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倅生辰三首

作者:陈棣 朝代:宋代

李倅生辰三首原文

文章浩浩若江河,锦橐嘲吟得句多。
政恐丝纶须大手,竚看三俊在銮坡。

诗词问答

问:李倅生辰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陈棣
问:李倅生辰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棣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浩浩

(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江河

(1) 长江和黄河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

(2) 大河的泛称

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庄子·则阳》

锦橐

犹锦囊。 唐 李绅 《拜宣武军节度使》诗:“油幢并入虎旗开,锦橐从天凤詔来。” 元 迺贤 《使归》诗:“睡起无题开锦橐,春来多病怯罗衣。”参见“ 锦囊 ”。

得句

谓诗人觅得佳句。 唐 周贺 《上陕府姚中丞》诗:“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諫諍餘。” 宋 陆游 《晴甫一日复大风雨连日不止遣怀》诗:“得句已无前辈赏,开编时与古人游。” 元 萨都剌 《高邮至邵伯》诗之一:“有时得句无人和,风雨寒窻夜读书。” 清 曹寅 《秋日过访芥公》诗:“得句闻敲鉢,逃禪媿闭关。”参见“ 觅句 ”。

丝纶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孔颖达 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记》称丝纶,所以应接羣后。” 唐 杨炯 《为刘少傅谢敕书慰劳表》:“虔奉丝纶,躬亲政事。”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折齿》:“奉丝纶来报里阎,访贤才作楫济艰。”

(2).钓丝。 唐 无名氏 《渔父》词:“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 宋 张先 《满庭芳》词:“金钩细,丝纶慢捲,牵动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笑满船空载明月,下丝纶不愁无处。” 胡惠生 《赠王亦梅》诗:“ 西湖 风景好,何日理丝纶。”

(3).即丝。粗于丝者为纶。 三国 魏 曹植 《车渠椀赋》:“緼丝纶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大手

犹高手。指工于文辞的名家。 唐 僧鸾 《赠李粲秀才》诗:“颯风驱雷暂不停,始向场中称大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北杂剧已为 金 元 大手擅胜场,今人不復能措手。曾见 汪太函 四作……都非当行。”参见“ 大手笔 ”。

三俊

古指具备刚、柔、正直三德的人。《书·立政》:“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 孔颖达 疏:“三俊即是《洪范》所言刚克、柔克、正直三德之俊也。”一说谓有常伯、常任、准人之才者。见 蔡沉 集传。三个并称的俊杰。(1)指 汉 之 张良 、 萧何 、 韩信 。《晋书·郑冲传》:“ 泰始 六年,詔曰:‘昔 汉祖 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2)指 汉 之 郦食其 、 田横 、 韩信 。《汉书·蒯通伍被等传赞》:“ 蒯通 一説而丧三儁,其得不亨者,幸也。”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亨 酈食其 ,败 田横 ,骄 韩信 也。”(3)指 晋 之 顾荣 、 陆机 、 陆云 。《晋书·顾荣传》:“ 吴 平,﹝ 顾荣 ﹞与 陆机 兄弟同入 洛 ,时人号为‘三俊’。”(4)指 唐 之 李绅 、 李德裕 、 元稹 。《旧唐书·李绅传》:“岁餘, 穆宗 召为翰林学士,与 李德裕 、 元稹 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情意相善。”(5)指 宋 之 陈希亮 、 陈庸 、 陈谕 。《宋史·陈希亮传》:“﹝ 希亮 ﹞业成,乃召兄子 庸 、 諭 使学,遂俱中 天圣 八年进士第,里人表其閭曰:‘三儁’。”(6)指 元 之 曹元用 、 元明善 、 张养浩 。《元史·曹元用传》:“﹝ 元用 ﹞转中书省右司掾,与 清河 元明善 、 济南 张养浩 ,同时号为‘三俊’。”(7)指 明 之 顾璘 、 陈沂 、 王韦 。《明史·文苑传二·顾璘》:“初, 璘 与同里 陈沂 、 王韦 ,号‘金陵三俊’。”

銮坡

唐德宗 时,尝移学士院于 金銮殿 旁的 金銮坡 上,后遂以 銮坡 为翰林院的别称。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纶掖清光注,鑾坡茂渥霑。”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职居鼇禁,名重鑾坡。” 清 赵翼 《彭芸楣尚书挽诗》:“同试鑾坡赋独工,清班敭歷到司空。”参阅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