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得善题清华阁

作者:朱谋晋 朝代:明代

为得善题清华阁原文

临湖阁榭曲堪凭,坐得群公第一层。

户外人归初射鸭,堂前客散尚呼鹰。

汀花日度闻歌舫,岸柳宵藏伴读灯。

多暇知君向西啸,隔城山翠扑眉棱。

诗词问答

问:为得善题清华阁的作者是谁?答:朱谋晋
问:为得善题清华阁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为得善题清华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朱谋晋的名句有哪些?答:朱谋晋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参考注释

公第

官邸。《晋书·姚兴载记下》:“尚书 姚沙弥 曰:‘若太子有备,不来迎侍,当奉乘舆直趋公第。’”

户外

(1) 室外露天处

在正餐时间从户外回来

(2) 作为与室内有区别的室外

在户外度过白天

射鸭

(1).古时的一种游戏。 唐 王建 《宫中三台词》之八三:“鱼藻池边射鸭,芙蓉苑里看花。”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八三:“新教内人供射鸭,长将弓箭绕池头。”《新五代史·晋出帝纪》:“﹝ 开运 三年春二月﹞壬午,射鸭於 板桥 。”

(2).射猎野鸭。 明 高启 《射鸭词》:“射鸭去,清江曙;射鸭返,迴塘晚。秋菱叶烂烟雨晴,鸭羣未下媒先鸣。”

堂前

(1).正房前面。 汉 无名氏 《艳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簷,桃李罗堂前。”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2).正厅。 唐 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翠莲 ﹞泡了一盘茶,托至堂前,摆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请公公、婆婆堂前吃茶。’”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羿 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头看着对面壁上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

(3).代指母亲。《宋史·列女传·陈堂前》:“ 陈堂前 , 汉州 雒县 王氏 女,节操行义为乡人所敬,但呼曰堂前,犹私家尊其母也。”

呼鹰

呼鹰以逐兽,因指行猎。 唐 李白 《南都行》:“走马 红阳城 ,呼鹰 白河 湾。”《新唐书·姚崇传》:“帝曰:‘公知猎乎?’﹝ 姚崇 ﹞对曰:‘少所习也。臣年二十,居 广成泽 ,以呼鹰逐兽为乐。’” 明 陈子龙 《赠孙克咸》诗:“时与少年四五辈,呼鹰走马登高臺。” 马骏声 《醉题酒家壁》诗:“黄金浪掷唱呼鹰,饭牛屠狗皆知己。”

日度

(1).一天一天地过去。《楚辞·九叹·惜贤》:“时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 王逸 注:“度,去也。”《文选·陆机<叹逝赋>》:“川閲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 吕延济 注:“终日流去而后水相续。”

(2).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度数。《宋书·律历志中》:“推日度术曰:以纪法乘朔积日,满周天去之,餘以纪法除之,所得为度,不尽为分。”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今则分为二説者,盖日度随黄道岁差。”

歌舫

即歌舟。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诗:“清风满谈度,明月临歌舫。” 清 黄景仁 《湖楼夜起》诗:“渔舠歌舫寂无踪,梦醒湖云第几重?”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的船好好的停着,一只歌舫划向我们来了。”参见“ 歌舟 ”。

伴读

(1) 旧时教授富家子弟的读书人;又官名,宋代各王府中陪皇侄皇孙读书的人

(2) 旧指陪同富家子弟一起学习的书童

山翠

翠绿的山色。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 唐 王维 《华子冈》诗:“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宋 欧阳修 《逸老亭》诗:“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清 厉鹗 《永兴寺二雪堂晓起看绿萼梅》诗:“是时春空霽,山翠争便娟。”

眉棱

见“ 眉棱 ”。

亦作“ 眉稜 ”。生长眉毛的略微高起的部位。 唐 李贺 《听颖师琴歌》:“ 竺 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明 袁宏道 《有所思》诗:“眉稜万斤重,白日沉幽墨。”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笑彼纷纷乳臭,标胜气於眉稜;亦且截截諞言,夸清班於颊舌。”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他﹞有一回竟跌下树来磕破了头,又不给好好地医治,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