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夜叉婆

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满庭芳 夜叉婆原文

扑粉施朱,画眉补鬓,巧言令色柔和。
暗藏机狡,名唤夜叉婆。
面善心乖性恶,纤纤指、鹰爪无过。
夸体段,取人性命,入夜骋喽罗。
遇师方省觉,要逃业障,须避冤魔。
纵水云游历,远离巢窝。
急急完全神气,累功行、岂敢蹉跎。
酬心愿,劝人修炼,功到洞仙歌。

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夜叉婆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满庭芳 夜叉婆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 夜叉婆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扑粉

往脸上或身上拍擦香粉或爽身粉

施朱

(1).涂以红色。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 苏轼 《红梅》诗之二:“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2).犹言涂脂抹粉。 清 戴名世 《洪崑霞制义序》:“乃一旦见有悦之者,则亦遂施朱涂粉,居然自以为国色。此窈窕贞静之女所疾趋而避者也。”

画眉

(1) 画眉亚科的一种鸟( Garrulax canorus ),鸣声婉转动听,是著名的笼禽,产地陕、甘以南的中国南部和东部。因有色眼圈而得此名

(2) 以黛描绘眉毛

巧言令色

用动听的言语和伪善的面目取悦于人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柔和

柔软,温和

柔和的光线

性情柔和

藏机

(1).藏匿才智;藏匿心机。 唐 李绅 《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 * 开蒙,藏机匿圣。” 明 唐顺之 《常熟县二烈祠记》:“妻既见窘迫,于是藏机匿哀,阳许二兇以婚而缓其期。”

(2).犹射覆。猜暗藏之物。 元 无名氏 《博望烧屯》第四折:“我这哥哥,难比其餘的,可会藏机之术。您这元帅府下,者么您甚么物件,不问你藏在何处,我这哥哥便得知道。”

夜叉

(1) 能啖鬼或捷疾鬼,佛教徒所说的一种 * 恶鬼或腾飞空中、速疾隐秘之恶鬼。原为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

(2) 比喻相貌丑陋、凶恶的人

面善

(1) 面熟

(2) 面容和蔼可亲

性恶

战国 时 荀子 的观点之一。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必须以礼义刑罚治之,才能使之改恶从善。与 孟子 的性善论相对立,也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参见“ 性善 ”。

纤纤

形容小巧或细长而柔美

十指纤纤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鹰爪

(1).嫩茶。因其状如鹰爪,故称。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建茶品第》:“凡茶芽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鋭,故号芽茶。” 宋 梅尧臣 《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因以为谢》诗:“始於 欧阳永叔 席,乃识 双井 絶品茶,次逢 江 东 许子春 ,又出鹰爪与露芽。” 宋 杨万里 《上元后犹寒》诗:“旧来池上金丝柳,新学 江西 鹰爪茶。”

(2).常绿灌木。攀缘茎,叶子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花淡绿色至淡黄色,有浓厚的香味,可提取香精,也可用来熏茶叶。通称鹰爪花。也叫莺爪。

无过

(1).没有过失。《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史记·蒙恬列传》:“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文献通考·经籍五》:“诗发乎情者也,而情之所发,其辞不能无过。”

(2).没有超过。《史记·苏秦列传》:“夫挟彊 秦 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法苑珠林》卷七:“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无过婬欲。”《金史·乐志上》:“所以承天,无过乎质。天其祐之,惟精惟一。”

(3).不外乎,只不过。 唐 白居易 《白发》诗:“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折:“你把那行装整顿,无过是一琴一鹤紧随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陈德甫 ﹞无过在解舖里上些帐目,管些收钱举债的勾当。”

(4).犹不如,比不上。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俺天生的快手贼无过。衙舍里消消没的睃,扛酒去前坡。”

体段

(1).身段;体态。 宋 朱淑真 《会魏夫人席上命小鬟妙舞曲终求诗于予以飞雪满群山为韵作五绝·飞字韵》:“管弦催上锦裀时,体段轻盈只欲飞。” 宋 柳师尹 《王幼玉记》:“皇都年少是 柳君 ,体段风流万事足。”

(2).指事物的形象。《朱子语类》卷二四:“问: 李先生 谓 颜子 ‘圣人体段已具’。‘体段’二字,莫只是言箇模样否?曰:‘然。’” 明 宋濂 《径山愚庵禅师四会语序》:“若如来 * 则不然,既无体段,又无方所。”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篇十一》:“而以準之天,则将谓天有‘巍巍’之体段,其亦陋矣。”

(3).指字或诗文的形式、结构。 唐 韦续 《书诀墨薮》:“ 虞世南 书体段遒媚,举止不凡。”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此剧(《西厢记》)只因改北成南,遂变尽词场格局:或因前曲与前曲字句相同,后曲与后曲体段不合,遂向别宫别调随取一曲以联络之,此宫调之不能尽合也。”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宣王 时代又比较庄重起来,但和 周 初的庄严体段不同,而有比较自由开放的味道。”

(4).指本体。《朱子语类》卷六二:“‘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是言道之体段如此。”

(5).犹体统;举止。《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这女子娇模娇样,好像个妓女,全没良家体段。”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市儿初合卺,亦须一杯薄浆酒;汝家沃饶,当即不难。清醒相对,是何体段?”

