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五首·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柳絮五首·其二原文

沿塘回首忆生稊,倏忽轻棉黯欲迷。

试看逐风真荡尔,可知辞干渺愁兮。

烟中丝袅宋家殿,浪里莺流苏氏堤。

谁似参寥游物外,禅心灰尽喻沾泥。

诗词问答

问:柳絮五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柳絮五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柳絮五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四

参考注释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生稊

(1).草木再发新芽。《易·大过》:“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 王弼 注:“稊者,杨之秀也。” 唐 李白 《雉朝飞》诗:“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

(2).借以喻老年而有婚娶之事。 清 钱谦益 《<李梅公唱和初集>序》:“伊余生稊之年,爰有齐牢之遇。”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间

试看

试着看看;且看。 唐 韩愈 《盆池》诗之五:“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俺绰起这桃花瓣儿来,我试看咱,好红红的桃花瓣儿。”

可知

见“ 可知道 ”。

流苏

下垂的穗子,装饰在马车、帐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

参寥

(1).《庄子》中虚拟的人名,寓意虚空高远。《庄子·大宗师》:“ 玄冥 闻之 参寥 , 参寥 闻之 疑始 。”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云:“参,高也。高邈寥旷,不可知也。” 邓溥 《玄想》诗之二:“秋魂逍遥游,梦见居 兜率 。 参寥 闻 疑始 ,乃入寥天一。”

(2).泉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智果寺 , 宋 僧 参寥子 卜居于此,故称。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新堤旧井各无恙, 参寥 、 六一 岂念吾。” 清 孙枝蔚 《新岁寄怀王季鸿游浙中》诗:“泉水他时照鬢鬚, 参寥 、 六一 肯忘吾。”自注:“ 参寥 、 六一 ,皆泉名。”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心灰

(1).佛教语。心上的尘埃。指心中的世俗杂念。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器月希留影,心灰庶方扑。”

(2).谓心如死灰。极言消沉。 唐 白居易 《冬至夜》诗:“心灰不及炉中火,鬢雪多於砌下霜。” 宋 苏轼 《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老去心灰不復然,一麾江海意方坚。” 吴玉章 《辛亥革命》三:“同盟会的著名活动家 赵声 在 广州 起义失败后生起病来,不久就在 香港 死了; 黄兴 因事败而心灰,束手无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