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七夕作

作者:谢应芳 朝代:元代

菩萨蛮 七夕作原文

锋棱磨尽方藏拙。
老怀羞对天孙说。
风叶动清商。
依稀似九章。
飘萧双鬓雪。
卧看弯弯月。
月缺有时圆。
人无再少年。

诗词问答

问:菩萨蛮 七夕作的作者是谁?答:谢应芳
问:菩萨蛮 七夕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菩萨蛮 七夕作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谢应芳的名句有哪些?答:谢应芳名句大全

谢应芳菩萨蛮 七夕作书法欣赏

谢应芳菩萨蛮 七夕作书法作品欣赏
菩萨蛮 七夕作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锋棱

亦作“ 锋稜 ”。1.指物体的锋芒、棱角。 宋 司马光 《怪石》诗:“圭角老龙脊,锋稜秋剑鋏。” 清 曹寅 《砚山歌》:“按图絶似小 岱岳 ,背腹浑厚无锋稜。” 叶圣陶 《登雁塔》:“那石碑经历了一千四百多年,文字还很完整,笔画还有锋棱,可见石质之坚致。”

(2).凌厉的气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大抵总宪戇直凌人……又未尝不稍敛其锋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官大踧踖,锋稜顿减。”

(3).指刚直方正,气势凌厉。 清 曾国藩 《祭汤海秋文》:“凡今之人,善调其舌。君则不然,喙刚如铁。锋稜所值,人谁女容?” 宋晶如 注:“棱,四方木也。比喻刚方之意。” 臧克家 《自白》诗:“百炼的钢条铸成了我的骨头,那么坚韧,又那么的锋棱。”

(4).气势(直逼)。《诚意伯文集》卷一附《诚意伯次子阁门使刘仲璟长史传》:“年二十八,师事 石楼子 ,明志式虑,锋稜古人。”

见“ 锋棱 ”。

藏拙

掩藏拙劣,不以示人。常用为自谦之辞。 唐 罗隐 《自贻》诗:“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水浒传》第十九回:“ 晁某 是个不读史书的人,甚是麄卤。今日事在藏拙,甘心与头领帐下做一小卒,不弃幸甚。” 清 李渔 《慎鸾交·计竦》:“花封纵美,也敌不过亲职高,和盘托出空貽笑,倒不如藏拙为高。”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字写得坏极,请勿裱挂,为我藏拙也。”

老怀

老年人的心怀。 宋 杨万里 《和萧伯和韵》:“桃李何忙开又零,老怀易感扫还生。” 明 阮大鋮 《燕子笺·授画》:“骨肉团聚,聊慰老怀。” 叶圣陶 《穷愁》:“况吾母饮食弗周,度其老怀必有深痛至戚,惟以爱我弥甚,故不我告。”

天孙

(1).星名。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 唐 司马贞 索隐:“织女,天孙也。”

(2).指传说中巧于织造的仙女。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下土之臣,窃闻天孙,专巧於天。”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旦]今乃七夕之期,陈设瓜果,特向天孙乞巧。” 闻一多 《红烛·秋色》诗:“哦!我要请天孙织件锦袍,给我穿着你的色彩!”

(3). 泰山 的别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 泰山 一曰 天孙 ,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

清商

(1).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韩非子·十过》:“公曰:‘清商固最悲乎?’ 师旷 曰:‘不如清徵。’”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夫五声八音,清商流徵,损聪者也。” 唐 杜甫 《秋笛》诗:“清商欲尽奏,奏苦血霑衣。”

(2).谓秋风。 晋 潘岳 《悼亡诗》:“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元 范梈 《奉同元学士赋赠邓提举之官江浙》诗:“况值杪秋令,清商动凉幕。”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不至书寄用渊明九日闲居韵》:“清商发林际,颯颯动秋声。”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九章

(1).古代帝王冕服上的九种图案。《周礼·春官·司服》“享先王则衮冕” 汉 郑玄 注:“冕服九章,登龙於山,登火於宗彝,尊其神明也。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繢;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希以为绣。则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南齐书·陆澄传》:“ 泰始 六年,詔皇太子朝贺,服衮冕九章。”

