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三日与罗楚入倅厅两松下梅花盛开取酒

作者:朱翌 朝代:宋代

原文

老松鳞甲待拿云,俯视梅花意亦亲。
粉色上参冬岭秀,虬枝下挽越溪真。
乘闲到此能终日,与我来游尽可人。
今代华光古韦毕,生绡一幅两传神。

诗词问答

问:《冬至后三日与罗楚入倅厅两松下梅花盛开取酒》的作者是谁?答:朱翌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朱翌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翌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朱翌冬至后三日与罗楚入倅厅两松下梅花盛开取酒书法作品欣赏
冬至后三日与罗楚入倅厅两松下梅花盛开取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鳞甲

动物用以蔽护躯体的甲壳。泛指一切有鳞和甲的水生动物

俯视

(1) 从高处往下看

从窗户可以俯视下面的院子

(2) 从高处或居高临下的地方向下看

静静地俯视他们下面的如画美景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意亦

(1).表示测度。大概,也许。 汉 张衡 《西京赋》:“及帝图时,意亦有虑乎神祇,宜其可定以为天邑。”

(2).表示选择。还是。《荀子·修身》:“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战国策·秦策二》:“诚病乎?意亦思乎?”

粉色

(1).喻女子容颜美好。借指美女。 南朝 梁 房篆 《金石乐》诗:“玉颜光粉色,罗袖拂花鈿。” 唐 李白 《邯郸南亭观妓》诗:“粉色艷日彩,舞衫拂花枝。”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唐玄宗 ﹞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

(2).白色。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 汉 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装。”

(3).指粉红色。常用以形容有关 * 的事件。

(4).粉饰;装饰。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 周 衰,王道废缺, 齐 鲁 列国学校犹在,不过粉色润饰……而未尝以教诸弟子。”

虬枝

亦作“虯枝”。盘屈的树枝。 元 吴师道 《庐山纪游赠黄伯庸》诗:“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虯枝。” 清 纳兰性德 《金山赋》:“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叶而吟风。” 茅盾 《白杨礼赞》:“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越溪

传说为 越 国美女 西施 浣纱之处。 唐 李白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诗:“ 西施 越溪 女,明艷光云海。” 五代 和凝 《宫词》之七一:“ 越溪 姝丽入深宫,俭素皆持 马后 风。” 元 萨都剌 《越溪曲》:“ 越溪 春水清见底,石罅银鱼摇短尾。”

乘闲

趁着空闲。 唐 韩愈 《复志赋》:“时乘閒以获进兮,颜垂欢而愉愉。” 明 谢榛 《元夕道院同公实子与于鳞元美子相五君得家字》诗:“乘閒来紫府,垂老问丹砂。”《歧路灯》第一○一回:“也有乘閒游览於此,题诗记名於小孔者。”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可人

适合人的心意

今代

现代,今世。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诗:“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宋 李觏 《袁州州学记》:“今代遭圣神,尔袁得圣君。”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监司待巡检》:“观此,则是使者与巡检同驛而处,同席而食,至於步行送之登舟,今代未之见也。”

华光

光华;美丽的光彩。《汉书·礼乐志》:“璧玉精,垂华光。” 颜师古 注:“言礼神之璧乃玉之精英,故有光华也。” 唐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 冰心 《国庆节前北京郊外之夜》:“忽然远处西边的树梢上,哗哗地喷出一阵华光。”

生绡

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 唐 韩愈 《桃源图》诗:“流水盘迴山百转,生綃数幅垂中堂。” 宋 王安石 《学士院画屏》诗:“六幅生綃四五峰,暮云楼阁有无中。”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 上林 花鸟写生綃,禁本 钟 王 点素毫。” 苏曼殊 《调筝人将行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诗之二:“送卿归去海潮生,点染生綃好赠行。”

一幅

(1).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后汉书·符融传》“幅巾奋褒” 唐 李贤 注:“幅巾者,以一幅之也。”《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贵者綾锦裙襦,上施锦一幅。” 宋 王安石 《陶缜菜示德逢》诗:“ 陶 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朱子语类》卷一○六:“只以一幅纸,截作三片。”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二:“在最近一期的黑板报中,针对矿山机关一些同志说得多,做得少的问题,刊出了一幅漫画。”

(2).表数量。用于景物。犹一片。 宋 陆游 《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诗:“接罗一幅烟雾薄,舴艋八尺鳧鷖轻。”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诗:“一幅秋光舒復卷,谁教尘土涴人衣。”

传神

指生动逼真地刻划出人或物的神情

诗文赏析


【原题】:
冬至后三日与罗楚入倅厅两松下梅花盛开取酒酌石台上思得名手作松梅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