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作者:刘志渊 朝代:元代

水龙吟原文

名高三昧丹青匠。
貌出玄元古样。
明金绘素,堂堂殊胜,本来真状。
宝殿严供养。
摄诸方、群魔胆丧。
露说经消息,真风郁郁,感人人,总归向。
外肃威仪瞻仰。
内须明、物离心上。
这些儿妙用,无为无作,无中有相。
变机无障。
纳十方、廓开玄量。
契太空一点,虚无活计,壮神通藏。

诗词问答

问:水龙吟的作者是谁?答:刘志渊
问:水龙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水龙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志渊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志渊名句大全

刘志渊水龙吟书法欣赏

刘志渊水龙吟书法作品欣赏
水龙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名高

崇高的声誉;名声显著。《韩非子·说难》:“所説出於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往者 毛孝先 、 崔季珪 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

三昧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玄元

(1).谓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一体之气。亦泛指天宇,天空。《淮南子·本经训》:“当此之时,玄元至碭而运照。” 高诱 注:“玄,天也;元,气也。碭,大也。”一本作“ 玄玄 ”。

(2).道家所称为天地万物本源的道。《晋书·李玄盛传》:“涉至虚以诞驾,乘有舆於本无,禀玄元而陶衍,承景灵之冥符。”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玄元包橐籥,紫气何逶迤。”

(3).指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玄元”。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惟太上皇帝陛下,道继 玄元 ,业纘皇极。”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若能参透诗中意,尽在 玄元 一卷书。” 清 金农 《老子祠李花》诗:“玉鈿雾縠休轻比,恐污 玄元 七叶孙。”参见“ 玄元皇帝 ”。

绘素

(1).在白色底子上绘画。引申指图画。 唐 李峤 《与崔少府书》:“雕逾绘素,采夺华虫之饰;韵动旋宫,响入飞龙之奏。”

(2).指绘画。 唐 郑谷 《答谢段赞善》诗:“留心於绘素,得事在烟波。” 采畴 《<谢亦嚣诗集>序》:“吾友 谢子 亦嚣 ,性情閒雅,躭吟咏,又擅绘素。”参见“ 绘事后素 ”。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殊胜

(1).稍胜;略胜。《宋书·范晔传》:“号泣何关人,向见道边亲故相瞻望,亦殊胜不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晋宋诗》:“ 晋 人 张 陆 辈,惟 景阳 殊胜,在 太冲 之下,诸家之上。”

(2).特别优美。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舒州 皖公山 洞,留题甚众……予尝亲到名公题刻已遍,山水殊胜。”

(3).指特别的胜境。 唐 柳宗元 《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见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胜。” 宋 朱熹 《念奴娇》词:“絶艷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本来

(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宝殿

(1).佛殿;神殿。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序》:“高门洞啟,不因铜马之饰;宝殿霞开,无假凤皇之瑞。”《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天宫现彩,宝殿生云;仙乐悠扬,香烟繚绕。”

(2).泛称宫殿。多指帝王的宫殿。 元 赵孟頫 《宫中口号》:“日照黄金宝殿开,雕阑玉砌拥层臺。”《三侠五义》第一回:“ 真宗 玩赏,进了宝殿,归了御座, 李 刘 二妃陪侍。”

供养

(1) 给…提供生计,赡养

我一定供养你

(2) 供给长辈或年长的人生活需要

供养老人

(3) 饲养,养活

就是它们,供养着几百亿吨级的海洋动物,是真正的海洋牧草。——《海洋与生命》

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长,每只工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荔枝蜜》

诸方

(1).各地方。《晋书·何劭传》:“每诸方贡献,帝輒赐之,而观其占谢焉。” 南朝 梁元帝 《庾先生承先墓志》:“诸方未游,佳城已望。”《新唐书·百官志二》:“大朝会,诸方起居,则受其表状。”

(2).犹诸道。 宋 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3).别的方位;别的地方。《太平广记》卷二 * 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见闻·韩伸》:“又或云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诸方纵人牵之不去。”《景德传灯录·池州南泉普愿禅师》:“僧辞,问云:‘学人到诸方,有人问和尚近日作么生,未审如何祇对。’”

说经

(1).讲解儒家的经书。 汉 王充 《论衡·书解》:“著作者为文儒,説经者为世儒。”《后汉书·儒林传·杨政》:“京师为之语曰:‘説经鏗鏗 杨子行 。’教授数百人。”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辨<明史纪事本末>非窃书》:“ 六朝 、 唐 、 宋 、 元 、 明 ,説经者林立。”