取人

选择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 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 宰予 ;以貌取人,失之 子羽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一·世道》:“富贵易溺,道义难行,近惟科目取人,举业日盛而经学浅也。人心尤入於利,故贿赂公行而礼币无,誌名太甚而史书非,諂諛日盛而风俗薄。”

性命

指生物的生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偷性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身心性命。——清· 刘开《问说》

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

喽罗

(1) 机智,伶俐

喽罗儿读书,何异摧枯朽。——卢仝《寄男抱孙诗》

(2) 聚众起事头目的兵卒

如今山上添了一伙强人,扎下一个山寨,聚集着五、七百小喽罗,有百十匹好马。——《水浒传》

(3) 听从他人指挥的人

倒爷一个眼色,喽罗们就上来了

省觉

(1).觉悟,明白。《坛经·忏悔品》:“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

(2).觉察;发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阴府辩词》:“侧室 刁氏 有娠,妻怒之,箠挞苦楚,昼夜不息,数次自经与溺,以省觉不得死。”

(3).苏醒,睡醒。《水浒传》第四五回:“若怕五更睡着了,不知省觉,却那里寻得一个报晓的头陀,买他来后门头,大敲木鱼,高声叫佛,便好出去。”《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和尚鼻息如雷,那里摇得觉……自初更摇起,只要守和尚省觉,直守到五更,也不省。”

业障

(1) 佛教指妨碍修行的罪恶

(2) 长辈骂不肖子弟的话

(3) 借指金钱

应伯爵因记挂着二人许了他些业障儿,趁此机会好向他要。——《 * 》

水云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水云鱼鳞。” 高诱 注:“水气出云似鱼鳞。”

(3).指将要下雨的云。 茅盾 《脱险杂记·太平凡的故事》:“雨渐小渐止,但满山水云,随时会变成雨下来。”

游历

(1) 到远地游览;考察

游历名山大川

(2) 漫游

远离

(1).远远地离开。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章炳麟 《菌说》:“吾观《六波罗密经》言 忉利天 临命终时,天女眷属,皆悉远离,弃之如草。”

(2).佛教谓达到超脱生死境界之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诵经·释慧皎》:“﹝ 慧弥 ﹞年十六出家,及具戒之后,志修远离。”

急急

(1).急切貌。《北史·刘芳传》:“澹然自守,不急急於荣利,不戚戚於贫贱,乃著《穷通论》以 * 。”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岂今几筵之下可为身名之计乎?不然何急急於言哉。”《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襄敏公 见众人急急之状,到问道:‘你等去未多时,如何一齐跑了回来?’” 鲁迅 《书信集·致周作人》:“该号既于十月方出,何以如此之急急耶?”

(2).急忙;赶紧。 宋 姜夔 《鹧鸪天》词:“移家径入 蓝田县 ,急急船头打鼓催。”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二折:“咱弟兄每急急回家,准备出征则个。”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四十章:“ 周祺 看见 刘三公 ,急急趋前去,热烈捏住 三公 的手,说:‘呵, 三公 ,辛苦啦。’”

(3).迅急。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一折:“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閒白了少年头。”

完全

(1) 弥补

完全缺陷

(2) 应有尽有;齐全

他的话没有说完全

(3) 全部

完全错了

神气

(1) 神情;神态

带着一副习惯于简短会谈的人的神气正襟危坐着

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聊斋志异·促织》

(2) 有精神,有气魄

他走起路来很神气

(3) 骄傲或得意,也指得意或骄傲的样子

神气十足

功行

(1).功绩和德行。《后汉书·杨震传》:“今 瓌 无佗功行,但以配阿母女,一时之间,既位侍中,又至封侯。” 唐 韩愈 《科斗书后记》:“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 韩氏 。” 宋 欧阳修 《<江邻几文集>序》:“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士大夫功行。”

(2).僧道等修行的功夫。 唐 吕岩 《五言》之十五:“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司花女 道:‘ 秋先 ,汝功行圆满,吾已申奏上帝,有旨封汝为护花使者,专管人间百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陶松云》:“吾弟子三十餘人,皆在下界,汝其一也。今命汝以度人为功行,汝其慎之!”

岂敢

(1) 怎么敢;不敢。表示谦逊或讥讽的意思

我岂敢单独行动

(2) 怎敢

他岂敢欺骗她

(3) 我不值得如此称赞。谦辞

岂敢,岂敢!

蹉跎

(1) 时间白白地去;虚度光阴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晋书·周处传》

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

日月蹉跎

(2) 失足

酬心

谓相互倾诉心意。 明 王世贞 《送吴提学迁广东参政》诗:“酬心乍杯酒,挥手遽风尘。”

修炼

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

洞仙歌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洞仙词》、《洞中仙》、《羽仙歌》等。 敦煌 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收此调二首,字句格律与 宋 词异。 宋 词有令词、慢词两体。令词有八十三字或九十三字等,慢词有一百十八字或一百二十六字等,均双调,仄韵。参阅《词谱》卷二十。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正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