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听琴二首

作者:赵嘏 朝代:唐代

代人听琴二首原文

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第五指中心最恨,数声鸣咽为何人?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连天坐忆君。
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闻。

诗词问答

问:代人听琴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赵嘏
问:代人听琴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代人听琴二首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赵嘏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嘏名句大全

赵嘏代人听琴二首书法欣赏

赵嘏代人听琴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代人听琴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独奏

通常指一个人用一种乐器演奏,有时也有其他乐器为其伴奏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五指

(1).五个手指。《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詘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左传·宣公四年》“子公食指动” 唐 孔颖达 疏:“然则手之五指之名,曰巨指(拇指)、食指、将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也。”《水浒传》第三二回:“ 武行者 听了,跳起身来,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只一掌。”

(2).五个脚指。《素问·厥论》:“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

中心

(1)

(2) 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中央

花园的中心有一个池塘

(3) 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某一方面的主要机构

商业中心

(4) 事物的主要部分

中心工作

(5) 内心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为何

为什么

湘娥

指 湘妃 。《文选·张衡<西京赋>》:“感 河冯 ,怀 湘娥 。”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言 尧 二女, 娥皇 、 女英 随 舜 不及,堕 湘水 中,因为 湘夫人 。” 晋 郭璞 《江赋》:“ 奇相 得道而宅神,乃协灵爽於 湘娥 。”《全唐诗》卷七八五载《斑竹》诗:“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 湘娥 泪血腥。” 明 莫止 《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湘娥 含笑倚竹立,山鬼窈窕堂之侧。”参见“ 湘妃 ”。

九疑

亦作“ 九嶷 ”。1.山名。在 湖南 宁远县 南。《山海经·海内经》:“南方 苍梧 之丘, 苍梧 之渊,其中有 九嶷山 , 舜 之所葬,在 长沙 零陵 界中。” 郭璞 注:“其山九谿皆相似,故云‘九疑’。”《史记·五帝本纪》:“﹝ 舜 ﹞葬於 江 南 九疑 ,是为 零陵 。” 唐 李涉 《寄荆娘写真》诗:“ 苍梧 九疑 在何处,斑斑竹泪连 瀟湘 。” 金 元好问 《湘夫人咏》:“ 九疑山 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突围到 章贡 ,埋伏到 九嶷 。”

(2).指 九疑山 之神。《楚辞·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繽其并迎。” 王逸 注:“言 巫咸 得己椒糈,则将百神蔽日来下, 舜 又使 九疑 之神,纷然来迎。”

楚水

(1).水名。一名 乳水 。即今 陕西省 商县 西乳河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楚水 注之,水源出 上洛县 西南 楚山 。昔四皓隐於 楚山 ,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於 四皓庙 东,又东逕 高车岭 南,翼带众流,北转入 丹水 。”

(2).泛指古 楚 地的江河湖泽。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横弧於 楚 水之蛟,飞鏃於 吴亭 之虎。” 唐 刘长卿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诗:“ 楚 水日夜緑,傍 江 春草滋。” 宋 苏轼 《忆江南寄纯如》诗之一:“ 楚 水别来十载, 蜀 山望断千重。” 元 赵善庆 《寨儿令·泊潭州》曲:“暮靄西收, 楚 水东流,烟草替人愁。”

连天

(1) 持续许多天

连天连夜

连天赶路

(2) 连续不断

叫苦连天

(3) 与天相连,比喻非常高的样子

水连天

惟有

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旧名

传统的概念;原来的名称。《荀子·正名》:“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於旧名,有作於新名。”《汉书·诸侯王表序》:“ 长沙 、 燕 、 代 ,虽有旧名,皆亡南北边矣。” 宋 杨万里 《谢张功父送牡丹》诗:“浅红釅紫各新样,雪白鹅黄非旧名。”

呜咽

(1)

(2) 伤心哽泣的声音

抱公膝而呜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行路亦呜咽

(3) 形容水、风等的声音凄切

逝水犹呜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