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山东学政谢溶生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赐山东学政谢溶生原文

圣贤桑梓地,俊秀鉴衡司。

胜任诚非易,不鳏在有为。

迁乔思已早,刈楚念人迟。

士习民风倡,勖哉法则持。

诗词问答

问:赐山东学政谢溶生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赐山东学政谢溶生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赐山东学政谢溶生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七

参考注释

圣贤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桑梓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俊秀

容貌清秀漂亮;秀美

她生得美貌俊秀

鉴衡

亦作“鉴衡”。鉴别,评定。 明 李东阳 《拟杨文懿公谥议》:“又见诸考校,为鑑衡模范,昭不可掩。” 清 汪懋琨 《<白雨斋词话>序》:“予窃喜鉴衡不爽,而生之素所蓄积可知矣。”

胜任

足以担任

他具备胜任高级职务的素质

有为

做出成绩

奋发有为

大有为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迁乔

(1).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谓鸟从低处迁往高处。 南朝 梁 刘孝绰 《咏百舌》:“迁乔声迥出,赴谷响幽深。” 唐 李峤 《莺》诗:“写囀清弦里,迁乔暗木中。” 唐 孙昌胤 《清明》诗:“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2).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中华有顾瞻之哀,幽谷无迁乔之望。”《陈书·陈宝应传》:“起家临郡,兼昼绣之荣;裂地置州,假藩麾之盛。自谷迁乔,孰復为拟?” 唐 卢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诗:“忽忝专城奉六条,自怜出谷屡迁乔。”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坐湿青衫》:“教坊中声名久标,便于归须从俊髦,出幽谷正宜及早,从今夜好迁乔。”

(3).犹乔迁。 清 李调元 《题李鹤林<听莺图>兼求墨兰》诗:“ 惕斋 始迁乔,种花满书屋。”

士习

士大夫的风气;读书人的风气。 明 宋濂 《评浦阳人物·宋太学生何敏中》:“愚谓世衰道微,士习日靡,工文辞而苟利禄,奔走乞哀於权倖之门,惟恐不一售者有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士人无赖》:“国朝士风之敝,浸淫於 正统 ,而靡溃於 成化 ……至 宪宗 朝, 万安 居外, 万妃 居内,士习遂大坏。”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一》:“士习果正,则仕风未有不清者。此正本清源之説也。”《清史稿·世宗纪》:“乙卯,詔 浙江 士习敝坏,工为怀挟,停其乡会试。”

民风

民众的风气;民间风俗

民风淳朴

法则

(1) 规律

自然的法则

(2) 法度;规范

(3) 方法,办法

我教你一个法则,唤做负荆请罪。——《水浒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