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怀黄晦木·其二

作者:吕留良 朝代:明代

次韵寄怀黄晦木·其二原文

研墨作君书,踟蹰过半夜。

踟蹰欲何为,窥盎复视架。

想君卧破屋,镫火穿壁罅。

岂无木绵衣,未冬先典夏。

但用江西窑,莫求哥定斝。

但搭日行船,不怕长安坝。

姜桂性不移,物理渐轻赦。

曾约石榴红,襆被到寒舍。

忽忽篱豆黄,梧桐叶相藉。

吾亦苦痁鬼,中虚变暴下。

至今两颊窊,时时复洞泻。

内伤脾胃病,饮食颇难化。

五心一烦热,便忆冰与蔗。

引领黄昏汤,来起此番炙。

泥水绝高名,读书兼猎射。

从来霜雪姿,不向北风谢。

诗词问答

问:次韵寄怀黄晦木·其二的作者是谁?答:吕留良
问:次韵寄怀黄晦木·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吕留良的名句有哪些?答:吕留良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祃韵

参考注释

踟蹰

(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半夜

(1) 夜的中间;特指夜里12点钟

(2) 一夜之半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聊斋志异·促织》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破屋

(1).破陋的房屋。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四:“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一片月落牀,四壁风入衣。” 宋 苏轼 《纸帐》诗:“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宋史·隐逸传下·刘愚》:“﹝ 徐氏 ﹞遂归于 愚 ,居破屋中,一事机杼。”

(2).击穿房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俄顷,疾雷破屋,女已无矣。”

镫火

灯火。古代油灯的火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佛前鐙火荧荧,老僧正在定中,令人肃然畏仰。”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邹县谒孟庙晚宿孟博士第中诗》:“今夜断机堂外住,主人鐙火照松关。”

穿壁

(1).《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 ﹞勤学而无烛,隣舍有烛而不逮, 衡 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暎光而读之。”后以形容学习勤苦。 北周 宇文逌 《<庾开府集>序》:“穿壁未勤,映萤愈甚。”

(2).凿通墙壁。《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封爵未下,会 蒙 疾发……时有鍼加, 权 为之惨慽,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狂剧时穿壁,羣强几触藩。”

绵衣

亦作“緜衣”。1.内装丝绵的衣服。 宋 无名氏 《释常谈·挟纩》:“著緜衣,谓之挟纊。”

(2).指装棉絮的衣服。绵,通“ 棉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一阵西风,正从门圈子里刮来,身上又无绵衣,肚中又饿,刮起一身鷄皮栗子,把不住的寒颤。”

先典

上古的典籍。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復,先典攸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自 秦 用篆书,焚烧先典,古文絶矣。”

江西

中国东南部的省。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3320万,省会南昌。赣江南北贯全省,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省的北部;湖周围平原为主要产粮区。立于鄱阳湖入长江口西侧的庐山为著名避暑胜地。位于省西部的井岗山为中国 * 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之。南部是世界著名的钨矿产地

行船

通行船只;驾驶船只

不怕

——连词。犹言纵然,即使

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儒林外史》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姜桂

生姜和肉桂。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夫薑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夫薑桂同地,辛在本性。”后常以“薑桂”比喻人的本性刚直。《宋史·晏敦复传》:“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况吾薑桂之性,到老愈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后以给事中转 建昌道 ,忤总督,直揭部科,可谓薑桂之性,至老不移。” 清 钮琇 《觚賸·惠士陈言》:“或者恐逆鳞之祸烈,而公则鱼水之契方深;或者疑晚岁之气衰,而公则薑桂之性未泯。”

物理

(1) 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2) 物理学

石榴红

像石榴花一般的朱红色。《红楼梦》第九一回:“﹝ 宝蟾 ﹞上面繫一条松花緑半新的汗巾,下面并无穿裙,正露着石榴红洒花夹裤,一双新绣红鞋。”

襆被

(1).用包袱裹束衣被,意为整理行装。《晋书·魏舒传》:“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 舒 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载笔儒林多岁月,襆被 文昌 事 吴 越 。”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卿若愿往,我先观其家可居,即襆被而往,作一月盘桓何如?” 童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事势至此,殆非即日襆被出馆不可。”

(2).铺盖卷,行李。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一:“至 祥曦殿 ,则禁卫皆已擐甲;乘舆服御,皆已陈列,六宫襆被,皆将升车矣。” 明 张煌言 《北征录》:“导者见村中之遮余,必谓事露,计不返顾,并余襆被亦负之而趋。”

(3).专指被子。 清 曹寅 《凄凉犯·塞柝》词:“寄语可怜子,贫家也有蒙头襆被。”

幞被:用袱子包扎衣被,意为整理行装。 唐 罗隐 《投寄韦右丞》诗:“幞被从谁起,持纲自此新。” 宋 苏轼 《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东来寄食似孤云,幞被真成一宿贫。”参见“ 襆被 ”。

寒舍

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

请二位光临寒舍一叙

忽忽

(1) 失意貌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2) 时间快速飞逝的样子

离开杭州,忽忽又是一年

豆黄

指豆瓣。用来酿酒或制酱。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酱法》:“啮看:豆黄色黑极熟,乃下,日曝取乾。” 缪启愉 校释:“豆黄,指豆瓣。”

梧桐

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相藉

互相借物。《墨子·号令》:“客、主人无得与言及相藉。”

互相枕藉;互相践踏。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呼嘘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何经文》:“贼惊乱,自相藉坠厓死。”

