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颜倅之江西

作者:释善珍 朝代:宋代

送颜倅之江西原文

槛外江流知几霜,烦君著语吊滕王。
琴中谁识啼乌曲,酒后任称司马狂。
阁序尚留唐篆刻,剑光何预晋兴亡。
此行遍览遗踪了,历有徵书出建章。

诗词问答

问:送颜倅之江西的作者是谁?答:释善珍
问:送颜倅之江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善珍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善珍名句大全

释善珍送颜倅之江西书法欣赏

释善珍送颜倅之江西书法作品欣赏
送颜倅之江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外江

(1).江名。 长江 至 湖北 枝江县 东分为二支,流经 百里洲 以南的为 外江 ,至 江陵 西南与 内江 合。参阅《嘉庆一统志》卷三四四。

(2).江名。 四川 境内, 沱湔 称为 外江 , 郫江 称为 内江 。 唐 杜甫 《寄岑嘉州》诗:“ 外江 三峡 且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疎。” 仇兆鳌 注引 邵宝之 集注:“《一统志》:‘一渠由 永康 过 新安 ,入 成都府 ,谓之 外江 。一渠由 永康 过 郫县 ,入 成都府 ,谓之 内江 。’” 唐 李商隐 《武侯庙古柏》诗:“ 蜀 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 外江 畔,老向 惠陵 东。”

(3).旧称 长江 以南为外江,也称江外。 清 方濬师 《蕉轩随录·外江》:“ 寇莱公 谓 晏元献 为外江人。 真宗 顾 元献 曰:‘ 张九龄 非江外人耶?’”按, 晏 , 抚州 临川 人, 张 , 韶州 曲江 人,都在 长江 以南。

(4). 广东 、 福建 等地人称 长江 左近及以北数省为外江,称其人为外江人。参见“ 外江话 ”。

知几

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易·繫辞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后汉书·袁绍传》:“监军之计,在於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二:“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 清 方文 《赠钱驭少》诗之二:“ 伯子 知几早,逃名 震泽 西。”

后任

被选举或委派担任公务、要职以补前任之缺的人;在原来担任某项职务的人之后担任这个职务的人

司马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姓

篆刻

刻印章(因印章多用篆文)。比喻精心书写或作文

兴亡

兴盛与衰亡

遍览

(1).普遍阅读。 唐 白居易 《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遍览古今集,都无秋雪诗。”《宋史·司马光传》:“ 光 常患歷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览,遂为《通志》八卷以献。”

(2).到处游观。 宋 王巩 《甲申杂记》:“御笔亲制置一图,出 元丰 尚书省是也,既成,亲幸遍览,悉如初旨。”

遗踪

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徵书

1.古代记载灾异征兆的纬书。《后汉书·千乘贞王伉传》:“初,迎立 灵帝 ,道路流言 悝 恨不得立,欲钞徵书。”

2.指征召或征调的文书。《后汉书·郎顗传》:“闻徵书到,夜县印綬於县廷而遁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汝父昔罢 豫章 ,徵书朝发夕至。” 唐 白居易 《策林三·议井田阡陌》:“於是生业相固,食力相济,其出财征也不待徵书而已平矣。” 明 刘基 《送李子庚之金陵》诗:“也知使者徵书急,莫厌轻舟出郭频。”

建章

见“ 建章宫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