 《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诗:“旁午停征轡,炊烟得几家。” 茅盾 《雾》:“旁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

申甫

(1). 周 代名臣 申伯 和 仲山甫 的并称。《诗·大雅·崧高》:“维 申 及 甫 ,维 周 之翰。”

(2).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梁书·元帝纪》:“大国有蕃, 申 甫 惟翰。” 唐 元稹 《赠乌重胤父承玭等诰》:“载诞 颇 牧 ,降生 申 甫 。”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 文宗 震悼,手詔曰:‘惜我良将,不克令终,尚冀其忠灵不昧,他年生 申 甫 以佐予也。’”

壮观

雄奇伟观的事物或风景

颇为壮观

九峰

借喻 九疑山 。 唐 罗隐 《湘妃庙》诗:“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 苍梧 不见人。”

佳名

(1).好名声,美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祖光禄 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 王平北 闻其佳名,以两婢餉之。”

(2).好名字。 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 莲华峰 下得佳名,云褐相兼上鹤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廷试》:“ 嘉靖 末年,及今上近科,以大力得路者,改佳名以应廷对。”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