(2).泛指多种图案。《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有一仙娥,自内而出,被冰綃之衣,曳霜紈之帔,戴翠凤步摇之冠,躡琼纹九章之履。”

(3).古代行军时用以指挥军队行进的九种旗章。章,旗上的图案。《管子·幼官》:“明审九章。” 石一参 注:“九章,见《兵法篇》。日章,月章,龙章,虎章,鸟章、蛇章、鹊章、狼章、韟章,是也。”

(4).即九畴。《汉书·律历志上》:“ 箕子 言 * 九章。” 颜师古 注:“ * 九章即《洪范》九畴也。”

(5).指《九章算术》。相传为 黄帝 时 隶首 所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九章》积微,故以为术。”

(6).指《九章律》。 汉 萧何 著。《汉书·刑法志》:“相国 萧何 攈摭 秦 法,取其宜於时者,作律九章。” 汉 王充 《论衡·谢短》:“法律之家,亦为儒生问曰:‘《九章》,谁所作也?’”

飘萧

(1).鬓发稀疏貌。 唐 杜甫 《义鹘行》:“飘萧觉素髮,凛欲衝儒冠。”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素髮飘萧,朱颜委谢。”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西溟言别赋赠》词:“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鬢飘萧未遇。”

(2).零落飘坠貌。 前蜀 贯休 《古塞下曲》之六:“榆叶飘萧尽,关防烽寨重。” 金 元好问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诗:“野阴时滉朗,冷雨只飘萧。”

(3).飞扬貌。 唐 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宋 苏辙 《巫山庙》诗:“採兰为飱蕙为肴,玉缶荐芰香飘萧。” 清 黄景仁 《发一宿庵》诗:“飘萧洞气成飞雨,冥漠丹根护紫泥。”

(4).飘逸潇洒。 唐 白居易 《筝》诗:“云髻飘萧緑,花颜旖旎红。”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神清骨秀气飘萧。你是神仙,休得假推掉。” 清 蒋士铨 《临川梦·了梦》:“看他鬚眉巾带恁飘萧,怎不向花前写个神仙照!”

(5).状风声。 唐 元稹 《书异》诗:“飘萧北风起,皓雪纷满庭。” 元 萨都剌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之一:“飘萧树梢风,淅沥湖上雨。” 王统照 《沉船》:“四周的树木迎着飘萧的凉风,都在同他们快摇落的叶儿私语。”

鬓雪

亦作“髩雪”。形容鬓发斑白如雪。 唐 白居易 《别行简》诗:“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鬢雪。” 宋 李昴英 《贺新郎》词:“老行要寻松竹伴,雅爱山翁鬢雪。” 清 方文 《曹子顾秘书见访感旧》诗:“别来万事沧桑改,老去重逢髩雪盈。” 清 李邺嗣 《泊定海夜哭》诗之四:“江烽催鬢雪,野爨燎衣霜。”

弯弯

(1).弯曲貌。 唐 张籍 《樵客吟》:“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 宋 杨万里 《竹枝歌》之六:“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驩乐几家愁。”《剪灯馀话·鸾鸾传》:“弯弯柳叶愁边蹙,湛湛菱花照处顰。”《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月牙弯弯挂天边》:“月牙弯弯挂天边,抗联专打游击战。”

(2).比喻歪曲、不正大。 王安友 《协作》:“ 庆山 听 徐明 净找那些弯弯情理讲,觉得有必要把问题提得高些,就严肃地说:‘大哥,你是不是不愿意接受大家的意见?’”

(3).弯子。《中国民间故事选·红潭河》:“满河的绿水流到一匹山岩下时,转个弯弯聚成了一个深潭。”

(4).比喻主意、心机。 赵树理 《三里湾·还是分开好》:“ 金生 媳妇说:‘你的弯弯儿可真多!’ 金生 和 小凤 也暗自佩服 玉梅 的脑筋。” 从维熙 《洁白的睡莲花》:“还是你这脑子弯弯多,比俺想得周到咧!”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