(2). 宋 代“说话人”说话类别之一。内容为讲说佛经故事。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説经,谓演説佛书。”《西湖老人繁胜录》:“説经, 长啸和尚 、 彭道安 、 陆妙慧 、 陆妙净 。”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真风

淳朴的风俗。亦指淳朴的风范。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劝一 柳下惠 ,而千万人立真风矣。” 唐 鲍溶 《题吴徵君岩居》诗:“ 尧 泽润天下, 许由 心不知,真风存绵緜,常与达者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陶渊明祠堂记》:“不藉琴以为雅,故无絃亦可;不因酒以为达,故把菊自足。真风所播,直扫 魏 晋 浇习。”

郁郁

(1) 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

(2) 形容忧伤苦闷

郁郁不乐

感人

(1) 令人感动

生动感人

(2) 激起感情的

感人的艺术

总归

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无论怎样一定如此,相当于“终究”

事实总归是事实,怎么也抹煞不了

威仪

(1) 仪表威武严肃;军容整齐的

(2) 指随从

瞻仰

(1) 恭敬地观看

瞻仰遗容

(2) 仰视

瞻仰昊天

离心

(1) 异心,叛离的心志

离心离德

(2) 离开中心

离心力

这些儿

(1).犹言这一下子。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恰纔见 明妃 回来,这些儿如何就不见了?”

(2).见“ 这些 ”。

妙用

奇妙的作用或用处

妙用无穷

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无作

(1).犹不使,不让。《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 孔 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

(2).不自作,不卖弄。《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 孔 传:“无敢为小聪明,作异辩,以变乱旧典文章。”

(3).不发生,不兴起。《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惟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4).犹言无为而治。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问:歷观前世,天下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厌乱而思静,上亦虚心而无作,是以公私富溢,刑罚清省。” 宋 苏轼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典礼从 周 旧,官仪与 汉 隆。谁知本无作,千古自承风。”

(5).佛教语。谓无因缘之造作。《央掘魔罗经》卷二:“如来性是无作。”《百喻经·索无物喻》:“第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荆公<字说>多用佛经语》:“无土以为穴,则空无相;无工以穴之,则空无作。无相无作,则空名不立。”

有相

(1).谓有贵相。 汉 王充 《论衡·命义》:“犹 高祖 初起,相工入 丰 沛 之邦,多封侯之人矣。未必老少男女俱贵而有相也。”《北史·齐纪中·文宣帝》:“﹝ 武明太后 ﹞及产,命之曰 侯尼于 , 鲜卑 言有相子也。” 唐 白居易 《自咏》:“形容瘦薄诗情苦,岂是人间有相人?”

(2).指有贵相的人。《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阎庚》:“鬼云:‘ 庚 命贫,无位禄。’ 仁亶 问:‘何以致之?’鬼云:‘或绊得佳女,配之有相,当能得耳。’”

(3).佛教语。佛教主张万有皆空,心体本寂。称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为“有相”。相,指事物的形象状态。 唐 一行 《大日经疏》卷一:“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唯师説始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何谓违宗?彼以物有如种极微也。而忌言人有菴摩罗识。因言无相者无有。詰之曰:如种极微有相不?则解矣。”

变机

(1).转机。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虽居长而行三,故上下呼 芸 为‘三娘’;后忽呼为‘三太太’。始而戏呼,继成习惯,甚至尊卑长幼,皆以‘三太太’呼之。此家庭之变机歟?”

(2).变乱的征兆。 清 王韬 《土胜俄不足恃》:“肘腋之间,无非祸乱所萌,变机所伏。”

十方

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廓开

(1).开辟。 汉 张衡 《西京赋》:“廓开九市,通闤带闠。”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首在理 河 源,或於近源处递修层坝以节其流,或廓开一湖以停蓄之。”

(2).阐扬;阐明。《后汉书·班超传》:“今不廓开朝廷之德,而拘屯戍之费,若北虏遂炽,岂安边久长之策哉!”《三国志·吴志·鲁肃传》:“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太空

(1)

(2)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区域

(3) 太阳系以外的所有宇宙

(4) 天空

时时有一缕愁烦,像澄清的太空中的云翳一样,沾污了心的明净。——叶圣陶《倪焕之》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虚无

(1) 荒诞无稽

(2) 天空

高标连汗漫,向望接虚无。——柳宗元《省试观庆云图》诗

活计

(1) 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

针线活计

(2) 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安排活计

(3) 生计,也指维持生活

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神通

佛教指神佛具有的神奇能力,今指出奇的手段或本领

大显神通

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 鲁迅《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