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即事·欲悉田家事

作者:王兆升 朝代:清代

郊行即事·欲悉田家事原文

欲悉田家事,无将上下暌。

儿童擎绿酒,野老馈黄梨。

忘分辞方尽,陈情意转凄。

莫云民俗薄,绥靖念残黎。

诗词问答

问:郊行即事·欲悉田家事的作者是谁?答:王兆升
问:郊行即事·欲悉田家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郊行即事·欲悉田家事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兆升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兆升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高拱乾《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2. 此组诗收于高拱乾《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参考注释

田家

(1) 农家

邀我到田家。——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农夫

无将

(1).原谓勿存叛逆簒弑之心。《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 陆德明 释文:“无将,如字……或子匠反,非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将,谓逆乱也。”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无将之戒,深著 鲁 经;不道之诛,难逃於 汉 法。”《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及 谓 贬, 綬 又当制,即草词云:‘无将之戒,旧典甚明;不道之辜,常刑罔赦。’”

(2).多反其意而用之,谓心存谋逆为“无将”。《晋书·刘聪载记》:“然后下官为殿下露表其罪,殿下与太宰拘太弟所与交通者考问之,穷其事原,主上必以无将之罪罪之。”《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废后王氏》:“皇后 王氏 ,天命不佑,华而不实。造起狱讼,朋扇朝廷,见无将之心,有可讳之恶。” 金 王若虚 《谬误杂辨》:“《公羊传》曰:‘君亲无将,将而诛焉。’盖接上文。将,弑君之辞也。 唐明皇 废 王后 詔云:‘见无将之心。’……如何道来?后人用此字往往不安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言官论人》:“﹝ 杨御史 ﹞乃云‘生前曾拜’,以实其无将之罪,更谬之甚者。”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黄梨

(1).指梨。亦指梨的品种之一。《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 三国 魏 傅巽 《七诲》:“ 桓阳 黄梨, 巠山 朱橘。”

(2).即凤梨。也称波罗。 清 褚华 《闽杂记·黄梨》:“黄梨出 泉 、 漳 、 臺湾 等处,形如芋头,大或及斗,其皮如松颗,周围有鳞,食之必去鳞,云有毒也,鳞内有根如针,着肉甚坚,须以快刀周剜方出,味极鲜爽,胜于洋桃,芭蕉果之类。 来子庚 观察言:他果多食皆损人,憔黄梨不然……《臺弯志》又云:‘波罗蜜,天波罗也;黄梨,地波罗也。波罗蜜大於黄梨,形色相似,惟皮光无鳞耳。’”

情意

对人的感情

情意甚殷。——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深厚的情意

民俗

民众的习惯;民间风俗

绥靖

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

吾在卅八年,不能绥靖区域,又值中州兵乱,秦陇倒悬,加以寝患弥笃,实思敛迹避贤。——《晋书·张轨传》

残黎

残留的民众;疲敝的民众。《明史·熊廷弼传》:“扶伤救败,收拾残黎,犹可图桑榆之效。” 清 吴伟业 《送安庆朱司李之任》诗:“百里残黎半商贾,十年同榜尽公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