痁鬼

指生疫病而死者。 清 许湄 《双溪坪勘灾》诗:“痁 * 村聚,牂羊户户同。救灾长吏职,无术起哀鸿。”

中虚

(1).指胸腔。《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 杨倞 注:“心居於中空虚之地。” 梁启雄 释:“指人体上的胸腔。”

(2).指心。《子华子·北宫子仕》:“夫人之中虚也,不得其所欲则疑,得其所不欲则惑;疑惑载於中虚,则荆棘生矣。” 宋 苏轼 《读道藏》诗:“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3).里面空虚。《鹖冠子·学问》:“中虚外博,虽博必虚。” 晋 傅咸 《琵琶赋序》:“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之象也。”

(4).犹虚心。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是故 曾点 终於狂而不实,而 曾参 信道之后,遂能以中虚而不易终身之定守者,则夫子来归而后得斯人也。”

(5).中气虚弱。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暴下

急性腹泻。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宋 苏轼 《与米元章书》之二六:“某昨日饮冷过度,夜暴下,旦復疲甚。”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北人至南方,一尝海物,輒苦暴下。”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时复

犹时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 唐 杜甫 《溪上》诗:“ 西江 使船至,时復问京华。”

洞泻

腹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诸泄总括》:“寒湿洞泻即寒泻,鸭溏清彻痛雷鸣。”《镜花缘》第六一回:“餘如成洞泻,成呕逆,以及腹痛、黄瘦种种内伤,皆茶之为害,而人不知。”

伤脾胃

喻损害。 茅盾 《锻炼》十七:“你不肯去,我去!白问一声,又不伤脾胃。”

饮食

(1) 饭菜

含热量低的饮食

(2) 吃喝

五心

犹言内心,心思。《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你这个人,就是五心不定,最后准得输个干干净净!”参见“ 五内 ”。

烦热

闷热,使人烦躁。 唐 杜甫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寧君躯。” 王统照 《号声》:“多么烦热的夏天,幸亏还是傍晚的时候。”

引领

伸直脖子 ,形容殷切期待的样子

如有不嗜 * 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梁惠王》

武王设朝,士民皆喜;依圣治事,民皆引领。——《武王伐纣平话》

黄昏汤

中医古方汤剂名。治肺痈病。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外证已解中尚强,探囊一试黄昏汤。”

此番

这次。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此番破尽传奇格,丑旦联姻真叵测。”《儒林外史》第十七回:“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酒饭,叫他拜做老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他此番回到家乡,先不到家,在外面捱到天黑,方才掩了回去。”

泥水

(1).带泥土的水。《周礼·地官·掌蜃》“共白盛之蜃” 唐 贾公彦 疏:“蜃蛤在泥水之中。” 宋 苏轼 《次韵答贾耘老》:“夜航争路泥水澁,牵挽直欲来 瓜洲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纵説你玉洁冰清,于心无愧,究竟起来,到底要算一块温润美玉多了一点黑青;一方透亮净冰着了一痕泥水。”

(2).指建造房屋。 宋 苏轼 《答程天侔书》之一:“近与儿子结茅屋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貲矣。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又有 王介石 者, 儋州 助 坡 筑屋五间,躬泥水之役,苦甚於奴隶。”

高名

很高的名望

少有高名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猎射

犹打猎。《汉书·贾山传》:“令从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直与之日日猎射,击兔伐狐,以伤大业。” 唐 杜甫 《昔游》诗:“肉食三十万,猎射起黄埃。”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一折:“大小头目,便收拾鞍马,打点鹰犬,公子要打围猎射去。” 明 唐顺之 《赠宜兴尹林君序》:“其民人工织屨、治丝葛、善猎射,自食其土,不游贾于四方。”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霜雪

(1).霜和雪。《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阴气胜则凝为霜雪。”

(2).谓经受霜雪。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草木不霜雪,则生意不固。”

(3).喻高洁的情操。 汉 孔融 《荐祢衡疏》:“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虽遇尘雾,犹振霜雪。” 北魏 常景 《严君平》诗:“ 严君 性沉静,立志明霜雪。”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卢仝》:“ 仝 志怀霜雪,操拟松柏。”

(4).喻指雪亮的剑光。 唐 杜甫 《暮秋呈苏涣侍御》诗:“倾壶簫管动白髮,儛剑霜雪吹青春。” 仇兆鳌 注:“霜雪,指剑光。”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出匣纷纷霜雪寒,入手辉辉星斗现。”

(5).指寒光闪烁的刀剑。 唐 李白 《赠友人》诗之二:“袖中 赵 匕首,买自 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 燕 復歷 秦 。”

(6).喻指白发。 唐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霜雪,喻头白也。” 宋 苏轼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更欲河边几来往,祇今霜雪已蒙头。”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蒿目为时忧,年未艾,霜雪盈头。”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一头青丝在短短几天之内,以至是在一夜之间化为霜雪。”

(7).喻冷峻的面部表情。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一折:“则见那冬凌霜雪都堆在两眉间。”《花城》1981年第6期:“ 王嘉 却像输了球的运动员,满脸霜雪,十分恼怒。”

(8).喻阴冷的环境,严酷的遭遇。 清 郑燮 《怀舍弟墨》诗:“含悽度霜雪,努力爱秋春。” 丁一岚 《<燕山夜话>再版序》:“这本《燕山夜话》虽遇严酷的霜雪,却并未失去勃勃生机。”

北风

(1) 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

(2) 尤指大平原上突然的强北风或得克萨斯以及墨西哥湾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样的风

(3)

(4) 一种强北风,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

(5) 西班牙的冬季北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